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駕崩了!
公元1643年9月21日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大清帝國的開國皇帝、52歲的皇太極在沒有任何預兆,沒有留下任何遺囑的情況下突然猝死。
聽到這個消息的多爾袞,心里五味雜陳。傷心?應該有一點,畢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欣喜?應該多一些,皇兄皇太極待自己實在“不厚”,而且那皇位應該是他多爾袞的。
為這一天,多爾袞已經等了17年。
父親努爾哈赤去世時,他還是十四歲的少年。現在他正值壯年,羽翼已豐。論能力、威望、地位還是實力,誰與爭鋒?
多爾袞沒想到他遇到了強勁的對手:皇太極的大兒子肅親王豪格。
豪格雖是多爾袞的侄子,但他比多爾袞還大三歲。在皇太極十一個兒子中,是最出色的一個。在努爾哈赤時代,就已經征戰沙場。
豪格和多爾袞多次并肩作戰,往往是多爾袞任主帥,豪格任副帥。在戰斗中,兩人并沒有結下生死與共的友誼,這叔侄倆相處的并不友好。
豪格
皇太極去世時,豪格是四大親王之一,掌戶部事,是大清位高權重的人物。他皇長子的身份,是包括多爾袞在內的其他宗室諸王不能相比的優勢。
豪格除了自領的正藍旗支持外,還得到了正黃旗和鑲黃旗的鼎力支持。
兩黃旗因為是皇太極自領旗主的緣故,態度很明確:皇位必須由皇子繼承。
多爾袞身后則是正白旗和鑲白旗。雙方劍拔弩張,僵持不下。
八月十四日,也就是皇太極死后第五天,多爾袞召集諸王大臣在崇政殿商討皇位繼承。
當天黎明,兩黃旗就排精兵張弓搭箭,包圍了宮殿,擺出兵戎相見的姿態。
會議一開始,兩黃旗八大臣中的索尼和鰲拜率先發言,力主立皇子。禮親王代善提議豪格“當承大統”。吊詭的是豪格竟然辭讓了!
這時多爾袞的一母同胞兄弟阿濟格和多鐸提議睿親王多爾袞繼承皇位,多爾袞未置可否。禮親王代善乘機說:“睿親王多爾袞如果繼承皇位,當是國家之福,既然他自己不愿意,那么當立皇子。”代善不經意間,也堵死了多爾袞的路。
兩黃旗的大臣佩劍上前說:“我們這些人食于帝,衣于帝,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和天同大,如果不立先帝的兒子,我們寧愿到地下追隨先帝。”
事已至此,多爾袞明白自己與皇位又一次失之交臂。他當機立斷,提議由皇太極的第九子年僅六歲的福臨即帝位,自己和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這一折中方案被雙方所接受。
多爾袞和豪格的這次交鋒,明面上看兩人都沒當上皇帝,實際還是多爾袞占了上風。多爾袞掌握了國家的軍政大權,而豪格什么都沒得到。
當上攝政王的多爾袞不忘處處打擊豪格,后來制造冤案將豪格下獄。豪格死在獄中,年僅四十歲。
豪格死后,多爾袞娶了他的福晉。多爾袞不顧朝野議論,叔娶侄妻,不會只是因為這個女人漂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