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報告
課題批準號 JZCZKTZZ201401006
課 題名 稱 思想品德學科有效教學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 張秀麗
所 在單 位 榆次區北田中學
填 表日 期 2014.04.12
山西省晉中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制
中期檢查活動提示:
中期檢查活動主要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討課題研究的可持續性,重點是反思、歸納、深化、細化。
一、中期檢查活動簡況:檢查時間、地點、評議專家(課題組外專家,專家應不少于3人)、參與人員等。
思想品德學科有效教學的研究
1.課題檢查時間:2015年3月
2.課題檢查地點:北田中學會議室
3.課題評議專家 張慧民(校長)
李建平(副校長)
王春艷(教導主任)
4.課題主持人: 張秀麗
5.課題參與人員:張秀麗 侯麗 劉娜 王春艷
二、中期報告要點:研究工作主要進展、階段性成果、主要創新點、存在問題、重要變更、下一步計劃、可預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頁)
課題研究的初步成果
通過對有效教學模式的課題研究,我們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形成了有效的課堂教學,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教師在教學理念上的轉變
有效式教學法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個體的自身的發展。教師經過換位思考,從居高臨下的強勢位置走了下來,走到與學生平起平坐等交流的關系中來,充分認識到學生是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他們有各自的見解,教師不時的聽取他們的想法、觀點,并以欣欣的眼光看待他們。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主要他現在:
① 教學價值觀轉變。把傳統的以學生考試分數為教學質量標準的價值觀,轉變為以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個性特長和適應社會發展能力為評價教育后的標準的新價值觀。
② 學生觀的轉變。把傳統“順從、安分”就是好學生的學生觀,轉變為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才是好學生的學生觀。
③ 教學觀的轉變。把“講授--接受”式的教學觀轉變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實現素質教育發展目標的新的教學觀。
④ 師生關系轉變。把傳統的教師主宰一切,教師支配學生,學生服從老師的師生關系觀,轉變為師生和諧相處,民主合作,教學相長的新師生關系。
⑤ 人才觀的轉變。我們應該培養具有持續發展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2.教師在教學設計上的轉變。
① 充分的課前準備,這是創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前提。
② 營造有利于課堂教學的環境氛圍。
③ 構建有利于合作的學習氛圍。
④ 善于有效“提問”。
3.教師要具有反思再生性的教學策略。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及時總結、及時反思,不斷生成各種教學策略,我們教師可以尋找一些新的資源,以此來調節課堂教學,促進教學動態的生成。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改變以往只關注教案設計的思路,完成教學任務就好的教學思路,盡量鼓勵師生共同參與,創造性地完成教學目標。
主要創新點
通過實行各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我們還體現了以下這些優點:
1.有利于改變學生被動聽講的消極性,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領會所學知識,在參與中完成學習任務。過去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臺下昏昏欲睡,僅滿足于學生不要講話,遵守課堂紀律,效果如何就顧不上了。現在教師學生雙向交流或解疑釋惑,或明辨是非,挑戰學生,激活學生。
2.充分調動教與學的自覺性。要求教師由于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課堂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他必然要認真鉆研,精心備課,謀劃好如何既要把所講知識使學生掌握,又要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對教師更是一種教學上的鞭策和督促;同時要求學生參與的過程增加,這必然督促學生在課下認真閱讀及查閱相關資料,充實自我,以滿足課堂上參與相關主題的討論和學習的需要。
3.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使教與學有機地統一起來,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互相呼應,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案例討論,氣氛變得活躍,師生間的距離得以拉近,從而有利于教學雙方最佳狀態的發揮,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好方法。
4、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傳統教學的教學方法僅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分組編碼”讓學生認知。這雖然也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但不可避免的是學生不易發展創造性思維。有效式教學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教學在深度、廣度、高度“三維空間”提出挑戰,促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改進、不斷創新。
