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很多單味中藥具有降糖作用。幾種常見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藥列舉如下:
黃連:性苦寒,以清熱作用為主,有降低血糖作用,能夠用于有內熱癥狀的糖尿病患者。從黃連中提煉的小檗堿可減少體重,改善葡萄糖耐量,還可增加脂肪燃燒,減少脂肪合成。另外,小檗堿用于治療各種急慢性腹瀉效果也很好,而且不會造成菌群紊亂。
黃芪:主要作用為補氣。中醫理論認為,氣虛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因此治療的關鍵就在于益氣補氣。此外,現代醫學也證明,黃芪多糖具有雙向調節血糖的作用。臨床常用黃芪配合滋陰藥如生地、玄參、麥冬等治療糖尿病。
黃精: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精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地黃(包括生地、熟地) :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且可改善血脂異常。臨床應用于糖尿病時,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人參:人參多糖有降血糖作用。人參還能增強胰島素對糖代謝的影響。臨床研究表明,人參治療糖尿病不僅可改善一般癥狀如乏力、口渴、虛弱等,且能降低血糖及尿糖。
適用于輕、中型糖尿病患者,中醫辨證腎虛、氣陰虛者療效更好,陰虛燥熱者不宜服用。
山藥:可顯著降低實驗小鼠的血糖,并可明顯對抗血糖升高。
麥冬:可降低血糖,并促使胰島細胞恢復,肝糖原增加。
鬼箭羽:有降血糖及增加體重的作用,并促使胰島細胞增殖,胰β細胞增生。
單藥有降糖作用的還有葛根、枸杞子、山萸肉、茯苓、玉竹、桑葉、桑白皮、桑椹、菟絲子、玄參、丹參、知母、仙鶴草、地骨皮、花粉、肉桂等。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作為方劑中的一味草藥,以上任何一種都并非靈丹妙藥,也不能拿來單獨使用。配藥時,大夫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癥,配伍其他草藥綜合施治,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附表:治療糖尿病常用的中藥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分類 | 品種 |
益氣藥 | 人參、黨參、黃芪、太子參、甘草、白術、山藥、扁豆、黃精等 |
滋陰藥 | 生地、元參、麥冬、熟地、玉竹、天門冬、五味子、山萸肉、枸杞子、石斛、女貞子、沙參、桑椹等。 |
清熱藥 | 生石膏、知母、寒水石、花粉、梔子、蘆根、西瓜皮、地骨皮、黃連、黃芩、大黃、銀花、連翹、青葙子、谷精草、丹皮、葛根。 |
補陽藥 | 鹿茸、仙茅、肉蓯蓉、仙靈脾、肉桂、附子、狗脊、巴戟天、補骨脂、益智仁、菟絲子、韭子等。 |
健脾化濕藥 | 白術、蒼術、茯苓、豬苓、澤瀉、藿香、佩蘭、苡米、車前子、玉米須、扁蓄、瞿麥、石韋、茵陳等。 |
理氣活血藥 | 柴胡、枳殼(實)、木香、烏藥、川楝子、檀香、香櫞皮、荔枝核、厚樸、當歸、丹參、赤芍、川芎、益母草、桃仁、紅花、澤蘭、雞血藤、劉寄奴、鬼箭羽、虎杖、茜草、元胡、五靈脂、三棱、莪術等。 |
止血藥 | 大小薊、三七粉、側柏葉、生地榆、槐花、藕節、蒲黃、仙鶴草等。 |
其他 | 瓜蔞、半夏、竹茹、桑白皮、葶藶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