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們講到了血壓的形成原理和現在常用的一線降壓藥的藥理作用,這一次我們講講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形成原理,和各自代表的意義,高壓低壓都高、高壓高低壓不高、高壓低低壓高有怎樣的區別。
血壓測量的都是動脈的側壓力。我們看一個簡化版的示意圖。
從這個圖上看,當心臟收縮排出血液時,大量的血液涌入動脈,所以動脈對血管壁壓力增大,產生高壓,相當于水管里你突然給加入大量的水,水管受到的壓力就達到最高點了。當心臟舒張血液流回心臟時,動脈里面的血液是減少的,所以產生的壓力最低,即舒張壓。
那么問題來了!
不考慮生氣運動等生理狀態影響,病態的高血壓是怎么形成的呢?
先看收縮壓增高。繼續看圖,如果動脈的彈性減弱了,心臟收縮排出血液時,以前動脈有彈性能擴張一點,所以形成的收縮壓是穩定的,如果彈性降低了,動脈不能在接受血液時擴張變粗,那么壓強自然就大了。好比你往橡皮管子里打水,和往玻璃管子里打水,力量大到一定程度,橡皮管子只會變粗,而玻璃管子就有可能被撐破!這就是收縮壓高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老年人為什么普遍血壓會高一些的原因,因為年紀大了,動脈血管硬化了。如果沒有動脈硬化,收縮壓高了,你應該考慮的是不是長期生氣、過度勞累等原因引起的生理調節。
那么舒張壓變高呢?圖中下方,是動靜脈交匯處,也就是人體器官組織的毛細血管所在,這是血液循環系統里最窄的地方。如果這里堵住了,動脈里面的血液無法順暢的流到靜脈里,那么血液回流回心臟時,動脈為了把血液輸送到靜脈,只能加壓,這就是舒張壓高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末梢循環障礙是舒張壓高的主要原因,常見于血粘度、血脂增高。
而血粘度、血脂增高和動脈硬化幾乎是一起進行的,也是常見的高血壓都是高壓低壓都高的原因。另外,高壓高,至少說明你心臟泵血能力還強,身體不虛,相對來說,是問題不大的,注意降脂活血就能改善。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但血壓卻不高的反而危險,多得大病。而且,血壓高本身就是為了增強供血和血液循環,強行降低血壓反而會供血不足,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服用降壓藥后感到疲勞不舒服的原因。
如果高壓高而低壓不高,一種是老年人大動脈硬化引起的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一種是有生氣、過度勞累等原因干擾的。前一種,只要不是高到有癥狀或者血管破裂的危險就不必在意,你用藥降了血壓反而不好,會導致你正常的供血不足。后一種,你需要去找到相關的影響因素,然后調理。
如果高壓不高而低壓高,低壓高,就說明了血粘度外周循環阻力過大,正常來說,你的組織細胞還是缺血的,所以高壓應該高一點,但不高的話,說明你心臟泵血能力下降了,所以這種情況是最危險也最難調理治療的。在中醫看來,高壓高的是實證,高壓低的是虛證,低壓高的是痰濁血瘀。所以從中醫角度看,這種高壓不高低壓高的也比較麻煩。
降壓不是目的,健康長壽才是目的。服用降壓藥是為了防止血壓過高引起血管爆裂引發心梗腦梗中風腦溢血等問題,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你還是應該對癥調理,盡量通過不服用降壓藥來降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