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父母告訴我以后參加工作了要講真本事,學校里的老師也是這么說的,可是進了單位后,很多前輩卻告訴我,做事的態度比做事本身更重要。
在工作中,能力和態度,領導到底更看重哪一個呢?
領導對工作能力和態度二樣都很看中,具體到更看中哪個,就取決于員工對工作崗位的選擇。
如果員工有強烈的上進心,想在管理類崗位上有所建樹,更進一步,對于領導來說,那就工作態度最重要,工作能力次之。
如果員工鐘情于技術類崗位,只想在自己的技術領域做到最好,對于領導來說,工作能力就最重要了,工作態度次之。
其實兩種選擇,只是側重點不同,在經過努力后,都會有很好的發展前途,都會得到領導的重視。
小王和小李是發小,同一年大學畢業,一起被現在的單位錄取了,入職前,家長千叮嚀,萬囑咐,到了單位一家要好好看,想發展,自己的工作能力強才行。
小王是管培生,在管理部門接受培訓,領導說,開始工作前,一定要有端正的積極態度,而小李在技術部門接受培養,領導卻強調,一定要有扎實的功底,才能在技術上有所建樹。
不同的職位對員工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的員工看到的領導看中的點也不一樣,其實,二者都很重要,只是根據崗位性質,各有偏重而已。
1.工作發展方向不同。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工作崗位不同,將來發展的方向就不同,管理崗將來在管理的位置上發展,對管理者的工作態度要求就要高一些,管理者不積極,員工更不積極了。
技術崗位,會在技術方向越發展越強,技術大咖的專業技術水平上不去,跟著的普通技術員水平就更不行了。
2.每個人的特點不同。
每個人在參加工作前,性格愛好就基本定型了,按不同的性格愛好去選擇不同的崗位對自己和單位都是最有利的,這樣工作起來,就既順心,又進步快。
讓一個喜歡交流,活潑好動的人去鉆研技術,他肯定坐不住,讓一個喜歡靜靜地研究技術的人,讓他去和領導匯報工作,爭取科研資金,估計項目都得黃了。按自己的性格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進步最快。
3.職位要求不同。
在具體工作中,管理類崗位,對員工的工作要求是,在整體上做出對公司有利的決策,在宏觀面上制定工作方向,制作具體的工作計劃。
技術類崗位,則是在戰術上最大可能地實現管理層確定下來的工作要求,比如一個玩具廠,管理層決定生產什么玩具,怎么生產,什么時候生產,生產多少。
技術部就是研究如何使生產的玩具達到最佳或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成本最低,思路完全不一樣。
每個人都有上進之心,不管選擇哪類的崗位,當然都希望能到達的位置越高越好,那就需要多用心了。
1.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清晰的自我定位
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確定自己將來發展的方向,以便自己將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高度。
都知道當管理者好,但自己性格不合適,再努力,將來的上升空間也是非常有限的,與其這樣,不如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做到專家級也是很不錯的。
2.最有效的努力,把自己發揮到極致。
職場就是個強者生存的地方,和自己水平相當的人很多,怎么能讓領導注意到自己,并最后把升遷機會給了自己呢?
已經選擇了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并堅持把它做到極致,才能戰勝更多的同事,更大概率地讓領導看到自己的優秀,當有機會來臨的時候,才有可能把握住機會,讓自己的職場生活更成功。
3.愿意聽從領導的建議,注重反饋及傾聽
很多職場人士特別容易看到領導的弱點,在銷售,技術類職場人士中更為普遍,總覺得自己比領導強,覺得業績領導不如自己,技術水平領導不如自己,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領導之所以是領導,必然有他過人之處,員工要是真比領導強,那早就被提拔了。
成熟的職場人士應該盡早地發現領導的過人之處,并和領導請教,如果能得到領導在工作方面的指點,那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還能得到領導的重視。
大家要清晰地認識到,領導對不看重的人,基本是不提工作建議的,當領導對一個員工提出工作建議,這是件好事情,應該感到高興。
說在最后,選哪種崗位都不錯,它們的區別只是分工不同,主要是選適合自己的崗位,這樣自己進步得快,工作效率也高,領導對到底更看重工作能力還是態度,其實對我們來說都一樣,因為我們選哪種工作崗位都會做得很好。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里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里,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