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名校資訊,小墨,圖片來源網絡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孩子的成長,成也母親,敗也母親。”
孩子出生時都是純白無瑕的白紙,將來這個白紙上能繪畫出怎樣的色彩,執筆人媽媽非常關鍵。
最早和孩子建立聯系的是媽媽,媽媽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的喜怒哀樂的,都會在鏡子中照射出來。
媽媽善良有教養,孩子就會有愛心和同理心。
媽媽自私自利,無視道德法規,孩子也會成為冷漠,自我為中心的人。
所以說推動搖籃的這雙手,就是推動著祖國未來的手。
媽媽的不良行為方式,會耽誤了孩子一生,尤其是這5種媽媽!
一、沒有自我的媽媽
沒有自我的人,是沒辦法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在乎的。媽媽失去自我,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很多媽媽生活全是圍著孩子轉,沒有了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以為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沒曾想到沒有換來優秀的孩子,而得到了自私的孩子。
一個沒了自我,不懂得愛自己的女人,是做不到真正愛家人的。她腦子里想的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愛人,為了孩子,我付出了所有,你們應該感謝我。
這樣的家庭,能幸福嗎?
沒有誰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別讓你所謂的無私,讓孩子變得真正的自私!
提升自己,愛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帶著應有的柔弱和溫情,這是孩子們熱切盼望的。
不管是誰,都正行進在路途中,做一個成熟的媽媽,多花點心思經營自己,散發出的光芒才能照耀出更優秀的孩子,他們的世界也更明媚。
二、有偶像包袱的媽媽
什么?媽媽都有偶像包袱?簡單的說,就是媽媽特別在乎別人的看法。
帶孩子外出時,孩子哭鬧不止。類型媽媽會想著好難看,別人怎么看我這個當媽媽的呢,就容易做出妥協,一切都滿足孩子。
孩子撒潑打滾,想表達什么?
1、通過極端手段,引起媽媽的注意。這可能是媽媽平時忽略了孩子,所以他希望通過這樣的舉動,獲得媽媽的心,就像舞臺上的演員,有著豐富的表演成分。
2、用這樣的行為打擊媽媽,告訴別人,你不是好媽媽。大多數媽媽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所謂的面子,會選擇妥協。
3、孩子通過這樣的行為,達到自己的訴求。例如想買玩具,媽媽不允許,只能通過撒潑打滾來爭取自己的訴求。
總的來說,這一刻媽媽的感覺都是很復雜的,而有偶像包袱的媽媽總覺得面子最重要。
拼命的想辦法承擔了孩子的情緒,滿足孩子的同時,內心或許帶著一絲無奈和怨恨,覺得這孩子咋這樣,太不講道理了。
什么樣的孩子匹配著什么樣特質的媽媽,請甩掉包袱,合理滿足孩子、規則前行吧!
三、喜歡哭窮的媽媽
愛哭窮的媽媽,難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這類型媽媽過日子非常的勤儉節約,希望孩子也能繼承這一優良習慣。
其實不是家里真正的窮,而是想通過哭窮的方式,來激勵孩子前進。
“這太貴, 咱們買不起,還是跟同學比學習吧?!?/p>
“為了供你讀書,家里省吃儉用,你一定要爭氣了?!?/p>
“你的衣服夠穿了,咱們家的情況你不是不知道,再買就浪費了”
......
跟孩子哭窮,往往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窮,不是最痛苦的,而是你給孩子灌輸窮的思想,讓孩子越來越自卑。每次花錢都帶有罪惡感,怕花錢了讓父母不開心,慢慢的性格會變得越來越斤斤計較,摳門,壓抑。
在學校,接觸到消費水平高一點的同學,就會遠離,不敢接觸,怕對方看不起自己,覺得不是一類人。
哭窮,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生活壓力重重,內心的負擔太重。
同時會讓那種“窮人思維”就會深深扎根于孩子心中,限制了孩子大腦的想象,影響了孩子的格局。
所以說窮不是最可怕的,“窮人思維”帶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真正的耽誤了孩子的發展。
四、壞情緒的媽媽
俗話說,媽媽的壞情緒,可以毀掉三代人。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之前看到一則新聞:福建一名6歲男童晚上未洗漱就想上床睡覺,媽媽見狀怒火中燒,相繼飛起兩腳踢中他腹部。凌晨時分,可憐的孩子經搶救無效離世。
媽媽的情緒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是致命的。
他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發展。媽媽的好脾氣,才是孩子的好福氣。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我不小心打破了碗,媽媽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生氣,大聲罵“笨手笨腳,以后再這樣不準吃飯了!”
自那之后,我不管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生怕做錯什么,惹媽媽生氣。
媽媽的壞情緒,容易在孩子內心灑下不安的種子。等孩子長大成人,這顆種子不是成為參天大樹,而是一顆雜草,時不時的擾亂著孩子的情緒,選擇。
媽媽把壞情緒發泄出來,可能自己覺得是小事,而在孩子的眼里,確是擔驚受怕,久久不能釋懷,甚至是一輩子都記得。
如果孩子原本不出色,那么當你丟掉吼叫,選擇更適合孩子特點的平和的教育,你會發現他將會比之前更優秀,更討人喜歡。
所以媽媽,請控制好自己的負面情緒,別讓孩子當你的“情緒垃圾桶”。你的情緒決定了家庭的溫度,保持情緒平和,將是最偉大的教育。
五、強勢的媽媽
如果媽媽太強勢,那么孩子容易進入兩種極端。
要么全聽媽媽的,要么和媽媽對著干,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電視劇《小歡喜》中,宋倩就是一位控制欲極強的媽媽,嘴里說著對女兒英子的愛,實際卻不顧英子的真實想法,總是強行的控制英子的人生。
宋倩的控制欲,時常讓英子喘不過氣來,壓力非常大。她就是一條溺水的魚,被困在了媽媽的魚缸里。直到后來把原本開朗樂觀的英子逼得了抑郁癥,宋倩才開始反思。
媽媽太強勢,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自信,情緒不穩定,做事情沒有主見,總習慣于依賴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個性。
電視劇《都挺好》中,強勢的媽媽,不管是對自己的丈夫還是自己的女兒,她從來不回去考慮他們的感受。
同時因為媽媽太過強勢的關系,導致大兒子蘇明哲與二兒子蘇明成性格變得軟弱,缺乏自信心,特別是二兒子,直到結婚后依舊十分依賴母親。
強勢的媽媽,容易限制孩子的自由發展,同時會影響到下一代的小家庭。這樣類型的媽媽,不僅自己累,子女更累!
總結:
在養育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媽媽真的非常非常的辛苦,非常非常的偉大。
為了不辜負孩子的愛和信任,做個優秀的,稱職的媽媽,給孩子正向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