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糧食價格的持續(xù)下滑,依靠種田獲得的經濟收入越來越難支撐一個家庭的正常生活開支。因此,迫于生計,很多農民紛紛選擇外出打工賺錢,家里的土地只能選擇流轉或者閑置。然而,隨著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推進及一系列農民進城買房的優(yōu)惠政策,其中一部分掙到錢的農民便選擇在城里買房定居,然后把戶口也遷入到了城市。
那么,這里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這些在城里買房定居的農民以后還能回到農村生活嗎?依據目前國家的相關政策,進城買房的農民依然可以享有農村土地承包權,但是,根據目前現(xiàn)行的宅基地制度,長期荒廢的宅基地將會被集體收回。如果在城里買了房,國家是鼓勵其自愿退出宅基地的,所以,既然選擇在城市定居,以后再回到農村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除了進城買房的這類人之外,還有像80、90后的一代農民以后也不容易再回到農村生活了。因為80、90后的這一代農民對城市生活充滿了向往,從小奮力讀書的目的也是為了走出農村,走出山窩窩。退一步講,即便是那些下學比較早的80、90后這代農民,目前也都在城市打拼,基本上很少有人會種地、會務農,他們在城市打拼的目的也是為了能夠留在城市。所以,他們想再回到農村生活也比較困難了!
當然,之前拋棄農村、嫌棄農村窮的那類人也很難再回到農村了。前些年,全國大部分的農村地區(qū)都很窮,有很多人嫌棄農村窮,不愿意生活在農村,就跑到城市鬼混,至今也沒有混出什么名堂。現(xiàn)在農村的經濟條件好轉了,這類人想再回到農村也不容易,因為會遭受唾棄的,不受村民待見。
以上這三類人便是很難再回到農村的人,所以,如果你也想以后回到農村、回到家鄉(xiāng)生活,就請多關心一下家鄉(xiāng)哦!因為那里有我們最親的人!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農村土地承包期限30年不變,那么《土地管理法》是1999年實施的,那個時候是土地二輪承包改革的時候,這個時候農村的土地發(fā)生了一次十分巨大的變更。基本上出生于1999年之前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但是二輪承包結束,也就是到2029年,農村的土地還是像之前那樣來一個三輪承包嗎?這個法律并沒有規(guī)定,但是可以結合其他的法律和我國目前農村土地的大形勢來說一下。
在國務院下發(fā)的《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維持現(xiàn)有的土地關系長久不變。那么對農民來說長久不變到底是多久?是一個人的一輩子,人死了地也就沒了呢?還是人死了子子孫孫都可以繼承自己的土地呢?
相對于農村土地的集體制,我們來看一下城市的國有土地的期限是多久。根據《城鎮(zhèn)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guī)定,城市里面居住房屋用地期限是70年,工業(yè)用地是50年。這也是過年法律規(guī)定的最長的土地期限就是70年了。
因此在2029年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國家不可能收回農民的土地,因為農民沒有了土地就相當于國家沒有了根基。也不太可能重新搞一次大的三輪承包。因為那樣耗費的人力與物力是巨大的,得不償失。
最可能的還是土地到期后再自動延續(xù)最多70年,其中對于土地變更這塊再做出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例如,不再是農村戶口的村民可以由村集體收回土地,再發(fā)包給村上沒有地的農民。
想必說到這里農民也應該明白了,現(xiàn)在無地農民就算等到二輪土地到期了也不一定還能重新分得土地,所以農民們要重視現(xiàn)在的土地確權工作,還沒有拿到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的缺啥趕緊補,別把自己的地當兒戲。
目前全國土地確權正在火熱地進行中,大部分地區(qū)都將在明年基本完成土地確權任務。關于農村土地確權,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當然會有不同的理解。但說到底,農民朋友們最關心的還是土地確權到底和他們有什么關系。下面這10個與農民息息相關的土地確權問題,你都弄清楚了嗎?
