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鋼標根據截面承載力(彈性要求)和塑性轉動能力的不同,將構件板件的板件寬厚比劃分為5個等級,決定板件寬厚比限值
寬厚比等級對應的構件塑性變形能力
從彎矩-轉角關系曲線各個特征點的比值,以及達到屈服時的板件塑性變形狀態,或達到極限時的塑性變形,得到各個截面的延性要求,即寬厚比等級相應要求,標準規定壓彎構件壓彎構件不發生局部屈曲者,不應超過S4級限值要求,也就是在一般的非地震作用工況下,不應該發生局部屈曲,發生局部屈曲就要驗算有效截面要求,所以S4級作為非抗震組合和構件的要求
支撐的高厚比限值,新舊鋼規是一致的,只是,新鋼規增加了等邊角鋼限值和7.3.2
舊鋼規GB50017-2003
舊鋼規寬厚比限值分散于規范各章各條,主要規定總結如下表:
抗規GB50011-2010
抗規(GB50011-2010)(2016年版)各結構形式板件寬厚比限值規定
支撐寬厚比
抗規(GB50011-2010)(2016年版)對單層廠房寬厚比限值規定
高鋼規JGJ99-2015
高鋼規(JGJ99-2015)板件寬厚比限值規定,與抗規基本一致,區別僅“非抗震設計”列
抗規及高鋼規在抗震設計上的寬厚比限值是一致的
高鋼規非抗震要求與四級相同
門規GB51022-2015
板件寬厚比限值規范匯總
向用戶傳達,這些規范在控制板件寬厚比限值時,均有相對獨立板件寬厚比控制要求,抗震設計時,新鋼標和抗規中的抗震要求應該單獨考慮
板件寬厚比正確的控制邏輯
普通抗震設計
鋼結構抗震設計可執行抗規或新鋼標性能化設計(二選一),寬厚比控制方式相應不同
性能設計
1、按照結構的烈度、高度確定性能目標
2、按照設防類別及性能等級確定構件延性等級
3、按照延性等級確定梁柱板件的寬厚比等級,并進行寬厚比限值控制
注意:支撐寬厚比
寬厚比等級(BS1~B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