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能夠建立并屹立不倒三百年,離不了開國功勛所立下的汗馬功勞,但是有許多開國功臣卻不為后世所知。后金國的四大貝勒莽古爾泰,就是其中一位,他本是皇太極的兄長,也是執政四大貝勒之一,更是汗父努爾哈赤的得力助手。只是這位驍勇善戰,立下赫赫軍功的貝勒,仍然與其他貝勒一樣,卷入了兄弟之間的汗位之爭,莽古爾泰逃不出這一場政治權力斗爭的漩渦中,被削去爵位貶為庶民。縱觀莽古爾泰一生的政治權利變化,令莽古爾泰臭名遠揚之事為:向努爾哈赤邀寵的莽古爾泰,竟然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這究竟是真是假呢?
莽古爾泰劇照
與清朝有關的歷史中,很少涉及后金政權時期的汗位之爭,但是這一時期的皇權斗爭確實影響了大清國的建立與走向。明萬歷四十四年,努爾哈赤正式稱汗自立,建立了后金政權,他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創立了八旗制度。在八旗制度之下,努爾哈赤為這一政權中的最高統帥,其他各旗旗主,則由大汗的親信子侄擔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后金政權并沒有像原先的封建王朝一樣實行嫡長子繼承制,所以這些旗主都有繼承汗王地位的資格。正是由于這一制度,才導致了各旗主之間爭奪汗位的斗爭。
富察氏劇照
由于八旗制度規定:八旗旗主在政治軍事上“各置官署,各有人民”;凡是戰爭中所掠奪而來的財富、土地、人口,八旗都要平均分配。時間一久,八旗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個勢力相當的軍政集團,尤其是當后金政權確立以后,旗主之間的政權斗爭矛盾日益表面化。雖說八個旗的地位、力量旗鼓相當?但是努爾哈赤專門冊封其中四個旗主為“佐理國政”的貝勒,這四人分別為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他們四人就是爭奪汗位的最佳人選。
代善劇照
據《清史稿·后妃傳》記載,莽古爾泰的生母為繼妃富察氏,因此莽古爾泰的身份地、位僅次于代善,嫡子出生的他,繼承汗位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他能夠將軍功政績這一手好牌亮在汗王面前,倒也不至于落得一個悲慘下場。只可惜莽古爾泰在爭奪汗位時干了一件蠢事,他竟然親手殺死自己的母親,并以此來邀寵。據《清史稿》記載,天命五年三月,有人在努爾哈赤面前告發大福臨富察氏,這位繼妃曾兩次三番在深夜為代善送飯,兩人之間關系極為曖昧,但是努爾哈赤對此事不以
努爾哈赤雕像
過了幾日,告密者再次稟告努爾哈赤,富察氏每次參加聚會之時,總是盛裝打扮,宴席之上與代善眉來眼去,兩人奸情已成事實。沒過多久,努爾哈赤便命人搜查富察氏居所,她的屋中竟然藏匿著大量偷盜而來的金帛。孩子尚且年幼,大汗不忍心處死富察氏,便以偷盜罪名將她廢黜。這莽古爾泰的名聲,因母妃之事已有受損,他不僅沒有及時阻止挽回名聲,反而為了取悅努爾哈赤將母親殺死,并借此在大汗面前邀功。為了奪取政權而殺害母親的禽獸行為,反而致使莽古爾泰的地位、影響力再次受損,莽古爾泰最終悲慘的結局,其實也是他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