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琦
龍華醫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及對相關知識的缺乏,痛風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而在中國,痛風的發生還有年輕化的趨勢。很多患者一定非常想知道痛風病是怎么發生的以及應該要注意的事項,所以接下來我們給您介紹一些關于痛風病的基本常識。
急性期: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NSAIDs可有效緩解急性痛風癥狀,為一線用藥。非選擇性NSAIDs如吲哚美辛等常見不良反應為胃腸道癥狀,必要時可加用胃保護劑,活動性消化性潰瘍禁用,伴腎功能不全者慎用。選擇性環氧化酶(COX)-2抑制劑如塞來昔布胃腸道反應較少,但應注意其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
秋水仙堿:是治療急性發作的傳統藥物。秋水仙堿不良反應較多,主要是胃腸道反應,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損害、過敏和神經毒性等。不良反應與劑量相關,腎功能不全者應減量使用。
糖皮質激素: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體類抗炎藥和秋水仙堿或腎功能不全者。單關節或少關節的急性發作,可行關節腔抽液和注射長效糖皮質激素,以減少藥物全身反應,但應排除合并感染。對于多關節或嚴重急性發作可口服、肌肉注射、靜脈使用中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為避免停藥后癥狀“反跳”,停藥時可加用小劑量秋水仙堿或非甾體類抗炎藥。
間歇期和慢性期:
抑制尿酸生成藥:別嘌醇和非布司他,廣泛用于尿酸產生過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藥患者。別嘌醇療效肯定價格低廉,但副作用大,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肝腎毒性等,有條件的使用前應進行HLA-B5801基因檢測,結果陽性,應避免使用,否則產生危及生命的剝脫性皮炎。
促尿酸排泄藥:丙磺舒和苯溴馬隆。主要用于腎功能正常,尿酸排泄減少型。已有尿酸性結石者、或慢性尿酸鹽腎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腎病患者,不宜使用。在用藥期間,特別是開始用藥數周內應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
堿性藥物:碳酸氫鈉和枸櫞酸鉀。尿酸在堿性環境中可轉化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鹽,利于腎臟排泄,減少尿酸沉積造成的腎臟損害。在降尿酸治療的同時應堿化尿液,特別是在開始服用促尿酸排泄藥期間,應定期監測尿pH值,使之保持在6.5左右。同時保持尿量,是預防和治療痛風相關腎臟病變的必要措施。
堅持“四低一高”的飲食原則,即低嘌呤、低蛋白、低脂肪、低熱量飲食,多飲水,同時應禁酒。
限制嘌呤攝入:不食或少食如肉類、禽類及大部分魚類、貝類以及豆類等中含高嘌呤的食物;嚴禁攝人動物內臟、沙丁魚、鳳尾魚、魚籽及濃肉湯等高嘌呤食物。同時多食嘌呤含量低且可以堿化尿酸的蔬菜、藻類和水果,如:茄子、西紅柿、青椒、白菜、洋蔥、土豆、黃瓜、蘿卜、海帶、紫菜及蘋果、梨等。
控制熱量和體重:因肥胖的人較體重正常或偏瘦的人更易患痛風或高尿酸血癥,所以選擇低熱量飲食、減輕體重并保持是痛風或高尿酸血癥患者的治療原則之一,但不要采取饑餓療法,因饑餓療法會影響腎臟排酸量而導致高尿酸血癥或誘發痛風發作。
鼓勵飲水:鼓勵患者多飲水,日飲水量應達2500-3000ml,使每日排尿量達2000 ml以上,以促進尿酸排出。一般飲用白開水,也可以用蘆根煎水代茶飲或梔子、板藍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飲,以利于尿酸排出;多食西瓜、綠豆湯、冬瓜等也有清熱疏利的作用。飲水時間應該選擇在三餐之間,以免飯后大量飲水引起胃脹,也可指導患者睡前或半夜飲水,以免引起尿液濃縮,而增加尿酸性尿路結石的可能。
禁酒:痛風患者尤其應該禁飲啤酒,因為啤酒比白酒和葡萄酒含有更多的嘌呤
痛風屬于終身性疾病。但是,痛風又是一種可以被有效控制的疾病,關鍵是做到堅持不懈地自我保養,輔以合理的藥物治療,使血尿酸保持在正常范圍,并使痛風發作次數減少到最低限度。通過對患者進行疾病和藥物知識的介紹、飲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使患者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種發病誘因,保護關節和腎,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終以達到促進疾病康復和減少疾病復發的目的,對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采編
(上海醫藥特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