一、土地確權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
所謂土地確權,簡單來說就是按照法律和政策的規(guī)定,確定某一范圍內的土地(或稱一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系和他項權利的內容。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就是由登記機構依法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歸屬和其他法定事項記載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薄,然后向農民頒發(f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的行為。
農村土地所有權、農地的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是目前中央推行的農村土地確權的主要內容。
土地是農業(yè)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的"命根子",一經確權,農民就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權利人,有利于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接下來不管是征地還是土地流轉,農民手上的土地都將有法律保護。
二、土地確權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束?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并且要求全國所有省市縣在5年時間內,也就是到2018年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任務。
三、土地確權的錢從哪里來?
全國960萬平方公里,基本都要人工扛著測繪儀器走一遍,甚至還需要上房頂、翻墻頭(宅基地確權時,飛檐走壁,還有測繪人員因此丟了性命),這得多大工作量,得需要多少錢。這筆費用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擔(中央一般是一畝補10-15塊)。當然,很多地方資金緊張,也延緩了確權進度。按照平均的情況,一個縣的農村土地確權費用在1000萬以上。以2016年全國率先完成土地確權的山東省來說,平均每個縣的確權費用達到1800多萬。
四、土地確權需要農民交錢嗎?
的確,很多地方在確權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有向農民收費的想法,比如發(fā)一個證書,收個10塊錢啥的,也有地方向農民收過這個錢,但這是不合理的。中央已經明文規(guī)定,不允許以各種借口就農村土地確權跟農民收費,因為這筆費用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撥款完成的,不該向農民收取。
五、與土地確權相關的政府部門有哪些?如何分工?
各縣參與農村土地確權的有8個對口部門:
1、黨委、政府辦公室(廳)負責各縣土地確權工作總體協(xié)調;
2、黨委農工辦負責政策研究和工作督查;
3、農業(yè)(經管)部門負責宣傳培訓、業(yè)務指導,抓好方案的組織實施和工作考核;
4、財政部門負責統(tǒng)籌安排經費;
5、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提供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和經省級驗收合格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成果,指導處理有關權屬的矛盾糾紛;
6、政府法制部門負責提供有關法律、法規(guī)服務;
7、檔案部門負責指導做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資料的歸檔和管理;
8、金融部門負責農村金融項目創(chuàng)新,探索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辦法。
農民朋友如果對當地土地確權有問題,可以咨詢上面對應的部門,至少知道找誰去問。
六、土地確權隊伍一共需要進村幾輪?
分3種情況:
中央下達任務后,各省分頭執(zhí)行,省里分到地區(qū)、地區(qū)又分到縣,由各縣作為最小的確權政府單元開展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每個縣市要對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統(tǒng)一招標。由于每個縣的招標方案不同,有的縣是分一個包標招,所有權、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在一起,一個測繪單位完成,這樣只要進村一輪就搞定了;也有的是分兩個包,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分開,這種情況下,確權隊伍就需要進村兩輪;還有的縣市是分三輪招標,所有權、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各不同的單位測繪,這樣就需要進村三輪。
七、土地確權的流程是怎樣的?哪些需要農民配合?
盡管不同的地方步驟略有區(qū)別,但土地確權的一般流程如下:
1、入戶調查
2、影像圖獲取、工作底圖制作及打印
3、地塊指認
4、一輪公示
5、基礎數據錄入、內業(yè)摳圖
6、數據匹配、導入系統(tǒng)、二輪公示圖制作
7、二輪公示
8、修改錯誤數據、提單打證
9、頒發(fā)證書
其中,需要農民配合的工作有下面這些:
1、確認自己的地塊;
2、在確權登記資料中簽字并按手印確認自己的地塊;
3、配合鄉(xiāng)(鎮(zhèn))、村(組)提供相關資料、信息;
4、在承包地確認無誤后,應與村小組簽訂承包合同書;
5、提出登記申請;
6、其他需要配合的事項。
八、土地確權是不是每家每戶都必須做?
