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的異類——英雄?魔鬼?伍子胥(2)
聽說看名將,配合音樂享用風味更佳哦
本書的主人公終于正式登場了:伍員,字子胥,按照《東周列國志》的夸張說法,此人“生得身長一丈,腰大十圍,眉廣一尺,目光如電”,活脫脫就是一個怪物史萊克。此乃小說家言,不足為信,但是伍子胥長的威武雄壯,異于常人,那是肯定的,如果他長的一幅大眾臉,他接下來的逃亡就不會那么驚險困難了。
接下來故事的發展,有點武俠小說的味道,滿門被滅,主人公流落江湖,碰到不少奇遇,學成絕世武功,最后報仇雪恨,大快人心!
不過小說是小說,歷史是歷史,歷史上并沒有那么多奇遇。伍子胥的復仇之旅,艱辛異常、驚險異常,好幾次,就差那么一丁點,他就玩完兒了。
他第一個要面對的危險,就是楚王派來的追兵。楚國大將武城黑已經接到了楚平王密殺令,抓住伍子胥,格殺勿論。
這個危險很快降臨到了伍子胥的頭上,他的兩支腳再快,也跑不過武城黑的戰車。
在伍子胥一路狂奔出三百里后,他最終還是被追兵給趕上了。
面對幾百名全副武裝的追兵,伍子胥只有一個人,一只弓,一把劍。
按道理,伍子胥肯定玩完兒了,這可不是武俠小說,一掌過去秒殺幾百人的事情,根本不存在。
武城黑大笑:“王師已至,汝還不束手就擒!”
出乎意料,伍子胥很平靜,只見他一彎弓,“嗖”的一聲,武城黑的御者應聲滾落車下,死了。
武城黑嚇得趕快跳下車來,躲在車后,探出頭來一邊發抖一邊朝伍子胥喊話道:“大膽反賊,還敢拒捕!可知我一聲令下,汝必死耶?”
曠野無風,天地一片肅殺,伍子胥緩緩的取出一支箭,搭在弓上,瞪著武城黑,一字一句地冷冷的說道:“莫多虛言,汝盡可上前一試,則可知你我孰先死。”
武城黑見自己的喊話一點兒不管用,嚇得掉頭就跑,伍子胥箭術如神,天下聞名,他可不想冒險沖上去送死。
伍子胥大笑:“本欲殺汝,姑留汝命。歸報楚王,欲存楚國宗祀,必留我父兄之命,若其不然,吾必踏平郢都,親斬楚王之頭,以泄我心頭之恨!”
他說著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千年之下,小生都不禁為之鼓掌喝彩!
——去他的忠臣愛國!國民國民,國不愛民,民盍愛國;君臣君臣,君不愛臣,臣盍愛君!他的父兄被人殺了,他就要為他們報仇,即便那個人是高高在上的楚王,那又怎么樣?
武城黑抱頭鼠竄,狼狽逃歸,楚平王大怒,即命費無忌將伍奢父子壓到菜市場斬首示眾。臨刑之前,伍奢還是抱著一顆赤膽忠心,仰天長嘆道:“我死了不打緊,只怕楚國從此永無寧日亦。”言罷,引頸受戮。百姓觀者,無不流涕。
是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江河混沸,地動山摧。兵眾唅啼,人倫凄愴,魚龍飲泣,悲風慘冽,一切似乎預示楚國的未來,將由此刻而徹底改變。
從這一刻開始,吳楚江南,和平將被打破,春秋亂世,將要變得更加混亂了。
而當伍奢父子在楚國引頸受戮的時候,伍子胥已經逃到了長江邊上。他將所穿白袍掛在路旁的樹上,引開追兵,孤身逃入了茫茫的大山之中。(聰明!)
追兵撲了個空,只好垂頭喪氣的跑回去復命,楚平王大怒,命令全國通緝伍子胥,畫影圖形,重賞報信者。
與此同時,伍子胥得知了父兄的死訊,他痛哭著奔跑在莽蕩山間,悲憤逆流成河。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北島詩歌《回答》
跑了半天,伍子胥累了,他筋疲力盡的躺倒在一片荒草中,思索前路。
想了半天,伍子胥最后決定去投奔在鄭國逃難的太子建。
他歡唱著“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朝鄭國的方向前奔。
可是好死不死,他剛跑出叢林,就撞上了一隊楚國兵。
伍子胥慌忙逃命,卻被來人叫住。
原來是熟人,剛從他國出使回來的楚國大夫申包胥(北宋包拯的遠祖),伍子胥的好友。
伍子胥不跑了,因為他知道申包胥的為人,這個肝膽相照的好朋友,絕對不會害自己。
兩個少年時代的朋友,幾年不見,想不到在這荒野的地方相逢,彼此都恍若夢寐,感動得流出淚來。
伍子胥將前事哭訴了一番,說:“楚王殺吾父兄,為之奈何,兄可有教我?”
一邊是臣子之忠,一邊是朋友之義,申包胥的內心十分煎熬,他說:“於乎!吾欲教子報楚,則為不忠。教子不報,則為不義。子行矣,且當我二人未曾相逢!”
伍子胥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殺兄之仇,不容于世。今吾將覆楚,以雪父兄之恥。”
申包胥喟然長嘆:“子欲為父報仇,朋友之誼,吾必不泄漏于人。然吾乃楚臣,尚須顧念臣子之忠。子能覆楚,吾必能存楚,子能危楚,吾必能安楚。子勉之!”
言畢,兩人灑淚而別。
十年知交,往事已難回首,前路茫茫,再見遙遙無期,命運無常,竟以至于斯乎!
從這之后,伍子胥和申包胥雖因家國之變,天各一方,卻惺惺相惜,兩心相知。或許這兩個好友日后各為其主,會在戰場上一決高下吧,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