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十二天干地支與五行精髓!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

2018年是什么年?2018是狗年,2018年是戊戌年,又稱未戌狗年。

十天干漢字寫法

十天干發音: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天干五行分為陰與陽,具體是: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 丙 戊 庚 壬為陽性,乙丁己辛癸為陰性

詩曰:春季甲乙東方木,夏季丙丁南方火;秋季庚辛西方金,冬季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四季土

圖:十二地支漢字寫法(請左右拖動查看←→)

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⑼谬埳唏R羊猴雞狗豬

查詢詳細十二生肖對照表

十二地支發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六十甲子順序表

六十甲子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個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環相配作為稱呼這些神的名字。

中國歷史上知名的干支年份

中國歷史上很多重大事件是以年份的干支命名的:辛酉政變(麒祥政變)、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百日維新)、庚子賠款、辛丑條約、癸卯學制、辛亥革命等等。

原因是當時還沒有使用“公元紀年法”,“公元紀年法”直到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時才開始使用。

(1)辛酉政變——發生于1861年,農歷辛酉年,慈禧太后奪權。

(2)甲午戰爭——發生于1894年,農歷甲午年,中日黃海大戰。

(3)戊戌變法——發生于1898年,農歷戊戌年,變法僅維持103天。

(4)庚子賠款——發生于1900年,農歷庚子年,八國聯軍進攻中國。

(5)辛丑條約——發生于1901年,農歷辛丑年簽定,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6)癸卯學制——發生于1905年,農歷癸卯年,晚清最后一次學制改革,廢除了科舉制度。

(7)辛亥革命——發生于1911年,農歷辛亥年,起義推翻了滿清統治。

2018是農歷什么年?農歷的天干地支是什么?

今年2018年為農歷戊戌年,戊戌年的地支屬狗,因此2018年出生的人屬相為狗,所以2018年又稱未戌狗年。

天干地支紀年法計算的萬能公式

天干計算法:年減去3再除以10得到的余數對應的天干字就是干

地支計算法:年減去3再除以12得到的余數對應的地支字就是支

舉例:2011年

計算天干:(2011-3)/10的余數是8,對應天干是字:辛,即為這一年的干。

計算地支:(2011-3)/12的余數是4,對應地支是字:卯,即為這一年的支。

所以2011年是辛卯年

例如:甲午戰爭發生于1894年,八國聯軍侵華的1900年應是:庚子年

什么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辭源》里說,“干支”取義于樹木的“干枝”。人有云:“天干,猶木之干,強而為陽;支,猶木之枝,弱而為陰?!笨梢姺Q為干支的原始用意。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合稱“天干地支”,簡稱“干支”: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干支用來紀年月日時的歷法叫做干支歷。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于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也用于卜卦、風水、術數等領域。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注: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傳說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

中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載,公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歷和陽歷。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歷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后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于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歷,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

考古發現,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歷。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發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干支紀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則是漢武帝時期建元年號。

干支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歷史時間。

天干地支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

甲子納音的含義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按順序兩兩相配,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個組合,稱六十甲子。又每兩組配一納音五行,到底是什么意思,至今仍是一個謎。

甲子 乙丑 海中金、丙寅 丁卯 爐中火、戊辰 已巳 大林木、庚午 辛未 路旁土、壬申 癸酉 劍鋒金

甲戌 乙亥 山頭火、丙子 丁丑 漳下水、戊寅 已卯 城頭土、庚辰 辛巳 白臘金、壬午 癸未 楊柳木

甲申 乙酉 泉中水、丙戌 丁亥 屋上土、戊子 已丑 霹靂火、庚寅 辛卯 松柏木、壬辰 癸巳 長流水

甲午 乙未 砂石金、丙申 丁酉 山下火、戊戌 已亥 平地木、庚子 辛丑 壁上土、壬寅 癸卯 金箔金

甲辰 乙巳 覆燈火、丙午 丁未 天河水、戊申 已酉 大驛土、庚戌 辛亥 釵釧金、壬子 癸丑 桑柘木

甲寅 乙卯 太溪水丙辰 丁巳 沙中土戊午 已未 天上火庚申 辛酉 石榴木壬戌 癸亥 大海水

干支紀年法

如甲子為第一年,乙丑為第二年,丙寅為第三年……六十年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環下去。例如1929年是農歷己巳年,1930年是農歷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農歷己巳年。我們在日歷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紀年這種方法排列下來的。陽歷年份除以60的余數減3便得該年農歷干支序號數,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紀。如果序號數小于、等于零則于支序號數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號數=11-3=8。查干支表知該年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號=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該年為癸亥。

