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冠生博士
各個階段的父親,在日常生活中,都在面對壓力與不易:
初為人父:工作、生活壓力大,在家要帶孩子,在外要應酬。因此,往往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
中年父親:家庭、單位的中流砥柱,同樣要應對工作上,還有來自家庭、就學等方方面面的壓力。
老年父親:老年人消化等系統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咀嚼功能和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容易發生便秘,患高血壓、血脂異常、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險性增加。
這些壓力、飲食不規律、在外應酬多等,很容易出現腸道問題,胃腸不適、便秘等。在父親節這一天,讓我們一起關愛父親的腸道健康吧。
腸道是消化器官中最長的管道,成年人腸道的長度有5-7米,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結腸和直腸,是人體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素和排出食物殘渣的重要器官。
人的腸道中寄生著一些正常微生物,其中99%以上的是細菌,也就是腸道菌群。一個成年人腸道內“居住”著大約10萬億個、重量為2公斤的腸道細菌!這些細菌種類多,有500~1000種,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益菌
有益菌也就是益生菌,主要包括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等。益生菌參與食物的消化,分解有害、有毒物質,促進腸道蠕動,還可以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長等。
中性菌
中性菌是指具有雙重作用的細菌,包括大腸桿菌、腸球菌等。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從腸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
有害菌
有害菌可能產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質,或者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如果大量生長,就會引發多種疾病。
腸道菌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通過個體的適應和自然選擇,菌群中不同種類之間,菌群與宿主之間,菌群、宿主與環境之間,始終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中,形成一個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的系統,因此,在正常情況下,腸道菌群相對穩定,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影響。
研究發現:
腸道菌群失調很可能是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中風等疾病的誘因,也是抑郁、焦慮和認知功能下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長期壓力或者緊張等情緒刺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熬夜、膳食結構不合理、暴飲暴食、飲酒等都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
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表現為腸腔中益生菌數量減少,而有害菌數量增多,補充益生菌后,患者的癥狀明顯改善,并且病理生理學功能恢復。
益生菌及益生菌的代謝產物可以通過與腸道共生菌或致病菌相互作用,從而影響粘膜免疫機制,對宿主健康帶來影響。
益生菌有助于抑制潛在的病原菌、增強腸道屏障功能、抑制炎癥及調節免疫反應。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和改善健康,以及降低某些疾病風險。
所以,保持腸道內菌群的平衡和穩定對維持腸道健康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做到合理膳食、規律生活、經常運動之外,為了維護腸道健康,還可以考慮直接補充益生菌。
為了讓消費者認識到益生菌對健康的重要作用,規范益生菌的管理、研究開發和應用。2019年5月29日,中國營養學會正式發布了《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與健康專家共識》。
《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與健康專家共識》中指出:
益生菌是指食品中的有益微生物,只有在進行分離鑒定、安全評價及功能試驗后且符合益生菌概念的,才能稱為益生菌。
益生菌活的微生物,當攝入充足的數量時,對宿主產生健康益處。發酵食品中的微生物不能直接稱為益生菌,腸道中的有益菌、糞菌移植物及相關制品也不屬于當前益生菌概念。
《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與健康專家共識》中還強調指出,益生菌的評價應包含以下5個方面:
(1)益生菌必須是活的。
(2)益生菌必須是安全的,必須經過嚴格的安全評價。
(3)益生菌的作用與其劑量有關。
(4)必須有足夠證據證明益生菌對人體是有益的。
(5)益生菌的作用具有菌株特異性。
在選購和食用益生菌產品時,建議:
通過正規的經營渠道購買,選擇可靠的品牌;
活菌數量要足,這樣才能在保質期內有效抑制有害菌生長,改善腸道菌群;
閱讀包裝上的菌群活性和保存方式介紹:菌種活性要強,這樣可以經過胃酸和膽汁消耗后活著抵達腸道;購買低溫酸奶后,應及時放入冰箱保存;
避免與溫度過高的食物或液體混合,以免影響效果;
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建議與服用益生菌的時間間隔2小時以上。
— End —
有獎互動
父親節,你想對爸爸說_____?點擊“寫留言”參與互動,將有機會獲得蒙牛提供的禮品一份。
優益C LC-37小藍瓶內含500億活性益生菌,每天兩小瓶,連續飲用14天,輕松又順暢!
更多營養
早餐不僅要吃,應該每天吃、并保證營養充足
腸道健康網絡調查發布: 最常見的腸道健康問題你中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