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三藤湯治療風濕痹
發布日期:2010-03-26 來源:風濕病專家 瀏覽次數:296 我要投稿
夏度衡認為,風濕痹是由于風寒濕等外邪入侵,閉阻經絡關節,使氣血運行不暢,致全身關節呈走竄性紅、腫、重、著、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常見病證。
-
《諸病源候論》謂:“痹者,風寒濕三氣雜至,臺而成痹,其狀肌肉頑厚,或疼痛,由人體虛,腠理開,故受風邪也。”“人體虛、腠理開”,即元精內虛,營衛不和,衛陽不固。衛陽不固,則風寒濕三氣乘虛而人,挾雜而至;邪氣客于人體,則氣血運行不暢,進而閉阻經絡關節,致手足痛而不仁,發為痹證。夏度衡教授認為治療風濕痹,除祛風除濕散寒外,還應調和營衛以固衛表,活血通絡使氣血流暢,方能使痹證頑疾逐漸化解。“桂枝三藤湯”是夏教授從多年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治療風濕痹經驗方。該方由桂枝湯加雞血藤、絡石藤、海風藤、淫羊藿組成。桂枝湯為疏風解肌、調和營衛之名方,方中桂枝、生姜味辛,辛能散能行,故能驅邪外出;炙甘草、大棗味甘,辛與甘合則化陽;白芍味酸,酸與甘合則化陰,營衛調和,衛表得固,則外邪不能侵犯;雞血藤活一身之血絡;絡石藤通一身之筋脈;海風藤祛一身之風濕;淫羊藿溫一身之肌肉;桂枝還具有通十二經脈之功,故夏教授選用此4味藥與桂枝湯配伍,能達到祛風除濕散寒,調和營衛,活血通絡以治風濕痹的目的。運用桂枝三藤湯治療風濕痹,通過加減配伍可分別治療風濕痹之行痹、痛痹、著痹、熱痹和虛痹。夏度衡指出,該方治療行痹、痛痹療效最佳,其次為著痹,而對治療熱痹和虛痹則療效不顯,故臨床運用桂棱三藤湯加減治療風濕痹,以治療行痹、痛痹、著痹最為適宜。
行痹(風邪偏勝):肢體關節肌肉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或見惡風發熱等。舌苔薄白,脈浮。
痛痹(寒邪偏勝):肢體關節疼痛較劇,遇寒加重,得熱痛減,晝輕夜重,關節不能屈伸,痛處不紅,觸之不熱。苔白滑,脈弦緊。
著痹(濕邪偏勝):肢體關節重著酸痛,痛處固定,下胺為甚,或有腫脹,肌膚麻木,天氣陰雨時加重。舌苔白膩,脈濡緩。
熱痹(熱邪偏勝):起病急驟,關節疼痛,局部紅腫灼熱,痛不可觸,屈伸不利,得涼稍舒。多有發熱惡風,多汗,心煩口渴。舌紅苔黃,脈滑數。
虛痹(氣血兩虛):病程日久,反復不愈,關節疼痛,時輕時重。面黃無華,心悸自汗,頭暈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
桂枝三藤湯基本方:桂枝10g,白芍10g,雞血藤20g,絡石藤20g.海風藤20g,淫羊藿10g,炙甘草6g,生姜6g,大棗10g。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