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
三國時期的著名謀士層出不窮,比如劉備麾下的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曹操麾下的五大謀主荀攸、荀彧、賈詡、程昱、郭嘉;孫權麾下周瑜、魯肅、陸遜等等,都是智謀過人之人。
但是這么多謀士中,有一個人是漢室宗親,卻最后輔佐曹氏祖孫三代,而且他的謀略可以說是極為正確,多次獻計都驗證了他的正確性,甚至被網友稱之為三國時期的戰略大師,他就是劉曄。
劉曄字子揚,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后代,年輕時被月旦評的許邵贊美為“有佐世之才”。
劉曄二十多歲時天下大亂,他所在的揚州也是涌現出來了幾支強力的隊伍,其中一支由鄭寶統領的部隊最為強大。鄭寶打算挾持百姓渡過長江前去避難,一度想挾持劉曄,可惜劉曄躲得快都沒得逞。
后來曹操派使者去揚州,結果被劉曄接著曹操的名頭邀請鄭寶見面,直接在宴席上親手斬殺鄭寶,然后騎著鄭寶的坐騎單人就收降了鄭寶的麾下。
要是劉曄以這支部隊為資本,加上他漢室宗親的名頭,極有可能打下類似劉備的基業。但是劉曄非常有自知之明,他直接把這支強軍送給了當時的廬江太守劉勛。
可惜劉勛收了這支部隊,自己卻沒啥本事,被孫策一忽悠就中計了,以為自己天下無敵,要去攻打另一座城池,劉勛不聽劉曄的勸告一意出兵,果然被孫策乘虛攻占了老巢……
劉勛這是第一個不聽劉曄建議而失敗的案例,但是他也絕不是最后一個。
劉曄之后投奔了曹操,在曹操麾下任職,也給曹操出了很多次正確的計謀,于是曹操辟劉曄為司空倉曹掾。
在漢中之戰時,曹操擊敗了張魯,獲得了整個漢中,此時劉備剛剛占據益州,立足未穩,劉曄這個時候強烈建議曹操乘勝追擊,從漢中進攻益州,先消滅劉備。劉曄的意見是此時益州人心未附,只要曹操大軍一到,益州各地肯定望風而降。但是要是等著劉備、諸葛亮穩定了人心,占據了關隘,后面曹操再想攻打就要費十倍百倍的力氣才行了。
但是曹操不聽劉曄的意見,打算再等等具體的消息再看,結果等了一個禮拜后,有蜀地投降的人跟曹操說:當時聽到曹操大軍來的消息,一天之內大家因為各種消息要緊張十幾次,劉備雖然斬殺了許多傳謠的人,也不能安定。
曹操這個時候才后悔了,又問劉曄,現在我們進攻還來得及嗎?
劉曄搖搖頭說:經過這一段時間,蜀地應該以及大體安定下來了,不適宜進攻了。
于是曹操占據漢中后就撤兵了。
居七日,蜀降者說:“蜀中一日數十驚,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碧嫜訂枙希骸敖裆锌蓳舨??”曄曰:“今已小定,未可擊也?!薄陡底印?/span>
曹操不聽劉曄的話,直接喪失了占據蜀中的大好機會,等到劉備站穩腳跟后,甚至直接攻占了漢中,擊敗了領軍而來的曹操,徹底奠定了自己漢中王的資本。
讀史讀到此處,真忍不住設想:要是曹操聽了劉曄的話……
不過曹操沒聽劉曄的話后悔了,他的兒子曹丕也沒聽劉曄的話后悔了。
曹操死后,曹丕繼位,沒多久就逼漢獻帝禪讓,身為漢室宗親的劉曄這時候身為曹魏老臣,也升職加薪,成了曹丕的侍中,爵位也成了關內侯。
此時曹丕關心的是劉備是否會替死于曹魏和孫權陰謀的關羽報仇,當時許多人都認為劉備麾下力量不夠,名將只有一個關羽,現在關羽死了,劉備不會出兵的。
但是劉曄卻認為,劉備肯定會接著出兵來提升蜀漢的威勢,而且劉備和關羽感情很深,名為君臣,恩猶父子,劉備肯定是要報仇的。
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余。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于終始之分不足?!薄度龂尽?/span>
后來,果然如劉燁所料。
孫權這個時候挺著急的,趕忙派人向曹丕投降,稱愿意成為曹魏的藩屬。當時很多人都紛紛表示慶賀,認為孫權都臣服了,曹魏天下很快就要統一了。
這個時候又是劉曄站了出來,對曹丕說,孫權這個時候肯定是被劉備逼得萬不得已了,這個時候我們應該乘著劉備攻打孫權,孫權的絕大部分兵力都用在抵擋劉備的時候,魏國率領大軍一舉攻滅東吳,徹底平定江南,以絕后患。
但是曹丕認為孫權剛剛投降我,我就攻打他,還跟在蜀國后面,這不太好吧?萬一劉備不打了咋辦?
劉曄認為蜀漢離東吳遠,就算是回去也不一定來得及。而且劉備是怒而興師,聽見魏國也來攻打,這是吳國滅亡的征兆,他肯定會更加猛烈的攻擊孫權好搶先占據更多的地盤。這時候正是一舉滅吳的好時候。
但曹丕最后還是不聽,還封了孫權一個吳王的頭銜。等到劉備夷陵戰敗,孫權果然不理曹丕了,答應派的質子也不派了,曹丕很生氣,打算要打孫權。
這個時候劉曄再次勸曹丕,之前讓你打你不打,現在孫權剛剛戰勝劉備,士氣正旺,而且還有長江天險,你現在倉促進攻,肯定不行啊。
曹丕這個時候又是不聽,結果魏軍果然望江而嘆。
曹丕死后,輪到曹叡了。
當時遼東公孫氏割據一方,這個時候遼東之主是公孫恭,結果他的侄子公孫淵很有野心,直接脅逼叔父公孫恭讓位,自立為遼東太守。
劉曄這個時候建議曹叡說,公孫氏占領遼東已經很久了,因為大海和高山的阻礙,現在隨時就會像匈奴這樣發起叛亂,公孫淵這個時候逼迫叔父讓位,正是名不正言不順的時候,要是魏國直接派兵,并發布巨額懸賞,誘使反對公孫氏的人發力,極有可能很快平定遼東。
但是曹叡也不聽,果然,公孫淵剛開始還表示服從魏國,結果很快局勢穩定下來后公孫淵也叛變了。
劉曄作為漢室宗親,被許邵成為佐世之才,他的確眼光極為精準,在亂世中發布的幾次戰略性意見都是極為有見地的,特別是我們后世諸葛亮們看來,要是曹操、曹丕、曹叡聽了他的建議,這三國故事極有可能會改寫。
劉曄這個人物也是穿越小說中極好的一個素材,您認為呢?
文/以史為鑒
圖/網絡
參考資料/
《三國志》
《資治通鑒》
《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