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
在三國時期,名將如云,大家熟知的就有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東吳十二虎臣等等名將。
但是在這些名將之外,其實還有許多被埋沒,被低估的將領,他們因為各種原因沒能留下更多、更精彩的記載,但是從區區幾個他們的故事中,我們也可以從側面了解他們的風采。
本期《墨說三國》我們就聊聊曹操麾下一位絕對被低估的名將:李通,李文達。
有人會說了,你題目中寫的不是李萬億嗎?怎么介紹的是李通,李文達?萬億呢?
其實沒毛病,李通,字文達,小字萬億,這是確實記載在《魏略》中的名字。李通是江夏平春人,也就是如今的河南信陽人。
李通年輕的時候以游俠著稱于當地。喜好游俠是漢末的一種風俗,無論是曹操、袁紹、袁術、徐庶等人都曾干過游俠兒的勾當,曹植寫的著名的《白馬篇》就算歌頌游俠兒的。
李通這個游俠事業干的挺不錯的,等到天下大亂的時候,李通和他的好哥們陳恭一起起兵,憑借他們的號召力,手下已經集結了不少小兄弟了,可以算作當地比較著名的幾股勢力之一。
但是李通和陳恭這股勢力和另一股名叫周直的勢力不太對付,雖然表面上還過得去,但內里遲早要爆發火并,于是李通想先下手為強,但是被陳恭攔下來了。李通覺得陳恭這個人沒啥主意,要成大事還是得自己干,于是李通單獨約周直吃飯,在酒宴上殺了周直并且吞并了周直的勢力。后來陳恭被自己的親戚所殺,李通又替他報仇。在黃巾之亂時,李通擊敗破黃巾軍,保護一方平安。
到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改元建安,李通覺得曹操這人靠譜,于是就領著部下投靠了曹操。曹操就給李通安排了振威中郎將,讓他在汝南郡西的地方扎營屯兵。
汝南這個地方其實很微妙,他的西邊是南陽張繡,南邊是荊州劉表,北邊是曹操當時的大本營許昌,再往東南一點就是袁術以及孫策的地盤。
要是鎮守汝南的人心懷其他的心思,不論聯合誰,曹操都會頭疼的厲害,把李通放在這個地方可以說是對李通的重用和信任。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汝南西距離曹操大本營也很近,就算鎮守這里的人出一些變故,曹操也能迅速平定。
果然,沒多久,考驗李通的時候就來了。
李通妻子的叔父在朗陵縣犯了法,按法當斬,朗陵縣長趙儼準備要殺人了。在戰亂時期,誰握有兵權誰就能生殺予奪,當時汝南地界李通說了算,于是李通的妻子哭著請丈夫救人。但是李通則說:“我這剛剛為曹公出力,不該以私廢公。”不但沒救人,反而認為趙儼執法不徇私情,和趙儼結成生死之交。
等到曹操因為張繡和劉表屢次襲擊,決定在和袁紹開戰前清理一下后方。曹操親自領兵,反而被張繡擊敗,曹操很沒面子。這個時候,李通聽見曹操戰敗的消息,趕緊領著士兵前來支援,曹操正因為得到了李通的補給,于是才再次進攻張繡,這次李通身先士卒,三國志記載“通為先登,大破繡軍。”
李通也因此獲得曹操的信任,被任命為裨將軍,封為建功侯。
等到曹操和袁紹在官渡決戰的時候,曹操主力基本上都在官渡前線,大本營非常空虛。當時看出這一點的人很多。
袁紹、劉備、孫策、劉表都有異動。
袁紹策反了汝南的黃巾軍,為了讓他們牽制曹操,袁紹派劉備去汝南搗亂,結果看出袁紹必敗的劉備直接跟袁紹說:汝南黃巾不成氣候,最多是騷擾,我去幫你游說荊州劉表,和劉表一起夾擊曹操,那我們贏定了。
袁紹輕易相信了劉備的話,于是劉備在袁紹戰敗前就主動脫離了袁紹。
而對于一直堵著劉表夾擊曹操路線的李通,袁紹和劉表也是多方拉攏。袁紹直接給李通開出“征南將軍”的位置,邀請他脫離曹操,加盟袁紹。
劉表也暗中開出了很高的價碼招攬李通。
孫策也一直計劃趁著曹操和袁紹相持,自己領軍直接襲擊許昌,營救漢獻帝。