干支紀月法

干支紀月是指在干支歷中用干支記錄月序。部分書籍只用地支紀月,每月固定用十二地支表示。把冬至所在之月稱為“子月”(大概是農歷十一月),下一個月稱為“丑月”(大概是農歷十二月),以此類推。故古歷中的《夏歷》以“寅月”為正月,又稱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等。

干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紀月以二十四節氣的主氣作為分界點。

干支紀月除了月建(月支)之外,月干在研究中國歷史時并不普遍,而較常在計算八字時使用。月建于春秋時期即已可見?!耙宰咏ㄔ隆奔匆匀漳现恋氖辉聻橐荒甑拈_始??赡艿搅颂拼排渖咸旄?。閏月之月建同本月。

此外由于各帝王可能采用不同歷法,因此干支紀月亦不見得準確。例如三國時期,由于景初歷的使用,可能出現在不同國家,卻在不同日換月分的情況;一國是初一,另一國是前一個月的月末,此時月干支即不同。

計算八字時使用的干支歷,與史書、傳統歷法(包括農歷)或使用太陰歷的紫微斗數有所不同。傳統歷法以月亮的盈虧周期作為一月,而八字計算則以二十四節氣其中的十二節氣(非中氣)所在時刻(非以日首)分月,并賦以地支之名,如大雪小寒之間為子月,小寒到立春為丑月。因此八字計算過了當月節氣發生之時刻才換月干支,可能產生月中與日中換干支的情況。

計算八字時使用的干支歷每五年一循環,每月的天干由該月支所在年的天干決定。例如:若某年的子月所在之年為甲子年,則該子月為丙子月,緊接著其后的丑月是丁丑月。

具體的推算如下表:

干支紀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復始,循環下去。例如農歷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紀時法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丑時,其余照推。時的天由該日所對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即若該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時上配上甲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配上戊為戊子;丁任日為庚子;戊癸日為壬子。知道了子時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以12時辰為1日之紀時法,在周髀算經已有雛型。干支紀時法則源起年代未明?!妒酚淈c歷書》以十二支紀時,可能到了唐代才將十二支配上十干。

以干支紀時,60時辰合5日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復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日上起時亦有歌訣。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時辰地支構成的時辰干支,以UTC+8為準:

天干地支與五行對應規則

天干地支紀時規則,對于稍微懂一些八字的人那當然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對大多數不懂八字并且對命理抱有神秘感的朋友而言,這個問題并不是那么簡單,所以索性寫一篇通俗的文檔來說明這個“簡單而復雜”的問題。相信只要是會認識漢字的人都能根據本文來按圖索驥。

為了準確的回答問題,還是從定義上來入手:一個人的“八字”就是一共八個字:四個天干,四個地支。而每個天干和每個地支都有對應的五行屬性。

所以要看一個人八字中是否缺什么五行,就是要分析組成八字的這四個天干和四個地支對應的五行是否缺什么了。比如這四個天干和四個地支中都不包含火這個五行,那就是八字缺火或者說命中缺火了。

下面再來解釋天干和地支的五行屬性:

甲、乙為木,代表東方

丙、丁為火,代表南方

戊、己為土,代表中央

庚、辛為金,代表西方

壬、癸為水,代表北方

地支的五行,就沒有那么容易看出來了,因為地支之中往往藏有一個、二個或者最多三個天干,這種地支中所藏的天干也叫做“支藏人元”,取“天干為天元、地支為地元、人在天地之間”的意思,所以稱為人元。

上面的話,也就是說一個地支往往是由幾種五行混合而成的,下面就講講這個地支藏干的問題,也就是看看各個地支中都藏了哪些天干藏有哪些五行。

寅中藏:甲、丙、戊

卯中藏:乙

辰中藏:戊、乙、癸

巳中藏:丙、庚、戊

午中藏:丁、己

未中藏:己、丁、乙

申中藏:庚、壬、戊

酉中藏:辛

戌中藏:戊、辛、丁

亥中藏:壬、甲

子中藏:癸

丑中藏:己、癸、辛

注意:上面地支藏干的列表中,所藏的第一個天干也稱之為地支的“本氣”,簡單說就是占主導作用的五行,就說本氣五行在地支中占的比例最大。比如寅中藏有甲,丙,戊三個天干,如果寅的力量為100分的話,那么甲,丙,戊三者的力量比例依次大概為:60:25:15,甲占的比例比較大,所以甲叫做寅的“本氣”。

天干地支算人的生辰八字

道理說清楚了,下面看一個實例就清楚了:假設一個小孩子生于此刻:2009年12月28日20點58分,查一下萬年歷(或網上排八字)就可以知道這個小孩子的八字就是:己丑 丙子 丁末 己戊,其實這個人就是生于:己丑年,丙子月,丁末日,己戊時

其中日干,也就是丁末日的日干“丁”這個天干代表這個小孩子本身,這個小孩子五行屬水,因為丁屬水。

再來看看四個天干的五行:戊,甲,辛,己,查列表一就知道它們分別屬土,木,金,土。

再來看四個地支:子,子,丑,丑,查列表二:子中只有癸,查列表一,癸為水,所以子屬水。丑中藏有:己辛癸,分別為土金水。

綜合看上面的四個天干和地支,可以發現,這些干支中獨獨缺少五行火!

