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盟擁有美麗的草原自然風光、古樸的蒙古族風情以及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眾多的文物古跡、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宜人的避暑氣候,旅游開發潛力巨大。近年來,錫林郭勒盟盟委、行署高度重視草原旅游業的發展,并把它定為三大特色產業之一來抓。依托這些豐富的草原旅游資源,錫盟先后培育開發了騎馬、乘駝、射箭、坐勒勒車、牧羊,祭敖包、蒙古族歌舞、服飾表演、體驗牧戶生產生活等旅游項目,推出了“環錫林浩特天然草原游”、“錫林郭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草原生態游”、“烏珠穆沁草原游牧部落特色游”、“阿爾山圣泉康復保健游”、“草原牧羊游”、“錫林郭勒草原民俗風情游”、“草原婚禮游”、“沙源治理游”、“元上都遺址探密游”、“恐龍墓地游”、“中蒙邊境游”、“草原那達慕”、“祭敖包”、“森林、沙漠、雪地探險游”,自行車拉力賽、摩托車、汽車越野賽、狩獵、滑冰、滑雪等等特種專項旅游。旅游活動項目獨具特色、豐富多彩。
錫林郭勒盟有完善的旅游經營管理機構和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區景點,旅游接待環境日益改善。全盟各地區都設有旅游管理機構,有 6 家旅行社( 3 家國際旅行社、 3 家國內旅行社);草原旅游景點 40 余處,其中 AA 級以上景點 5 處;人文歷史景觀有貝子廟、元上都遺址、山西會館、匯宗寺、恐龍博物館等,其中元上都遺址正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全盟現有賓館飯店 40 多家,其中星級飯店 10 家。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衛生城市稱號的錫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盟草原旅游的主要集散地,擁有賓館 20 多家 2000 多張床位。您若有幸到此一游,優美的環境、碧綠的草原與整座城市融為一體,正所謂草原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草原,“全羊宴”、“手把肉”、“蒙古烤肉”、“涮羊肉”等風味餐,體現了蒙古族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再聽上悠揚的馬頭琴,非激起您不醉不罷休豪情,其情融融,其樂淘淘。
錫林郭勒交通通信便捷,旅游購物市場活躍。目前錫盟以盟、旗所在地為中心,以國、省公路為主干,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交通網絡,通往各景點的路也基本上實現了黑色路面。錫林浩特鐵路已與集通鐵路線接軌正式通車,每日往返呼和浩特的旅游列車朝發夕至。錫林浩特飛機場能夠起降波音 737 客機,可直飛北京、大連和呼和浩特,旅游旺季每日都有航班。 207 國道張家口至錫林浩特段加寬改造與京張高速公路的竣工,大大縮短了京津冀及以南地區的游客到錫林郭勒大草原旅程的時間,從北京出發陸路方面 4 個小時左右可進入錫林郭勒草原, 7 個小時左右可到達錫林浩特市,北京至錫林浩特航班僅用 40 分鐘即可到達,交通十分便利。盟內通信便捷暢通,并已建成盟、旗(縣)、蘇木(鄉)、嘎查(村)四級農村牧區信息服務網絡,其中 60% 的蘇木(鄉)政府已接通互聯網。電力供應充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綜合服務功能不斷提高。旅游購物市場十分活躍,全盟利用當地產的肉類、乳品、骨、角、毛、瑪瑙、植物及金、銀金屬等開發設計生產出各類風味食品、工藝品、紀念品 400 多種,可滿足不同地域游客旅游購物需求。
錫林郭勒大草原之所以深受世人矚目,就在于它是一個天然的綠色寶庫,擁有無以倫比的草原旅游生態資源。“十五”期間,錫林郭勒盟將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大力發展草原特色旅游業,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并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加大對草原旅游業的投入。在此基礎上,錫盟今后要以大力發展國內旅游為基礎,以開發國際旅游為重點,突出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獨特自然景觀和濃郁的蒙古族風情,建設符合國際旅游標準的草原旅游景區(點)和獨具民族特色的旅游服務設施,力爭在 2010 年以前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旅游接待服務體系,成為我國北方新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草原旅游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