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在今年,西藏開通了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拉薩-林芝),復興號高鐵開上了青藏高原。
而西藏地區的經濟也迅猛發展,2020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903億元,西藏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744元,西藏全體居民收入增速連續6年居全國第1位。
但是西藏在七十年前是一個什么情況,許多人可能都已經遺忘了,今年以史為鑒有幸再次探訪青海,在這里看到了著名的筑路英雄,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的事跡。
可以說沒有以慕生忠將軍為代表的前輩們在青藏高原的奉獻,我們就沒有今天繁榮富強的西藏。本期就跟大家聊聊慕生忠將軍的事跡,這些圖片都是以史為鑒在青海美術館拍攝的。
大家都知道,當年解放軍解放西藏,主力部隊是張國華將軍率領的十八軍,十八軍進藏走的是川藏線,這一路是邊打仗,邊修路,邊進藏。
在張國華從西南進藏的時候,其實中央也從西北調了一支隊伍從青海進藏。這支部隊的司令員是范明,政委是慕生忠,這也是慕生忠第一次進藏。
慕生忠是陜西吳堡人,上中學時就跟著劉志丹鬧革命,被劉志丹稱為“艾大膽”(慕生忠曾化名艾拯民)。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中央紅軍長征勝利抵達陜北吳起鎮的時候,就是慕生忠帶著部隊前往會師迎接的。后來慕生忠就跟著彭總在西北打仗,先后擔任第一野戰軍政治部民運部部長、政治部秘書長等職。
等到準備解放西藏的時候,慕生忠將軍也從青海走了一次西藏,這也是他的第一次進藏。
這一次進藏,慕生忠看到了進藏的艱難,從青海走到拉薩,慕生忠將軍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不僅時間長,而且損失極大,犧牲了很多戰士,還損失了三分之二的騾馬牲口。
隨著西藏的和平解放,為了民族團結,進藏部隊響應中央號召,不占地方供應,所有的補給都從外地運輸至西藏。
這樣一來,進藏部隊3萬余人的生活極為困難,一天人吃馬嚼要消耗糧草三五萬公斤,這些都需要戰士民夫們翻閱重重雪山才能送進去,最困難的時候一斤銀子才能買一斤面。
慕生忠在1953年第二次進藏運輸補給的時候,同樣面臨著全國募集而來的駱駝凍死、病死在高原,寶貴的糧食因為缺少牲口的運輸而只能丟棄在路邊。
面對這樣的局面,慕生忠在第二次進藏運送補給之后,萌生了修建一條公路的大膽想法。
1954年,慕生忠自己從青海來北京,找到了當時的交通部,提出在青藏高原修一條公路。
交通部的人很奇怪:“在青藏高原修公路?這是件大事,我們作為主管部門,從來沒有安排這項工程呀!”
“所以我才來要求的呀。”慕生忠回答。
“你是代表西藏工委來的,還是……”
“不,我代表我個人,我是從青海來的!”
“……”
一個個人想修青藏公路,這不是異想天開么!
這個時候剛好彭總打完抗美援朝回國,慕生忠前往看望老首長,跟彭總聊到了修建青藏公路的想法,彭帥看了眼掛在墻上的中國地圖,整個青藏高原一片空白,沒有一條公路。
彭總說:從長遠看,非有一條交通大動脈不可嘛!
于是彭總跟慕生忠說,你有什么打算?
慕生忠說:修建公路的經費全部納入國家計劃,估計有點困難,我打算先修格爾木到可可西里的三百里,然后再計劃修往拉薩,這三百公里大概需要30萬元。
彭總沉思了一下,說:可以,你先寫個報告,我轉呈總理。
正是在彭帥和總理的關心下,幾天之后,慕生忠就帶著國家批復的30萬經費回到了青海。
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帶領19名干部,1200多民工和戰士從格爾木河畔開始修路,但是許多人都認為青藏高原上不能干重活,一干重活就會死人。許多人人心惶惶打算回去。
慕生忠說:你們能走,我不能走,你們走前幫我開一塊荒地,讓我留下來待命行不行?
于是著急回家的駝工們第二天就幫他干活,開了27畝地,所有人都很健康。
慕生忠又說:你看,誰說青藏高原不能干重活,你們開了一天荒,這活也不輕嘛!修路和開荒差不多,有啥可怕的。
工人們有了親身體驗,也不說回家的話了。
于是慕生忠僅僅用了79天就打通了300公里的路,把路修到了可可西里。要知道這是在青藏高原,他們修筑公路的工具僅僅是鐵鍬、十字鎬,最多用了150公斤炸藥。
這一段路打通后,慕生忠再次來到北京,籌備把路修到拉薩去。
有了上一次的成功,這一次國家給批了200萬經費,100輛卡車,1000名工兵,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修路。
修路有多難呢?
開工不久,一條大河就橫亙在修路隊前面,必須要架橋才行,在當時的條件下,筑路隊只能用幾根木頭搭建起了青藏公路上的第一座橋。但是這座橋結實嗎?能不能過汽車?誰都不知道。
于是負責修橋的工程師鄧郁清爬上汽車打算自己試一下,沒想到被慕生忠一把拉了下來。慕生忠自己上了車準備過橋。
鄧郁清急了,對慕生忠說:你是修橋的主帥,不能冒風險!
慕生忠說:像我這種土八路出身的政委,死了,上級馬上就能找人替。你是唯一的工程師,死了,就沒人替了。
接著,慕生忠命令駕駛員開車,木橋雖然被汽車壓的吱吱作響,但依然承受住汽車的重量,這就是青藏公路上第一座橋梁天涯橋的故事,1956年,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建議改為昆侖橋。
1954年12月15日,慕生忠和2000多名筑路英雄用了七個月零四天時間,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切斷了25座雪山,從無到有修筑了1283公里的高原公路。
慕生忠帶領著100臺大卡車,2000多筑路英雄,從羊八井直接抵達青藏公路的終點——拉薩,在人類生命的禁區青藏高原上修出了一條天路,慕生忠也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坐著汽車進拉薩的人。
1955年12月,慕生忠給毛主席匯報青藏公路的情況:這是愛己溝,那是天涯橋,青藏公路這些地名都是我們取的……
主席問,這里為什么叫開心嶺?
慕生忠回答,我們修路修過了沱沱河,大家很開心,所以叫開心嶺。
1982年,七十二歲白發蒼蒼的慕生忠再次站在昆侖山口,對著這條付出極大心血的公路說道:我死之后,你們把我的骨灰灑在昆侖山上,讓青藏公路上隆隆的車聲伴我入眠!
文/以史為鑒
圖/以史為鑒攝于青海美術館
參考資料/化作昆侖一抔泥——慕生忠將軍誕辰95周年紀念
更多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