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韓流席卷中國,綜藝影視劇中的韓國女人,個個貌美如花,一張俏臉完美無瑕,男人則英俊瀟灑、貌若潘安。不過,這些熒幕上的明星臉,其實都是現代整容技術的結果。
實際上,沒有整容的韓國人,并不是如此完美的模樣,而是長著大餅臉、細長的小眼睛。而且有趣的是,這樣的長相,和蒙古人的長相非常相似。
蒙古人、韓國人這兩個國家獨特的長相,和中國以及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都不一樣。奇怪的是,兩個國家相隔千里,中間還有中國,出現這個情況確實讓人有些看不懂,背后的原因究竟是為何?
韓國明星
眾所周知,由于近現代半島形勢的影響,朝鮮半島分裂為兩個國家。但實際上,韓國和朝鮮原本屬于同一地區的一個國家,人種沒有任何的區別,他們和我國的蒙古族、朝鮮族、滿族都是屬于近親,同屬于通古斯人種。
通古斯是用鄂溫克族語言翻譯過來的,意思是“養豬的人”,在古代,這些人主要分布在西至西伯利亞,東至庫頁島,南至黑龍江流域的廣袤土地上。這些地區環境惡劣,人口數量其實并不多。
也因此,歷史上,通古斯人本能的追逐更好的環境,曾經分為兩個方向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一個方向是朝鮮半島,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外蒙古地區。
所以,從歷史的脈絡就能看出,蒙古國人包括韓國人,都屬于同一個細分人種,擁有共同的祖先。不僅如此,兩個民族的語言還都屬于阿爾泰語系。
在漫長的華夏文明史中,朝鮮半島和外蒙地區,都長期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影響。按理說,這些地區的人口長相都應該和東亞地區的人口長相偏一致才對。
可事實卻恰恰相反,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將蒙古人組成的團隊和韓國、中國組成的團隊放在一起,中國團隊很容易從外表上就被辨認出來,蒙古人和韓國人則很容易被混淆。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還是我國的小農經濟影響了人口的遷移。盡管歷代中原王朝都對東北亞和北亞地區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甚至是進行了有效的統治,但是長期以來,卻沒有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這些地區由此保持了和我國人口完全不一樣的外貌特征。
到了清朝末年至近代這段時間,關內居民為了謀生躲避災患,開始以“闖關東”的方式,客觀上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人口移民,目標區域就是我國的東北地區。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的東北地區人口已經和東西兩個方向的韓國、蒙古地區人口出現了根本上的不同。
說起朝鮮半島和外蒙古地區人口的親緣關系,真正實現大融合是在南宋到元朝時期。宋王朝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之后,對東北地區的控制已經不復存在。
東北地區在歷經遼國和金國的統治之后,又被蒙元占領,頻繁的戰亂和人口流動,讓朝鮮地區和草原地區之間的聯系更加頻繁,血液的交融也開始全面鋪開。
元朝總共存在了一百年的時間,在如此長的時間里,朝鮮半島始終是元朝直接管理的土地,元朝出臺了行省制度,朝鮮半島的名字就叫做“征東行省”。
在元朝之前,盛唐等中原王朝同樣也有實力完成對朝鮮半島的直接控制,之所以沒有這樣做,是因為邊緣地區道路崎嶇環境惡劣,讓其成為藩屬國連年上貢稱臣更符合國家利益。
而元朝統治者恰恰相反,只要馬蹄能夠達到的地域,他們都有征服的欲望。在征服了朝鮮半島的土地之后,這片土地上的女人也同樣是征服的對象。兩個地區之間的聯姻和通婚變得更加頻繁,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之后,逐步形成了今天的現狀。
很多人從影視劇作包括綜藝節目中,能夠看到韓國的男男女女長得都是一張瓜子臉。這都是整容之后的結果,實際上原滋原味的韓國人,和蒙古人的長相非常相似。
而蒙古人的長相其實并不“秀氣”,經濟發達又天生對外貌有著特別追求的韓國人,就此催生了一個發達的整容行業。
據說今天的韓國人,把整容和生老病死一樣,列為人生命中離不開的幾樣東西。這種說法雖然有些極端,但是,卻能反應出韓國人對于整容的一些真實態度。
另外,蒙古人在最近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也在悄然發生一些變化,從十九世紀初被割裂之后,至今仍舊受到北方超級大國的影響。
為了加強對蒙古的控制,蘇聯除了不斷剪除蒙古內部的封建王公以及黃教喇嘛勢力之外,也開始推動蒙古和其國進行通婚,以便于促進融合。
從蒙古國的音頻資料就能看到,有些蒙古人已經有了一些白種人的特征,當然,大多數蒙古人都保留著原有的外貌和基因。
不僅如此,蒙古國和韓國的語言都有相似相通之處,他們的語言都屬于阿爾泰語系,雖然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漢語的影響,但是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提到這個話題,就不得不說發生在韓國和蒙古兩國之間的一個小故事。在2019年從蒙古烏蘭巴托飛往印尼的韓國航班上,有一個名叫奧德巴雅爾的乘客。
此人52歲身份,是蒙古國憲法院的院長,原本他是因工出差,結果看到美貌的韓國空姐,就將自己的咸豬手伸向了對方的臀部,結果就導致了一次重大的外交事件。
韓國航空公司認為,奧德巴雅爾的行為侵犯了“韓國主權”,并對他進行了十四小時的審訊。而奧德巴雅爾表示這件事情全是誤會,他以“分不清蒙古人和韓國人”為借口,為自己辯解,最終被罰款五千美刀。
這個事件,其實某種程度上也說明蒙古人和韓國人確實在長相上有著極大的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