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6月份,國務院正式宣布:將撤銷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三個辦事處,建立三沙市,新建立的三沙市的級別為地級市級別。
至此,我國目前最年輕的地級市就此誕生了。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和艱苦建設,三沙市已經成為了我國目前最有活力,最具潛力的海上島嶼城市之一。
到了2020年4月,在三沙市這個地級市之下,又建立了兩個區縣級行政單位:西沙區和南沙區。西沙區的轄區包括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南沙區的管轄區域包括南沙群島。
西沙區的政府駐地和三沙市駐地一樣都在永興島,南沙區駐地在永暑島,這份區劃也為將來三沙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三沙市的海陸總面積達到兩百多萬平方公里,不過,陸地面積僅僅只有20平方公里,從轄區的總面積來看,三沙市確實是全中國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然而,單考慮陸地面積,三沙市確實小得可憐,三沙市主要人口都集中在擁有淡水分布的大型島嶼上。
隨著填海造陸工程的逐步推進,相信未來三沙市的陸地面積可以迎來進一步的攀升。據稱,未來三沙市的陸地面積可能會超過澳門的面積。
從2012年正式設立地級市,到現在的2022年,三沙市很快將迎來自己十周歲的生日,現如今的三沙市經過十年的快速建設,已經形成了完備的基礎設施。
在三沙市的主島永興島和其他主要島嶼上,政府辦公大樓,居民小區,學校、醫院、超市應有盡有,甚至還建設了圖書館、公園和體育館這類文娛設施。以目前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來看,已經完全能夠滿足居民的所有生活需求。
三沙市從籌建到規劃再到最終落地,每一步都極具戰略眼光,從航拍的照片來看,三沙市的各個主要島嶼,都修建了高標準的飛機場飛機跑道,可以供各型飛機起降,甚至永興島的機場還能起降超大型飛機。
相信不久之后,內陸的旅游團就能夠乘坐民航客機直飛三沙市旅游觀光。另外,在主要島嶼上,還建立了大型港口,不僅可以滿足貨物流通運輸,同時還能供大型的輪船軍艦進行停靠,并且進行維修保養。
因為三沙市地處海上,石油天然氣資源儲備豐富,這些港口未來還可以成為我國海上能源樞紐和供應基地。
根據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三沙市的常駐人口為2333人,從常駐人口來看,這個地級市的人口數確實有點太少,甚至和很多內陸自然村的人口數相當。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島嶼的面積限制了人口的擴張,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三沙市實在太年輕,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民營企業無法落地,也限制了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不過,就目前三沙市的建設來看,基礎打得非常牢靠。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三沙市雖然基礎設施建設得相當不錯,在城市綠化上也達到了全國先進水平,還入選了世界魅力城市二百強之列。但是由于人口基數太少,看上去這個城市發展似乎呈現出失衡的情況。
目前,三沙市的市政管理人員存在嚴重過剩,以醫院和學校為例,三沙市有標準的醫院和學校,但是學校的學生卻非常少,一個年級一個班,一個班里只有二十多個學生,就是這二十個學生就要配備一套師資隊伍。
同時,到醫院看病的病人甚至比醫護人員還要少,畢竟總共兩千多人的城市,每天需要看病的人只能說屈指可數,和內陸醫院人滿為患醫療資源緊張相比,三沙市人均享有的醫療資源恐怕位居全國第一位。
因為沒有人口基數,也沒有配套經濟產業鏈,更沒有民營企業來此落戶,也就自然沒有穩定的稅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般企業很難來到三沙市安家,所有管理機構都必須由國家財政補貼來維持運營。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說三沙市人口很少,生態壓力不大,人和自然能夠達到一種相當和諧的狀態。但是,三沙市在一開始就已經立足長遠,本著可持續發展的目光,建立了高標準的垃圾廢水環保處理設施。
現在,三沙市主要的問題還是土地和人口的問題,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無法承載過多的人口。因此,要讓三沙市真正獲得發展,成為祖國南海上的明珠,擴大陸地面積,成為了最直接也是最現實的辦法。
目前的三沙市居民主要集中在永興島、永暑島、美濟島等少數島嶼上,三沙市淡水的供給主要是依靠地下水和雨水凈化。因為人口不多,淡水壓力也不是太大。
不過未來人口一旦大量增加,淡水的需求也會大幅度增加,海水淡化或者是循環利用,必然是基礎要求,目前當地也在國家的支持下,推進這些工程建設。
假如能夠以此為基礎,將三沙市的面積繼續擴大,達到內陸地級市的面積,三沙市就能承載更多的常住人口。
一旦讓三沙市的人口突破十萬以上,自然能夠催生一些產業的發展,以旅游觀光、能源、療養等為主的產業,一定能使三沙市的經濟獲得根本性的發展。
三沙市地處南海這樣的戰略區域,并且屬于熱帶地區,和國人過去的旅游熱門地“新馬泰”處于同一個維度,在確保捍衛祖國南國海疆的同時,其實也可以發展旅游業。
現如今,星羅棋布的機場和寬闊的機場跑道就是最好的基礎。一旦未來時機成熟,旅游業一定有機會發展成為三沙市的支柱產業,加上合理化的運營,三沙市一定能夠比馬爾代夫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