對后續課題研究的思考
目前,我們雖然對這個課題作了一些可謂是扎實、有效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我們都清晰地認識到在已經做的工作中,還有很多問題值得反思和總結,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小組合作形式上:從調查結果上發現,課堂上為了整體的課堂效率,學生個體與群體的交往需要經過教師的許可方能與全班交往,如交流、板演、演示等,這種交流只屬于一種靜態的溝通“合作”,而不是動態的全員的主動的合作。
2.內容上:現行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由于我們檢測教學成績的主要方式是看教學成績,教師就把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以讓學生掌握知識要點為教學重點,課堂上的互動以認知互動為主,而忽視情意互動和行為互動。另一方面教學環境的封閉性使學生的互動空間和思維空間是封閉的,視野是狹窄的,從而導致師生不能互動。
3.深度上:在課堂上,我們常聽到教師一連串的提問,學生機械反應式的回答,這一問一答看似熱鬧,但缺乏教師對學生的深入啟發,也缺乏學生對教師問題的深入思考,沒有思維的碰撞,沒有矛盾的激化,沒有情緒的激動,這種打乒乓球式的“一唱一和”表面上是互動的,但其實只是一種靜態下的被動式互動。
4.互動作用協調上:我們常受思維模式的影響,課堂中師生互動大多體現為教師對學生的“控制---服從”影響,教師常常在互動作用中占據了強勢地位。
我們的努力方向是:
1、進一步豐富、積累研究性學習課例,多出精品課例,做好理論分析,力求出思想、出成果。
2、加強技術指導,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尤其是現代教學媒體手段的應用。
3、不斷完善思想品德學習生活化學習策略,盡量減少其局限性。
4、圍繞課題,多做些調查研究,爭取多出一些有質量的論文。
5、開展課題研究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建立和完善課題研究的評價方法。
我們相信,在課題組每一位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級領導和專家的支持、
幫助下,這一課題定會順利結題,圓滿完成任務,為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學校的發展服務。
三、主要階段性成果及影響:成果名稱、成果形式、完成或發表時間、成果影響等,限3000字左右。(可加頁)
1.初步建立了學習生活化學習的有效教學體系
課題組在認真研究了國內外新的教育理論和教改發展動態,借鑒已有的理論成果,提出了規范課堂教學環節。
2.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2013年在山西省中考中,我校思想品德教學成績有較大進步。名列全區同級學校前列。
3.組織推薦教師參加各級課堂教學競賽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附:課題實施以來研究成果一覽表
序號
作 者
成果名稱
成果
類型
日期
頒獎部門或
發表刊物
1
張秀麗
《課堂中如何運用教學情境》
論文
2013.11
學習報
2
張秀麗
《我們享有上帝的權力》
教學設計
2014.03
廣西教育學院
雜志社
四、專家評估要點:側重于過程性評價,檢查前期課題研究計劃落實情況,進行可持續評估,調整研究計劃建議等,限1000字左右。(可加頁)
1.本課題具有可操作性、針對性強。
2.課題研究目標恰當,建議能調整其研究的先后順序,有步驟地開展課題研究。
3.課題研究內容能抓住現代思想品德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特點,考慮到農村中學思想品德教學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將其列入研究重點。
4.課題研究方法選擇較恰當,建議能確立一至兩種重點研究方法,便于可操作,增強可行性。
5.組織、分工、進度安排合理,建議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可以進行適當的細化,并要督促好各課題組成員及時完成好自己的研究任務,在分工的基礎上還要有良好的合作。
6.針對研究經費的有限,將研究經費主要用于資料的采購和收集是合理的。各課題組成員老師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資料,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已有資源和學校圖書館資源,節省經費開資。如在可能的情況下還可以將經費用于課題組老師的培訓和外出學習。
7.預期成果的數量較合適,種類較豐富。建議能有一定的經驗總結和反思報告。為以后該領域的深入研究打好基礎。
評議專家簽名
年 月 日
五、重要變更:側重說明對照《課題申請·評審書》、開題報告和專家意見所做的研究計劃調整,限1000字。(可加頁)
在課題中期報告會議上,參加會議的專家認真聽取了課題主持人張秀麗同志的工作匯報,并對課題做了詳細的分析、評價和指導。在評議專家指導下,課題組決定:
一、課題組成員不變動
為方便課題開展工作,保障課題研究工作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工作穩定性,經學校行政、課題組人員討論,人員不變動。
二、其它變動:無
課題負責人簽名 張秀麗
2015年 4月 13日
六、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意見
本課題中期報告書所填內容屬實,本課題主持人和參加者的政治及業務素質適合承擔課題研究工作;本單位能提供完成課題研究所需時間和條件,本單位同意承擔本課題的管理職責和信譽保證,并能提供充足的經費保證。
科研管理部門蓋章
年 月 日
七、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意見
蓋章
年 月 日
八、附《課題申請·評審書 》、開題報告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