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鄧飛
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中報披露收官。統計數據顯示,滬深兩市上市公司201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3631億元,同比增長27.13%;實現營業利潤13263億元,同比增長26.04%;實現凈利潤9939億元,同比增長23.75%。
浙商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雖然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報業績實現了高增長,但是中報業績同比增長23.75%,低于此前預期的26%,同時板塊之間凈利潤增速分化也較為明顯。
2011年二季度全部A股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5129億元,創出2007年以來季度凈利潤的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各板塊凈利潤增速出現分化,一直被冠以高成長性頭銜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其業績增速均低于主板上市公司。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小板凈利潤同比增長19.06%,創業板凈利潤同比增長22.83%,均低于主板凈利潤同比24.01%的增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高通脹壓力的雙重壓力下,中小企業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在緊縮政策的影響下,中小企業資金鏈出現緊張,生存環境也遭遇考驗。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當屬銀行業績。僅僅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601288,股吧)、中國銀行四大銀行就共計實現凈利潤3354.86億元,約占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的33%。工商銀行更是以1094.81億元的凈利潤、日均盈利6億元成為最賺錢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穩定的盈利能力進一步拉低了各行業估值水平。截至昨日,今年以來股價表現較好的釀酒、水泥、紡織、房地產、煤炭、金融等行業動態市盈率水平全部維持在30倍以下,其中金融板塊最低只有7.45倍,水泥、煤炭、房地產也基本保持在15倍左右,接近歷史低位。
有市場人士認為,從估值角度來看,A股估值已達歷史低點,指數下行空間有限,市場將進入震蕩筑底階段,等待政策和基本面的進一步明朗,投資者可選擇具有估值優勢品種均衡布局。我們從基金們的投資偏好也可以發現一些端倪。
據最新數據顯示,基金上半年凈買入金額前十個股中,銀行股就占了4只,分別是招商銀行、浦發銀行(600000,股吧)、農業銀行及民生銀行(600016,股吧),其余6只分別為中國神華、中國建筑、中聯重科(000157,股吧)、上海汽車(600104,股吧)、攀鋼釩鈦(000629,股吧)及美的電器(000527,股吧),分屬煤炭、地產、機械、汽車、鋼鐵及家用電器板塊,它們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高增速低估值。
博時基金特定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曾升表示,目前市場結構分化明顯,今年以來中小板、創業板相關股票大幅調整,但估值仍然較高,加上短期受到歐美債務危機影響,不排除有繼續調整的風險。另一方面,在預期通脹增速逐步走低,金融、地產、交運等行業盈利增速仍然較高的情況下,看好這些低估值行業階段性估值修復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