國家統(tǒng)一要求是每家每戶都要做,但是在實際的工作流程中,又是要先申請(就是你必須先提出要求給我確權),然后再進行接下來的確權工作。也就是說,在實際工作中,是做不到每年每戶都完成的(很多人外出務工,身份證之類都不在老家等等),因此中央要求確權完成率可以有5%左右的偏差。就是100家完成95家,數量上就算合格,符合驗收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農民兄弟沒有特殊情況,務必一定要抓住這次確權機會,在本輪中把確權的事兒做了,否則錯過了這次,以后想再補就難了。
九、沒有新版土地確權證書對農民有什么影響?
新版的農村土地產權證書將會替代老的承包經營權證書和宅基地證書(老證書失效),如果沒有新版證書,將會對農民產生5方面的嚴重影響!
1、土地難以流轉收租金
隨著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的成立,以后農村土地流轉都需要在該中心進行發(fā)布、備案和換證,而新版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農民合法占有該土地的唯一依據。這個證書將意味著沒有人敢承租你的土地,因為得不到保障。所以如果到時你七十歲已經種不了地了,可能會面臨土地流轉不出去、基本生活沒有著落的情況。
2、土地有糾紛不能維權
在農村,大家有了糾紛大部分還是找機構來協(xié)調解決,真正起訴到法院的情況其實是很少的。而糾紛協(xié)調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新版的土地確權證書,也就是農民的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沒有這個證書你將找不到強有力的支持你正常占有該土地的依據,也就是說缺少這個證書將極有可能導致你的土地糾紛維權失敗。
3、農地補貼政策從此與你無關
農業(yè)要發(fā)展,不論是現(xiàn)階段還是著眼未來,農業(yè)補貼自然是不能少的,而且力度還會持續(xù)加大,比如這次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累計發(fā)放玉米種植補貼390億。而土地確權完成后,農村土地補貼的發(fā)放依據也是這個證書,沒有這個證書將意味著你拿不到農業(yè)的相關補貼。本來農產品價格就很低,為什么有補貼不去要呢?
4、征地補償沒你的份兒
城市周邊的土地拆遷是農民盼望的機會,很多農民都借助土地拆遷獲得了相應的財富。無論是拆遷還是政府征用土地,這個證書將是證明你合法占有該土地的唯一依據,沒有這個證書意味著你只能拿到很少的補貼,要么征地補貼就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補貼歸集體所有了)。
5、抵押擔保銀行不認
如果你在農村想做些事情,不管是開個超市,還是做個農產品加工企業(yè),或是你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難需要錢的時候,如果你有這個證書,就可以不用開口跟鄰居借錢了。直接把宅基地使用權證書或者耕地的承包經營權證書拿到銀行去抵押,就可以換出錢來。但是如果你沒有這個證書,銀行就沒有辦法把錢貸給你。
十、土地確權后農業(yè)補貼怎么發(fā)?
有很多農民不知道在土地確權后,國家的農業(yè)補貼是怎么發(fā)放的,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下。
去年,財政部、農業(yè)部同時啟動了調整完善農業(yè)“三項補貼”政策的試點,將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yè)支持保護補貼一項。具體的做法就是:將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yè)支持保護補貼。那么,這個農業(yè)支持保護補貼怎么發(fā)到種糧者手中呢?
據了解,中央財政農業(yè)支持保護補貼資金按照耕地面積、糧食產量、適度規(guī)模經營發(fā)展等因素測算切塊到省,再由各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確定補貼對象、補貼方式和補貼標準。財政部、農業(yè)部要求各地力爭于6月30日前將兌現(xiàn)到農民手中的補貼資金發(fā)放到位。其中,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將以“一卡通”方式直接兌現(xiàn)到農戶。
以前人人想要把戶口遷到城市做城里人,可現(xiàn)在卻有很多人想把已經遷出來的戶口千回農村,這和農村土地征收等政策有著莫大關系。
今天我們暫且不說原因,只談,農村戶口遷出后有什么辦法再遷回來嗎?
之前一華中科技大學畢業(yè)生懸賞2萬元,希望有人能幫他把戶口遷回農村老家一時間轟動朋友圈,戶口遷回農村真的有這么難嗎?
