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背一捏、百病不得-用手指給孩子強身祛病
脊背是人體的一個重要部位。從生理解剖看,脊柱中脊髓,是大腦的延伸,神經從脊髓中分支出來,散布全身各處,大腦經過脊髓和神經網絡控制全身活動。從經絡方面看,脊背中間是督脈。督就是總督,督脈就是總督全身陽氣的一條經脈。脊背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位置。膀胱經是人體循行部位最廣的一條經脈,陽氣最多。且與腎經相表里,腎主水,膀胱總管全身的水液代謝。
可以說,脊背是全身氣血運行的大樞紐。膀胱經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它聯系著其它的腑臟:肺腧、心腧、膈腧、肝腧、膽腧、大小腸腧等,都在膀胱經上。頒于督脈兩側。腧就是輸,肺腧就是肺臟的傳輸、輸注之穴。對于保養肺部和治療肺疾有重要作用。捏脊不僅能疏通全身氣血,同時還能疏通五臟六腑的氣機。
捏脊,就是把淤積在背部的氣血捏開。脊背這個人體大樞紐的氣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們身體上或大或小的毛病,也會逐漸消失。
為什么捏脊也叫“捏積”?這里有更深一層的含義。人體的氣血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內感七情、外感六淫邪氣,勢必出現淤積、堵塞。哪里堵塞最多?--背部。我們捏小孩的脊背,皮肉松軟,一提老高,而肥碩者,明顯有濕熱壅滯或寒濕壅滯的成年人的背脊,就不容易提起。并非結實,而是體內淤積造成的皮肉粘連。
孩子的常見病,經過捏積基本上可以全部解決。北京老中醫馮全福,一天捏200多個,不管什么病,基本能捏好。小孩是“稚陽之體”,生機旺盛,容易調整。一般人都可以用捏積防病。每晚給體弱老年人捏積,能撫平老人一生的疲勞。
中醫雖不能包治百病,但養生足矣。我們知道,平時生病時,背特別累,捏一下,拔拔火罐,濕氣重處,淤黑一片,整個人輕松自在。在原理上是異曲同功。
捏脊一天3-5遍,如果剛開始被捏者很不習慣,就少捏。捏2-3遍就好,但是幾天過后就要加量3-4遍了。捏脊也無限度,想保健的話,一天5-10遍。
給寶寶捏脊時,一定要注意,由下向上一定要由輕到重,開始寶寶極有可能會哭的,不用害怕,等寶寶習慣了以后就會愛上捏脊。中醫說捏脊可以幫助提高自身免疫力,增進食欲,防止積食。總之,捏脊好處多多!尤其現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建議各位媽媽每天抽出點時間,給寶寶捏捏脊,保健的同時也能很好的起到防病的作用。
如果你覺得還是不懂,沒有問題,下面是捏脊視頻教程【內有手法和注意事項,很實用】//v.youku.com/v_show/id_XMTU4MzUwNTcy.html
另外:有的孩子似乎皮厚,捏不動,這是就說明體內有瘀滯,健康的孩子是可以很輕松捏起來,而且他會說很舒服,想再捏,認為捏脊enjoy it very much!
捏脊其實也有排毒效果【打通膀胱經】:如果捏脊后,脊背上出現了大片的疹子,不用擔心,這是身體排熱毒的表現,很好。
捏脊百度上的資料:【捏脊和拔罐都有禁忌人群,了解一下】
適應證
本療法有疏通經絡、調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為突出。臨床常用于治療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厭食、腹瀉、嘔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癥。此外,也可作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禁忌癥
脊拄部皮膚破損,或患有癤腫、皮膚病者,不可使用本療法。伴有高熱、心臟病或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注意事項
1、本療法一般在空腹時進行,飯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時后再進行。
2、施術時室內溫度要適中,手法宜輕柔。
3、體質較差的小兒每日次數不宜過多,每次時間也不宜太長,以3-5分鐘為宜。
4、在應用此法時,可配合刺四縫、開四關、藥物、針刺、敷臍等療法,以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