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古裝劇的熱播,我們不難看到有這么一個場景,就是吃過了晚飯,就有一個太監端著一個東西,里邊有好多印著妃子的名字的綠色的牌子,然后皇帝就會選擇一個牌子翻過來,于是這個妃子就會侍寢,而且這個場景在很多劇中都特別的多見,那么這個端著好多牌子的太監到底是做什么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國的帝王女人實在是太多了,但是雖說沒有三千佳麗,但是根據不同朝代的記載,皇帝的后宮怎么也得有幾十人吧,這還是有記載的,還有很多并沒有記載的女人。所以說這些女人怎么管理就成了一個特別大的問題,而且皇帝只有一個,那么那么多妃子,到底由誰侍寢就成了一個更大的問題,于是明清時代,一個專門管理皇帝寵幸誰的機構就這么誕生了。
這個機構,就叫做敬事房,看似特別不起眼,但是實際上這個機構隸屬于內務府,是屬于皇帝的人。在影視劇中,端著很多綠頭牌的太監,便是這個機構的成員,他們每天白天并沒有事情,只有到了傍晚,皇帝吃完了飯,他們才會登場。
在宮里,只有有了皇嗣的妃嬪才能有地位,否則皇帝再寵愛,但是沒有孩子,后宮的地位也不穩,尤其是后宮的女子,大多數都關系到前朝,那么為了家族的榮耀,這些妃嬪也要想辦法使自己懷上皇帝的孩子。
那么問題也就來了,后宮女人那么多,怎么能保證自己能被寵幸并且順利懷上子嗣呢?于是就有一些人想了一些不好的辦法,便是懷上別人的孩子冒充是皇帝,所以為了皇家血統的純凈,這個機構里有人是專門記載哪一天皇帝寵幸了誰,以及妃嬪的月信記錄下來,等到妃嬪有了子嗣之后,一定會來敬事房查。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便是清朝妃子在被寵幸之前,從雍正開始,就都是洗完澡,裹上一個被子,然后由敬事房的太監把嬪妃背進皇帝的寢室,主要是怕這些妃嬪攜帶任何的利器會傷害到皇帝,所以才要這樣什么都不穿只是裹著被子背著進寢室。
并且清朝還有這么一個規矩,是怕皇帝不節制自己,所以就需要有太監在外記錄時間,如果時間到了,皇帝還沒有結束的話,那么太監就會喊停。
在侍寢后,敬事房的太監還會問皇帝是不是希望這個妃嬪有孩子,如果不希望的話,那么他們就會看著這個妃子喝下藥,怎么樣,是不是服務很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