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點,早早吃過晚飯的老王跟同小區的老趙打電話:“老趙吃完飯了嗎?快出來下棋呀!我在樓下等你?!崩侠钫f:“等我一下,馬上馬上!”五分鐘后,老趙端著保溫杯姍姍來遲。老王忍不住好奇地問:“你這段時間怎么天天下棋端著保溫杯,到底泡得什么好東西?”老趙說:“我泡的黃芪,喝了可以降血糖。”老王很驚訝:“黃芪不是中藥嗎?這能降血糖?有沒有科學依據?”
老趙泡的黃芪可以降血糖嗎?王藥師今天就跟大家科普一下中藥降血糖。
答案是肯定的。
隨著對糖尿病的不斷深入研究,科學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降糖藥物。其中就發現了很多中藥的降血糖功效,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歷史悠久,古時候,糖尿病被稱為“消渴癥”,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古人將“三多”表現(多食、多飲、多尿)稱為“上消、中消、下消”。我國古代也有很多名人患有糖尿病,比如漢武帝、韓愈、蘇東坡、慈禧太后等,他們全都是接受中醫治療的示例。
中藥降糖的巧妙之處在于不局限于一個方法,根據年齡、體質、癥狀、并發癥、脈象等綜合分析,辨別臟腑陰陽虛實,補虛瀉實,調理氣血陰陽,最終起到降糖作用。雖然和西藥相比,中藥降糖速度較慢。但中醫優勢在于整體調理,重視患者的個體差異性,調和人體臟器、陰陽平衡,短期內消除乏力、四肢麻木、皮膚瘙癢、視物不清等糖尿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的作用。
1.黃芪
黃芪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托毒排膿的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中的黃芪多糖具有顯著降血糖的作用以及降血脂的功效,黃芪能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而降低血糖。研究發現黃芪-黃連藥能有效調節二型糖尿病的糖代謝紊亂,調節心血管系統,保護胰腺和胰島的結構和細胞功能,刺激胰島素分泌。而且黃芪不僅有明顯的降糖效果,還對糖尿病腎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黃連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連中的提取物黃連素具有較好的降血糖效果,實驗表明黃連素和降糖藥物二甲雙胍相比較,降糖效果優于二甲雙胍。除此以外,黃連也具有改善糖尿病并發癥的作用。
3.葛根
葛根性涼,味甘,入肺、胃經,是中醫治療消渴癥的常用中藥。在清末民初醫學大家張錫純治療消渴癥的玉液湯中,就有葛根這味藥材,葛根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起陰氣”,對于陰虛燥熱的糖尿病患者,這個方劑可以輔助降糖、改善糖尿病癥狀的作用。
1.中西結合,優勢互補。中藥和西藥目前都不能根治糖尿病,建議中藥與西藥聯合使用,優勢互補。用西藥直接降糖,用中藥改善部分糖尿病癥狀,幫助緩解西藥的副反應。中西藥各有長短,取長補短,中西結合,更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
2.使用中藥應該先讓中醫辨證分型。很多糖友病情體質在中醫上的分型不同,因此適合使用的中藥也不一樣。所以使用中藥前應該先讓中醫進行辨證分型。
3.注意謹慎選擇含有西藥降糖成分的中成藥。由于歷史原因,一些中成藥中加入了一些西藥成分來降低血糖,比如中成藥“消渴丸”,主要依靠所含的西藥成分“格列本脲”來降糖。如果與西藥聯合使用時,需要換算劑量,稍不注意,就可能使用過量,損害患者健康。
4.中藥中的個別藥物,要謹慎使用。中藥里一些補氣血的藥物如阿膠、大棗等,對血糖控制十分不利,糖尿病人在服用中藥時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