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春節:作為和中國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朝鮮人也過農歷新年(春節),春節是朝鮮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節日的慶祝傳統上是從新年前一天(除夕)開始到正月十五的正月大滿月(元宵節),春節也是朝鮮人闔家團圓的重要節日,其大部分春節習俗和中國都比較接近,除夕吃年夜飯,大年初一穿傳統朝鮮服飾祭拜祖先,舉辦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等等。
韓國春節:和朝鮮不同,春節作為韓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中間還曾經被暫停過,一直到1999年才恢復。和中國的春運一樣,韓國也有春運,每到春節必定是韓國一年之中交通最繁忙的時候。春節在韓國也寓意著闔家團圓,其民俗接近于朝鮮,但也有韓國人自己形成的民俗特色,比如韓國人習慣用白色的信封裝壓歲錢,年夜飯必須由媳婦一人操辦,丈夫不得參與。
日本春節:日本原來也和朝鮮韓國一樣過中國的農歷春節,但自明治維新之后,日本效仿西方,棄陰陽歷記年改西方通用的格里歷。農歷春節至此在日本基本消失,日本的新年變成公歷一月一日至一月三日。當然,除了沖繩縣和鹿兒島縣的奄美諸島等地外,這些地方依然延續傳統過農歷春節。
越南春節:作為少數幾個過農歷新年的國家,東南亞國家越南自古以來就深受漢文化影響,作為越南最大的民俗節日,春節在越南人心中擁有著重要的地位。越南的春節民俗幾乎和中國沒有多大的區別,備年貨,貼對聯、吃團年飯,包年粽、放煙花爆竹、祭灶王爺等等,作為東南亞漢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越南不僅過農歷新年,新年之后的元宵節他們一樣熱熱鬧鬧過。
新加坡春節:作為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華人占比最多的國家,東南亞國家新加坡,在全國560多萬人口中,華人占比高達74%,作為絕對多數民族,新加坡華人自然也是年年都有過春節,當然新加坡的新年也具有新加坡的特色,比如,新加坡華人喜歡在大年三十夜爭著燒初一頭柱香,已婚人士才有資格派發紅包,過年期間要穿紅內褲等(寓意紅紅火火)。
菲律賓春節:華人在菲律賓近一億人口中雖然占比只有2%,但卻有20%的菲律賓人流有華人血液,像菲律賓國父黎剎,前總統阿基諾夫人,現任總統杜特爾特都有華人血統。春節于2012年成為菲律賓的公共假日,至此中國春節正式升級為菲律賓的法定假日。馬來西亞春節:馬來西亞是又一個華人聚居的東南亞國家,華人中以福建人和廣東人占絕大多數,因此,馬來西亞華人的春節頗具中國地方特色,比如,具有廣東特色的“撈魚生”吃“盆菜”,具有福建特色的“拜天公”等。泰國春節:泰國是東南亞華人占比較高的國家,全國擁有華人700多萬,華人遍布泰國各地,且遷移泰國歷史非常悠久,得以最大化的保留了中國春節的傳統文化特色,比如貼春聯,舞獅,辦年貨吃團年飯放煙花掛燈籠等等。印度尼西亞春節:印尼是東南亞國家中擁有華人最多的國家,以福建人廣東人為主,自然印尼也有過春節,印尼華人的春節也具地域特色,比如過年必吃魚寓意“年年有余”,過年要做年糕,要撈魚生,要吃雞蛋和長壽面等等。東南亞還有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等華人比較多的國家也過新年春節,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美國春節:在美國生活著數百萬的華人,他們祖上都來自中國各地,百年來在美國形成了眾多的華人聚居區(唐人街),美國是個多元化的國家,中國春節在美國也相應的入鄉隨俗,但傳統一直沒變。美國華人用不同的地方風俗迎接中國春節,包餃子,舞獅舞龍,掛燈籠猜燈謎等等節目很豐富,和國內一樣熱熱鬧鬧慶祝農歷新年。加拿大春節、巴西春節、澳大利亞春節、南非春節、英國春節、法國春節、西班牙春節、德國春節,這個世界上,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春節,限于篇幅,不能一一細道。
總結:嚴格來講,純粹過農歷新年的國家并不多,除了朝鮮、韓國、日本和越南這些自古以來都深受漢文化影響的近鄰友邦,其他就是各國華人華僑聚居的國家在過春節了。但是,隨著中國國家整體綜合實力的快速上升,春節,中國這個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也隨著華人傳播到了全世界,成為宣傳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大節日。
在此大國布衣恭祝全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同胞新年快樂,闔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