為此,公安廳戶政科的工作人員解釋說:高校學生畢業(yè)后如找不到工作要把戶口遷回老家,從“非農業(yè)戶口”再變成“農業(yè)戶口”,首先要經過當地村委會同意接收才行。不僅是大學生,就是普通人也是,戶口想要遷回農村要經過當地的村委會同意才行。
一、“非轉農”戶口遷移條件:
(一)因讀大中專院校及技工學校而“農轉非”,畢業(yè)后無工作安排回原籍的畢業(yè)生;
(二)夫妻一方是農業(yè)戶口,非農業(yè)戶口方在城鎮(zhèn)無固定職業(yè)且在農村居住、生活的;
(三)在城鎮(zhèn)無固定職業(yè)和住所,跟隨父母在農村居住、生活的未婚人員;
(四)在城鎮(zhèn)無固定職業(yè),在農村分有住宅基地并建好房屋和編有門牌,且在農村居住、生活的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
(五)原征地辦理了就地“農轉非”,現(xiàn)要求“非轉農”的,如戶口和人員都還在農村生活居住的;
(六)已掛牌“村改居”的村委會,一律不得辦理“非轉農”遷入;
(七)已有規(guī)劃“村改居”但還未掛牌的村委會,以上(四)、(五)項不得辦理“非轉農”遷入。
二、辦理“非轉農”需向公安機關提交的證明材料:
(一)書面申請報告(村民小組三分之二戶或70%以上村民簽名同意);
(二)村小組、村委會同意接收證明;
(三)《戶口簿》、《身份證》;
(四)大中專研究生畢業(yè)回原籍的,須提交《畢業(yè)證》和未就業(yè)證明;
(五)屬夫妻投靠的須提交《結婚證》、無業(yè)證明和計劃生育證明;
(六)投靠父母的須提供《未婚證》、無固定職業(yè)和住所證明;
(七)在農村分有住宅基地并建好房屋的,要提供《土地使用證》或《房產證》,派出所要做調查
材料,同時還要提供以上相關材料;
51找地致力于打造深度型農村土地營銷平臺,以農村土地流轉服 務為基礎,為廣大農戶、土地投 資者提 供包括農村土地流轉供需信息、水土檢測鑒定、新農業(yè)經營/技術等在內的服 務。
根據農地圈團隊了解。目前全國范圍內土地確權進度已經將近60%,山東省已經率先完成了農村土地確權并將確權報告提交給國務院。農地圈微信后臺很多粉絲并沒有理解這次農村土地確權的意義。農地圈認為有必要在這里強調或做一些適當的預測。
作為所有權主體,以下幾個事情,村集體是決定不了的。
土地用途變更,農地轉為非農地,村集體作為所有權主體無法獨立決策。(國土部門衛(wèi)星巡查盯的緊)
土地調整分配,村集體依然無法決策,只能根據中央的大政策統(tǒng)一行動。
土地征收,村集體反對基本無效,沒有發(fā)言權和決策權。
土地除了轉讓需要村集體同意外,轉包、出租、互換等都無需經過村集體同意,只需告知即可。
在這四個最關鍵的問題上,村集體作為所有權的主體,沒有辦法參與和決策。所有權實際上已經虛化,只是名義上的所有權。(所有權主體已經哭暈在廁所,作為所有權主體,啥都決定不了)
三權分置是將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分為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其中經營權的流轉,決定權取決于農戶而非村集體。所有權依然無法決定農地是否流轉和流轉給誰。同時,土地抵押這種金融權利,也跟所有權沒有一毛錢關系。目前的政策傾斜是經營權證可以抵押貸款。從實際效果來看這種三權分置進一步弱化了所有權的權利,而非加強!(所有權主體又一次暈倒在廁所)
改革開放以來,一共進行過兩輪全國的土地大調整。第二次全國土地大調整在1998年。農地圈團隊經過分析國家政策以及中央的意見,更加傾向于判斷,2027年二輪承包到期農村也不會重新調地,而大概率是采用自動續(xù)期的方式。為此農地圈單獨寫過一篇文章“無地農民別等了!二輪承包到期2027年也不會重新分地!”。用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去閱讀。
綜上所述,這些大部分的農村土地權利,都跟所有權無關(要么中央出政策才能動,要么農民自己就能決定),我們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相關法律調整完畢),農村土地就已經“實質”上成為農民的私產,雖然名義上不是。