所以說這個八字五行缺火!

通過這個例子,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懂得如何判斷五行是否缺什么了,只要找一個萬年歷(或在網上排盤程序中輸入生日時辰)找到對應的八字(四個天干和四個地支)就行了,這是再簡單不過的查表工作了,相信人人都會。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問題了,坊間有不少“新手”命理師傅在看人八字判斷五行是否有缺的時候,在判斷地支的時候往往只看地支的本氣,這樣就會造成誤判。

比如這些命理師看到寅,認為寅屬木(因為寅的本氣為甲,甲屬木)而忽略了寅中藏的火和土。所以如果按照這種看法,本來某人八字什么都不缺,這些算命師傅卻認為此人缺某某五行,這一點必須引起大家注意,大家看了此文之后也自能分辨。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也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并非說一個人八字缺什么五行,就一定應該補這種五行。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準確的說法是,根據八字的格局,需要什么五行才要補什么五行。比如某人八字雖然缺水,但是此八字的格局卻是忌諱水的,那么命中缺了水反而是好事。在這種情況下,你如果去補水,反而會弄巧成拙。

天干五行分陰陽,奇陽偶陰兩分清;

甲乙為木丙丁火,戊巳為土庚辛金,

任癸為水配五行。

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圖

五行八卦: 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離(lí)、艮、(gèn)、兌(duì)。

天干地支:甲(jiǎ)乙(yǐ)丙(bǐng)?。╠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時辰: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八卦圖有“先天”、“后天”之分,一般先天八卦圖為體,后天八卦圖為用。諸如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等配置,均以后天八卦圖作為背景參考。

先天八卦圖又稱伏羲八卦圖,以乾坤代表天地定位,形成中軸經線;以坎離代表水火為界,作為橫軸緯線。相對二卦陰陽爻相反,互成錯卦。先天八卦數: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圖又稱文王八卦圖,即震卦為起始點,位列正東。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巽卦,東南;離卦,正南;坤卦,西南;兌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東北。如象征節氣,則震為春分,巽為立夏,離為夏至,坤為立秋,兌為秋分,乾為立冬,坎為冬至,艮為立春。后天八卦數: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天干地支及五行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五行: 陽木 陰木 陽火 陰火 陽土 陰土 陽金 陰金 陽水 陰水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

五行 :陽水 陰土 陽木 陰木 陽土 陰火 陽火 陰土 陽金 陰金 陽土 陰水

干支方位:甲乙東方木 丙丁南方火 戊己中央土 庚辛西方金 壬癸北方水

天干相克(陽克陽,陰克陰)

陽干相克: 甲木克戊土,戊土克壬水,壬水克丙火,丙火克庚金,庚金克甲木。

陰干相克: 乙木克己土,己土克癸水,癸水克丁火,丁火克辛金,辛金克乙木。

地支相沖

子午相沖, 卯酉相沖 => 四正位之沖

寅申相沖, 巳亥相沖 => 驛馬位之沖

辰戌相沖, 丑未相沖 => 土庫位之沖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為未土旺,子水旺,名為勢家相害,不利六親骨肉。

丑午相害:為午以旺火欺凌丑中死金,名為官鬼相害。

寅巳相害:各恃臨官,擅能而進相害。

卯辰相害:卯以旺木欺凌辰中死土,以少欺長而相害。

申亥相害:各恃臨官,竟妒才能,爭進相害。

酉戌相害:戌以死火害酉旺金,為嫉妒相害。故酉人見戌人則兇,戌人見酉人無事。

地支相刑

子卯相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

辰午酉亥自刑(伏吟,暗地里痛苦)

地支相破

子酉相破,丑辰相破,寅亥相破,卯午相破,未戌相破,申巳相破。

中國的十二生肖,在科學上是作為紀年、紀時之用的。那么,十二生肖為何會與天干地支扯上關系呢?這就要從中國古代的歷法說起了。

在古代,我國有六種歷法: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和魯歷。而我們現在通用的陰歷或農歷,其實就是夏歷。夏歷是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得來的,比如甲子年、乙丑年、丙申年、丁卯年等。

