2020疫情蔓延,但可喜的是這場硬仗我們答應了。其中,不可忘記兩個人的名字:一位是鐘南山,另一位是張文宏。
尤其是文宏醫生,讓我看到醫生除了動手術,還會說大實話,更會寓教于樂。
我們總感覺醫生是超人,所以對于他們的存在給予了太多超過現實意義的內涵。當然醫護的偉大不是一兩句話的謳歌了事,更多的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點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醫護人員的使命特殊,救死扶傷,沒有自己。所以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對媒體說自己不是網紅,而是希望大家稱呼“文宏醫生”時,其實這背后也有一份赤子之心。
一個醫生再如何偉岸,救助病人都是他的職責,文宏醫生沒有標榜自己,和眾多的白衣天使一樣,守護在平凡而又關鍵的崗位,向著無數美麗的港口駛進。
看著日漸好轉的疫情,感謝這些曾默默守護我們的醫護人員,謝謝所有的奮不顧身,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生活。
但是“成績”上來了,不能驕傲。
正如當被問及上海這么大的城市如何能有效地控制感染者人數時,文宏醫生稱,這也是他困惑的。
與此同時,他表示,“我們已基本找不到本地的感染者,且已陸續復工復產。”
關乎未來的事情,文宏醫生說,“如果沒有疫苗的幫助,想要短期控制疫情發展將會很難,畢竟我們不可能永遠對世界封鎖。”
所以能做什么呢?
文宏醫生說,“我們做了所能做的一切,包括免費測試,追蹤所有病人,隔離密切接觸者等。”
最后,你為何喜歡文宏醫生呢?
(注:圖片來自網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