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新的綜藝節目《新生日記2》,體操冠軍劉璇的育兒方式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原來,她家兒子已經4歲了,但劉璇還是不允許孩子吃鹽!
節目中,劉璇在給孩子盛飯菜時,老公卻有些不開心,是因為妻子在給兒子的飯菜中,竟然一點鹽都不放。
之后,劉璇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處,她面對老公的疑問,回答得很果斷。劉璇表示,兒子目前就是應該吃得清淡一些。
其實,關于孩子食物中要不要添加鹽,是一個媽媽們十分關心的育兒話題。
前段時間,天王嫂昆凌做客《你怎么這么好看》談起自己育兒觀,說自己是一個緊張又有點嚴格的媽媽,為了孩子的健康生活,2歲以前不給孩子吃鹽,3歲前不給孩子吃糖。
在這一點上,跟婆婆出現了分歧。
其實普通人的生活里,這個問題也引發過不少婆媳大戰。
那,到底孩子該不該吃鹽呢?多大可以吃鹽呢?今天我們再次聊一聊這個問題。
聽聽權威機構怎么說
中國營養學會頒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對于嬰幼兒輔食中調味品給出了關鍵推薦:
輔食不加調味品,盡量減少糖和鹽的攝入!
嬰兒輔食應單獨制作;
1歲以內,輔食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味品;
1歲以后可以嘗試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輔食應該保持原味,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料,保持口味清淡。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嬰幼兒對不同天然食物的接受度,減少偏食挑食的風險。
除了娃因習慣多鹽而變得重口味和挑食,最大的危害是腎臟負擔大。
我們吃的鹽是經過腎臟處理隨著尿液再排出,寶寶還小,腎臟功能比較弱,無法處理太多的鹽,過早接觸的話,會給腎造成負擔,從而造成損害。
鈉攝入過多還會加速鈣的流失,研究表明,兒童血液中鈉含量越高,越容易出現發育遲緩、長不高的問題。
還有一個長遠的影響就是,長期高鹽飲食,就有可能讓孩子在成年之后,患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幅增加。
所以,幾乎所有的權威指南也都不建議給 1 歲以下的孩子加鹽。
什么時候能給孩子吃鹽?
上文我們也提到過,不建議給1歲以下的孩子加鹽,那什么時候才能給孩子吃鹽呢?1歲以后還是越晚越好?
答案是:視情況而定。
吃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充鈉,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 版)》
0~6 個月的寶寶鈉適宜攝入量是每日 170 mg;
6 個月~1 歲寶寶的鈉適宜攝入量是每日 350 mg;
1~4 歲是每日 700 mg。
1歲以后,的確是要酌情給孩子添加食鹽了,但是這個量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添加。
因為,我們日常吃的鹽不僅僅是我們添加的調味鹽,還有一些我們在無意間攝入的“隱形鹽”。
比如像藻類、貝類、海魚類、蛋類、奶、蝦蟹類、淡水魚類等,都是富含碘的“地主”們。
如果日常這類食物吃的較多,就要注意食鹽的添加量了。
此外,家里常用的調料,如醬油、味精、豆豉、蠔油、雞精、沙拉醬、花生醬里,統統都是隱形鹽的居所。所以一般來說,1歲之前禁鹽;1-4歲少鹽;4歲以上正常吃鹽。
當寶寶對無鹽或少鹽食物產生抵觸的時候,媽媽們可以選擇用芝麻醬、番茄醬、蝦皮等來調和食物的色、香、味,用檸檬汁、酸橙汁來增加食物味道的層次。
最后,即使寶寶在需要加鹽以后也要注意清淡飲食,不要以大人的口味判斷孩子的。對已經有口味偏好的寶寶,要耐心地慢慢糾正,如慢慢減淡食物口味、把清淡的食物做得更有趣、和其他寶寶一起吃、營造良好的進食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