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手機可以說是每個人的必需品,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離不開它的身影。
但同時,手機強大的存儲功能背后也隱藏著層層危險,張女士的經歷就向我們證實了這一點。
?——【·案件摘要·】——?
2023年6月,某一警局接到了一對夫妻的報案。報案者正是本次事件的主人公張女士以及她的丈夫。
原來,在八個月前的一次聚會上,張女士因為和老同學們相聚,大家興致頗高,在談天說地間不免多喝了幾杯。
但張女士自身酒量并不好,因此推杯換盞間就感覺有些頭暈,便前往衛生間想著休整一下。
由于當時處于輕微醉酒狀態,因此迷迷糊糊之間張女士就將自己順手放在洗手臺上的手機落下了。
等張女士回到家清醒之后,才發現自己的手機竟然不見了!
盡管她十分的焦灼,立馬返回聚會的地方進行尋找,但無奈出于衛生間的私密性,并沒有安裝攝像頭,因此找回手機無果。
但張女士還是堅持尋找了幾天,直到最終她覺得手機大概是找不回來了,才放棄尋找并買了一部新的手機使用。
本以為這場手機丟失風波到此結束了。但剛買完新手機幾天之后,張女士收到了一名陌生男子發來的信息。
其稱張女士的手機現在就在他的手上,并點明他已經看到了手機里的“那些東西”。
此時的張女士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張女士平時酷愛健身,所以身材非常不錯,也很喜歡拍一些自拍照。
不僅如此,更關鍵的是手機相冊里存有她和丈夫的親密視頻!
想必這名男子正是看到了相冊里的照片與視頻因此見色起意,他向張女士提出“跟我睡一覺,我就把手機還給你”的無理要求。
張女士自然不愿意,于是她嘗試與對方協商,并提出可以給對方一筆金錢。但對方仍然不為所動,始終堅持自己原來的要求。
張女士見協商不成,就告訴對方如若不歸還手機就會采取報警的措施,但沒想到對方并不害怕,反而回復如果敢報警的話就把這些照片視頻發到網上。
這無疑是戳中了張女士的弱點,她最擔心的就是這些音像資料的暴露,一旦被他人發現,后果將不堪設想。
更何況是將照片發到網上,依照目前網絡的傳播力,相信用不了多久,所有網民都會看到她的那些私密視頻了。
終究,張女士沒能抵抗住這重壓力,她答應了這名男子的要求。
這天晚上,兩人來到相約的酒店,像男子先前所要求的那般,兩人發生了性行為,男子也如約歸還了張女士的手機。
就當張女士以為可以拿回手機,忘掉這段不美好的記憶,重新回歸正常生活時,又收到了這名男子發來的消息。
對方竟然還想發生性行為!
張女士在震驚的同時嚴厲拒絕了對方的要求,并稱“現在手機已經回到我手上了,我絕不可能再和你做那種事的”。
但誰想那名男子竟然發來了一段視頻——正是那天晚上兩人在酒店發生性行為的視頻。
不僅如此,他還是上次的說辭——“不和我睡,我就把這段視頻發到網上”。
張女士實在無法忍受這樣的事情,她害怕自己這段視頻會被自己的丈夫,家人甚至網民知道。
于是,她再一次選擇了去赴會。
就這樣,在這種惡性循環下,張女士在八個月內與該男子開房上百次!并且在這種壓力的折磨下,她變得一天比一天憔悴。
終于,她的丈夫發現了她的不對勁,在丈夫的詢問下,她終于崩潰地吐出實情。
隨后,在丈夫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了警局,向警察交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以案釋法·】——?
在本案中,該男子以張女士手機中的私密照片視頻作威脅,強迫張女士與其發生性關系。其主觀方面為故意,客觀方面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規定的“以暴力、脅迫或者其它手段強奸婦女”。
因此,該男子的行為構成強奸罪。
雖然該男子并沒有實施暴力的行為,這可能與我們大眾所認識到的暴力血腥的強奸案不同,但其使用私密視頻這一極具個人隱私色彩的音像資料作為威脅,足以使得張女士不敢反抗,所以構成強奸罪。
因為著眼當代,私密視頻的泄漏對于一個人來說是難以承受之痛,盡管自身并沒有錯誤,但極有可能造成“社會性死亡”。
除此之外,該男子還涉嫌侵犯他人隱私權、人格權以及名譽權,《民法典》中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該男子撿到張女士手機后私自窺探手機中存儲的個人隱私,并且私自拍攝張女士身體的私密部位、私密活動并以此作威脅,無疑侵犯了張女士的隱私權,同時其后續行為對于張女士的人格權、名譽權也造成了傷害。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規定強奸婦女會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該男子在八個月內與張女士發生上百次性行為,次數固然較多,但鑒于強奸行為中并未以暴力方式對張女士人身造成傷害,同時并沒有將隱私公開傳播,情節上尚未達到刑法規定的十分惡劣的標準。
張女士在這八個月的時間內,亦有許多次機會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并且完全可以做到在保證個人隱私不被公開泄露的前提下將犯罪嫌疑人捕獲。
但張女士卻一而再再而三默許了對方的這種要求,這在對該男子的量刑上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因此筆者認為審判機關極有可能判處該男子有期徒刑三年。
除此,該男子對于侵犯張女士隱私權、人格權、名譽權的行為還需承擔賠償責任。
首先就是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尤其是一些十分私密的東西,更應該做好保管,絕不能給壞人可乘之機。
而當我們受到他人的威脅時,尤其是以私密照片做威脅時,更不應該跟著壞人的指示走,那只能像張女士一樣一錯再錯,最后深陷泥潭。
我們所應做的就是運用法律手段,尋求法律的幫助。倘若壞人真的將這些發到了網上,那么也請相信,我們的法律絕對會將其繩之以法!
對此,您有什么意見或者建議呢?
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