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終身學習則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而終身學習最簡捷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閱讀。如何閱讀,如何高效閱讀并將書中知識轉化為自身所有。今天介紹的這本《高效能閱讀》就是專門針對這一問題,給出了最有效的答案。
原尻淳一是日本龍谷大學客座經濟部教授,營銷出身,是一個講求效率和實際的人,他對于如何讀書研究得極其透徹,提倡讀書要有目的性,《高效能閱讀》便是他在閱讀百余冊圖書后結合自身閱讀體驗寫出的實證之作,是一本看完就能立即實踐的實用性書籍。
在《高效能閱讀》中,原尻淳一主要講了三點內容。第一,建立以目的為導向的讀書觀念,改善害怕讀書的體質;第二,實用類書籍的閱讀方法;第三,成為專才,用垂直閱讀建立“思維主場”。
第一,建立以目的為導向的讀書觀念,改善害怕讀書的體質。
很多不愛讀書的人不讀書,本能地對書籍抱有一種敬畏與尊崇,總覺得讀書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自己讀到一本書,必須從頭到尾吸收作者的精華與思想,否則便對不起這本書。但自己又缺少閱讀的方法,除了從頭讀到尾,再也沒有第二種方法,但花費了時間讀的書又都記不住,最后干脆放棄掉不再讀。
針對這一情況,原尻淳一在開篇就亮出了法國作家的達尼埃爾·佩納克的《讀者權利十條》,提出讀者有跳讀的權利、不讀完的權利、重讀的權利、隨意選讀的權利。
他明確指出讀書必須有目的性,目的就是讓自己“活得更好”!抱著這種思想去讀書,讀書便會內化為一種行動的動力,從書中了解行動的方法,再去進行施行,讀書,便成為最有效的自我提升手段。同時閱讀作為一種私人行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而進行,書籍只是一種幫助自身成長的工具!這樣拋卻包袱輕裝上陣,書籍便成為好伙伴;而讀書,也成為一種日常的、幫助我們提升的方法和技巧。讀書,變成了一件我們愿意主動去做的、快樂的事情!
第二,速讀的技巧。
內化學習目的之后,原尻淳一用速讀的技巧有效提升閱讀速度。
原尻淳一本人原來曾任銷售工作,在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之后,開始有意識的訓練自己高效、快速的閱讀,他用一年讀了四百本書的成績,為自己開拓出一片事業新天地,不但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培訓講師,還擔任了龍谷大學的經濟學教授。
他使用的速讀技巧分三步:
1、閱讀書本目錄找重點。很多人都覺得目錄沒有用常常略過去不看,實際上,目錄是一本書提綱挈領的總要,它完整的概括了書的所有內容,所以目錄閱讀必不可少。通過仔細閱讀目錄選定對自己有用的章節,找出關鍵詞,并假想如果自己是作者,該如何寫。
2、快速翻看自己剛剛選定的章節,把握書的整體節奏。在這個過程中,在自己認為重要的、必須要讀的地方貼上便利貼作為下次仔細閱讀的標記。而重點部分也很好找,作者往往在想要強調的部分使用黑體字。
3、仔細閱讀便利貼前后部分。這部分是全書的重點,在讀完之后,把內容跟自己最初的假想做一個對比,并把對比的結果寫在書的空白處。
很多人可能會質疑:這樣讀書,不是只讀了一部分,其他的都沒有讀嗎?
國際上有一種公認的企業法則,叫做“馬特萊法則”,也稱“二八法則”,它指出,在任何特定群體或事物中,重要因素只占到百分之二十,不重要甚至完全無用的,占到總數的百分之八十。
書籍也是一樣,一本書重要的內容,只占全書總數的百分之二十,我們要做的,就是摒棄無用的百分之八十,致力于有用的百分之二十。
這才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
所以,這套速讀的方法整個流程實施下來,需要把書閱讀三遍,三遍對于重點的閱讀,這樣不僅能提升我們閱讀的速度,還能有效加深我們對書籍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先成為專才,用垂直閱讀建立自己的“思維主場”
原尻淳一用類比讀書法指出職場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什么都懂一點,但什么都不精通的所謂通才;
另一種則是對一門學問極精極透的專才。
原尻淳一提倡我們做專才。
他指出,“商務人士的首要目的,便是成為部門專才”。
對什么都懂一點但卻什么都不精通,在職場上毫無競爭力。企業想要并需要的,永遠都是在單一領域內有所成就的人!
要成為這樣的人,就需要選定一個領域進行深挖,力爭在這一領域內有所成就,這種讀書方法,叫做垂直閱讀法。
原尻淳一提出,在人的一生,垂直閱讀要占到閱讀總量的70%。通過不斷的垂直閱讀,人在幾年的時間里便會形成自己的專業領域知識體系,營造出所謂的“思維主場”來。
而人擁有“思維主場”最大的好處,便是在遇到問題時,通過“思維主場”去梳理并發掘問題的本質所在,從而有效解決問題,而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所措,亂飛亂撞。
讀書,是為了塑造一個更優秀的自己,再用這樣的自己去塑造更好的未來!讀書不僅僅是一種輸入,更要求我們有效的產出,以產出為目的的輸入,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成功人士皆是讀書家”,利用原尻淳一這樣的讀書專家發明的《高效能閱讀》來掌握快速有效的讀書方法,讓學到的知識為我所用,是邁向成功的最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