最近宅基地改革措施一直在不斷開展,關于各種宅基地的相關傳言也紛紛流傳開來,甚至還有很多人在說農村的宅基地也將有使用期限了?這是真的?如果農村宅基地有使用期限,那么宅基地到期后農民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國家對于宅基地的期限規(guī)定吧!根據國家規(guī)定宅基地確實是有使用期限的,但那時針對的國有土地上的宅基地,其期限是不超過70年,而農村的宅基地是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原則上雖然也是國家的土地,但卻不屬于國有土地,而集體所有土地上的宅基地是沒有年限的,是農村集體成員因身體獲得的。
所以農村農村宅基地有使用期限是謠言農民朋友不需要相信,隨著如今農村的各項政策在不斷開展,農村的宅基地確實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為了推動農民進城,實現(xiàn)農村城鎮(zhèn)化建設,對于農村宅基地的管理更加嚴格了,同時對于農村宅基地的價值也在不斷開發(fā)。
如今各地都在開展農村宅基地抵押貸款、宅基地流轉等政策,為的就是提高農村宅基地的價格,甚至還有專家提出要放開宅基地流轉的限制,讓進城的農民工能夠退出宅基地使用去演,以及讓進不起城或者不愿意進城的農民能夠獲得宅基地價格之的最大化,讓農民能夠在鄉(xiāng)村任何地方購買宅基地建房等。
農地圈了解到,全國農村土地確權進度已經過去了一多半,但由于宣傳不到位,很多農民根本不知道農村土地確權究竟是怎么回事?為啥要確權?誰來開展確權?什么時間到自己村里?農民朋友需要準備什么?多久能拿到證書?都有什么證書?(一臉懵逼有木有?)
農地圈團隊曾經寫過多篇文章解釋農村土地確權的概念,但還是有很多人不清楚這次全國的農村土地確權到底確權完農民應該拿到幾個證書?再次農地圈專門寫一篇文章做科普,至少需要拿到五個證書。
集體土地所有權是農村土地確權的基礎,必須先于其他確權工作完成。這個工作,目前全國已經完成,村集體和村民小組應該已經拿到了這個證書。
這個太簡單了,不細說,誰都能理解。
這個農地圈需要詳細解釋下,很多人把這個忽略了。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主要是指利用集體土地進行的非農建設,包括村辦企業(yè)、鄉(xiāng)鎮(zhèn)辦企業(yè)、聯(lián)合辦企業(yè)等,鄉(xiāng)鎮(zhèn)和村的公益用地,包括醫(yī)院、學校、活動中心和圖書館等。
農地圈需要著重強調的是,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中央已經放開試點,城鄉(xiāng)用地同地同權,是有巨大經濟價值的。不知道有沒有在這個改革中享受紅利的粉絲,出來報個到唄!
這個也很簡單,不在多說。
這個農地圈需要多說幾句,個別省份后面追加農村確權范圍,把農房也納入本次確權范圍。
其中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等5個部門發(fā)布《關于調整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的通知》,明確將農房等集體建設用地上的建筑物、構筑物納入確權登記范圍。吉林省國土資源廳下發(fā)《吉林省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房屋調查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方案》的通知。由于各省進度不一,更多房屋確權細節(jié)敬請關注農地圈微信公號咨詢。
農地圈再次強調,農村房屋所有權證是將來農房抵押貸款的唯一依據,各位農民朋友務必要高度重視,全力把農村房屋產權證拿到手。
農地圈備注,林權改革是國內在農村最先試點的改革,目前相關規(guī)定已經很完善,拿到林權證,就意味著拿到了“聚寶盆”,將來還會有碳交易權推廣。
更多農村土地確權和農村七個權證發(fā)放的問題,敬請關注農地圈微信公號:quandiernews,三千萬農村受眾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