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公號“閑蛋黃”
作者:靜夜譚
是侵略戰爭,還是自衛反擊? 羅馬教廷宣稱十字軍東征是宗教戰爭,即基督教反對穆斯林、十字架反對彎月的戰爭。每個參加出征的人,不論包括騎士,還是農民、小手工業者,都要在胸前和背后戴上紅布做的十字印記。十字架代表基督徒,紅色則表示甘愿為基督事業流血犧牲,“十字軍”因此而來。
伊斯蘭興起之前,幾乎整個歐洲與中東都信仰基督教。大約在公元1世紀,基督教興起后經歷了羅馬帝國數百年的排擠與迫害,而后靠和平方式傳播,公元4世紀被確立為羅馬帝國國教,傳遍西羅馬帝國與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的版圖。東面,東正教會開始降伏斯拉夫人等蠻族;西面,羅馬教會開始降伏日耳曼人,維京人等蠻族。
基督教和猶太教相互攻伐,一直持續到公元六、七世紀。阿拉伯半島先后又被拜占庭、波斯、阿比西尼亞等不同的政治勢力所統治,當地人渴望統一,希望建立一個統一的組織來保護本民族和部落,抵抗外族的入侵。然后,先知和創教者穆罕默德出道。按照伊斯蘭教義,上帝曾經給予人類三次啟示。第一次啟示給了猶太人,所以創立了猶太教??上Иq太人把上帝的意志改變了,所以上帝就二次啟示人類,給了耶穌基督,耶穌基督創立了基督教。很遺憾,基督教也違背了上帝啟示的真義,所以上帝最后一次啟示人類,給了穆罕默德。
伊斯蘭教創立后,就開始南征北戰,從麥地那出兵,統一阿拉伯世界,占領南至埃及、北至敘利亞及安納托利亞半島的全部基督教(文明)世界。不僅如此,他們還于八世紀初占領日耳曼人的西哥特王國(即今西班牙及法國西南部),并直接威脅到整個歐洲基督教世界的安全?;浇淌澜缦裢顺钡暮#滤沽謩t剛剛漲潮,不斷地吞噬那些信奉基督教的地區。
1054年,羅馬東、西教會大分裂,羅馬教皇的權勢持續下降。十一世紀初,當時阿拉伯帝國自身也好不到哪去,突厥人建立的塞爾柱帝國稱霸中東。塞爾柱突厥也信仰伊斯蘭,并尊哈里發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屬于比較強硬的穆斯林,他們占領了耶路撒冷以后,就禁止西方基督徒到耶路撒冷來朝圣,這樣就使得雙方的矛盾日益激化。對于西方基督徒來說,耶路撒冷始終是他們心中的圣地,是基督耶穌殉道的地方,而朝拜圣寢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贖罪方式。但是現在通向圣寢的道路被穆斯林堵死了,因此西方社會的基督徒們對對東方異教徒的仇恨進一步被加強。十一世紀末,塞爾柱突厥的軍隊已兵臨首都君士坦丁堡,駐扎在從首都乘小船即可到達的小亞細亞地區。作為東方希臘正教會首領的拜占庭帝國皇帝阿歷克塞一世,不得不低三下四地乞求西方羅馬天主教會的首領教皇,并提出東、西教會重新合并,由教皇統一領導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