十大天干與太陽出沒有關,而十二地支最初則是被用來紀月的。天干是十進制,容易直觀地計算;地支是十二進制,在記錄時辰和月份方面具有優勢。歷法上,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相配合,排列起來,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共有六十個組合,因而被稱做“六十甲子”。

我們俗話說的“六十年后又要回頭一次”,就是來源于此。

其實,我們平時所說的生辰八字,就是指用干支組合來表達的年、月、日和時辰。而十二生肖亦稱“十二屬相”或“十二屬”,它們正好是分別與十二地支相對應著的。

天干地支與生肖五行對照表

五行屬木:甲乙寅卯 生肖屬虎屬兔

五行屬火:丙丁巳午 生肖屬蛇屬馬

五行屬土:戊己辰戌丑未 生肖龍狗牛羊

五行屬金:庚辛申酉 生肖屬猴屬雞

五行屬水:壬癸亥子 生肖屬鼠屬豬

十二地支與生肖對照表

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十二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五行屬性:子水 丑土 寅木 卯木 辰土 巳火 午火 未土 申金 酉金 戌土 亥水

天干地支與生肖( 干、支的五行屬相)

《易經》里有記載說,早在公元1世紀,中國人就以十二生肖與天干地支配對來紀年。而在甲子周期中,同一地支的年份就對應同一生肖,例如“申”對“猴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和庚申都是猴年,其他生肖的對應干支年份可以用同一方法列出。

而且,我國從漢代開始,便已經根據太陽升起的時間,將一晝夜區分為十二個時辰,還采用十二地支計時法來記錄這十二時辰。每個時辰相當于兩個小時,這樣一晝夜便是現在所稱的二十四小時。而十二地支之所以正好與十二生肖相對應。

十二地支中的子指的是滋的意思,指萬物滋萌于既動之陽氣下。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夜里十一時到一時是子時,此時老鼠最為活躍。因此,十二生肖中老鼠就排在第一位了,并由此稱為子鼠。

丑是紐,陽氣在上未降。草木在土中出芽,成曲著將要出地面。在夜里一時到三時,是丑時,牛正在反芻,據說也是牛開始耕田的時刻。這個時間稱為丑時,在十二地支與生肖的關系中就取為丑牛。

寅是移,引的意思,湞也,淳也,指萬物始生寅然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夜里三時到五時,在十二地支中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游蕩覓食,最為兇猛。于是生肖虎的地支年就是寅。

卯是茂,官萬物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早晨五時到七時,為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藥正忙,人間的兔子也開始出來覓食。十二地支中兔屬于卯時,因此被稱為卯兔。

辰乃震也,物經震動而長。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已經過半。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龍在十二地支中屬辰時,于是“辰龍”由此而來。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上午九時到十一時,在地支里面屬于巳時,蛇比較甚歡在這個時間段活躍。因此,十二地支中巳蛇說的就是這個時間段。

午是仵的意思,是萬物豐滿長大,陽氣充盛,陰氣開始萌生。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為馬兒最為活躍、最會撒歡兒的時間段,也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因此在十二地支中歸為午馬。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味,果實成熟而有滋味。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是羊吃草的最佳時機,而羊若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十二地支中屬于未羊時間段。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之體都已長成。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就會顯得十分活躍,到處亂跳。原本猴子就最接近人,因此極有靈性,下午三時到五時,身體都已經形成了,因此申時被十二地支歸為申猴。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成熟,也意為猶也,到這時都猶縮收斂。下午五時到七時,為酉時。此時,夜幕已經降臨,雞開始歸窩。因此,在十二地支中,酉與十二生肖中的雞配成一對。

戌是滅的意思,草木凋零,生氣滅絕,萬物盡滅。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十二地支中戌狗由此而得出。

亥是劾的意思,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萬物收藏。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酣睡。亥時在十二地支的時間段處在最后,因此亥豬排在最后的一個時間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易學八字五行命理基礎之一
八字算命術語盤點
四柱八字基礎知識
八字命理
生辰八字對照表
八字實戰講義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城县| 山丹县| 六枝特区| 宜良县| 铜陵市| 石楼县| 姚安县| 太白县| 四平市| 浦北县| 红桥区| 安远县| 富源县| 肥乡县| 仪征市| 宜良县| 晋宁县| 八宿县| 花莲县| 繁昌县| 东兰县| 云龙县| 隆化县| 玉山县| 龙山县| 平南县| 平果县| 资兴市| 博罗县| 筠连县| 富源县| 泸定县| 岳池县| 秭归县| 南澳县| 老河口市| 新乡市| 东阿县| 鄢陵县| 法库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