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千年的中醫藥發展歷程中,積淀下來了成千上萬首的中藥方劑,在這其中,有一首治療脾虛、氣不足的經典名方,用藥不多卻藥效顯著,而且藥性溫和,如謙謙君子一般,這就是“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藥物組成很簡單: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味藥,但卻具有很好的健脾補氣的作用,是治療脾虛氣弱的經典名方。
中醫認為,人自出生以后,就要依賴脾胃消化吸收飲食物,將飲食物進行消化吸收,變化為氣血后,供應人體,維持生命和促進生長發育,所以被稱之為后天之本,歷代中醫大家都十分重視調理脾胃。
四君子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由宋代最高醫藥管理機構和醫藥研究機構太醫局所主持撰寫的,其目的是規范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官方制藥廠加國營藥店熟藥所制作的中成藥,可以被稱之為我國,也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撰的成藥標準。
四君子湯組成簡單,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等四味藥物組成,沒有人參時,也可用黨參代替,其藥物作用就是補氣健脾。四君子湯是中醫治療氣虛的基礎方子,對于脾胃氣虛所導致的氣短乏力,語聲低微,面色萎黃沒有光澤、或者晄白,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型或者慢性腹瀉等并正規,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四君子中,其中人參大補元氣,是本方的君藥,可以滋補心肺脾腎之氣;白術可以健脾補肺,燥濕化痰;茯苓可健脾祛濕,甘草可補中益氣,四味藥共同作用,從而達到健脾益氣,祛濕化痰的功效,不僅可以補脾,還能去濕氣。
中醫認為,脾的主要特點,就是喜燥而惡濕。什么意思呢,就是說脾胃雖然是負責人體水的吸收和運化、分布的,但是脾胃本身不能夠被水濕纏身,否則就會功能受損,無法繼續運轉,從而形成脾虛。
而脾虛之后,水濕的代謝就會進一步的發生障礙,濕氣更加的嚴重,所以脾虛和濕氣之間,是互為因果的。
這就像是打掃房間的掃帚。雖然說掃帚是清掃臟東西的,但是掃帚本身不能臟兮兮的。否則用一把臟兮兮的掃帚打掃房間只會讓房間也變得臟兮兮的,而臟兮兮的掃帚越打掃,也會越臟,二者之間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四君子湯的配伍,不是一味的補氣、健脾,而是健脾補氣和燥濕化痰相配合,清除濕氣,還脾胃干爽,才能夠讓脾胃運轉變得有力起來。
而由于脾胃是先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虛被糾正之后,氣就會更好的被補充,氣虛就會更快的被糾正。
#哆咖醫生超能團##健康科普大賽##健康生活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