此時李通的處境也是很難:曹操看上去自身不保,整個汝南北有袁紹,南有劉表,東有孫策,境內還有黃巾作亂……
李通的部下已經受不了了,看袁紹任命的征南將軍已經很有誠意了,比起當時才是大將軍的袁紹,四征將軍已經是武將的天花板了。于是就勸李通說:現在我們就是一支孤軍,四面都是敵人,曹軍也根本沒有援軍過來。要是這么下去,我們死定了,還不如投降袁紹算了。
李通的反應很激烈,直接拿出佩劍來說:我就是認定曹操可以得天下,袁紹這種人終歸不靠譜!于是李通為了表達自己的決心直接殺了袁紹使者,把征南將軍的印綬全部交給曹操。
通親戚部曲流涕曰:"今孤危獨守,以失大援,亡可立而待也,不如亟從紹。"通按劍以叱之曰:"曹公明哲,必定天下。紹雖強盛,而任使無方,終為之虜耳。吾以死不貳。"即斬紹使,送印綬詣太祖。——三國志-李通傳
要知道,曹操在戰勝袁紹后,發現了幾大箱自己人和袁紹通信的信件,都是為了給自己留條后路。像李通這樣直接鐵了心跟著曹操干,殺了袁紹使者明志的真沒幾個。
這幾件事情下來,曹操就非常信任李通了,戰后直接改封李通為都亭侯,拜汝南太守,讓他汝南地界說了算。
等到赤壁之戰曹操敗北,留下曹仁守江陵。
結果江陵被周瑜和劉備聯軍給包圍了,曹仁雖然守城三國一絕,但是在和周瑜打了一年多的仗后發現自己的兵力越打越少,根本無法補給,而周瑜雖然被射了一箭,但是后勤充足。無奈之下只能決定棄城突圍。
當時負責斷掉曹仁突圍后路的就是蜀漢名將關羽!
李通在接到救援命令后,率兵攻打關羽,遇到關羽設置的路障,李通親自下馬推開鹿角,和士兵們沖殺,準備為曹仁打開通道。三國志中記載這一仗李通“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
但是這次和關羽的一戰就是李通人生最后一次戰役了。李通在返回的路上得了病,直接沒救過來,享年四十二歲。
要是李通多活二十年,以他文能治理一方,武能勇冠三軍的本事,位置當不在張遼之下,只可惜這么早就亡故了。
等到曹丕稱帝后,曹丕對于宛城替自己雪恨,官渡時一力支持曹操的李通印象很深,直接給了李通一個很好的謚號:“剛侯”!
要知道這一謚號曹魏的武將中也就張遼獲得了,蜀漢則是給了黃忠“剛侯”的謚號。
而且曹丕評價李通:在官渡時期,袁紹強大,人心惶惶,只有李通的做法我最欣賞。但是李通不幸早逝,他的兒子雖然繼承了他的爵位,但是這并不能代表李通的功勞。于是曹丕又把李通兩個兒子一個封為奉義中郎將,一個封為平虜中郎將,以示嘉獎。
"昔袁紹之難,自許、蔡以南,人懷異心。通秉義不顧,使攜貳率服,朕甚嘉之。不幸早薨,子基雖已襲爵,未足酬其庸勛。基兄緒,前屯樊城,又有功。世篤其勞,其以基為奉義中郎將,緒平虜中郎將,以寵異焉。"——三國志李通傳
所以說李通從謚號上來說,已經和張遼并列了。而且李通的許多事跡真是時窮節乃現,患難見英雄。他對于曹操能在官渡安心戰勝袁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李通在赤壁之戰后還罕見的和關羽所部有過交手,甚至救出來了曹魏二號人物曹仁。
這都是非常有能力的體現,可惜這樣一位能文能武的名將之花,卻因病早亡,真是遺憾了。
您怎么看李通?
本文完
文/以史為鑒
圖/網絡
參考資料/
《裴注三國志-魏書十八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更多三國故事,請點擊:奇人劉曄:曹操不聽他,錯失蜀中!曹丕不聽他,導致天下三分!
三國冷知識:劉備攻占成都后,益州牧劉璋結局如何?
關羽的漢壽亭侯在當時能拿多少錢工資?諸葛亮為何拒絕“子午谷奇謀”?其實魏延是戰術高明,戰略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