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四年(604年)正月還沒有過完,隋文帝楊堅又到了仁壽宮,他將一切事情都交給了太子楊廣處理,準備在仁壽宮避暑。
到了四月份,楊堅病了,而且這病和以往不同,來勢洶洶,很快就下不來床了,楊堅能明顯的感覺到大限將至,七月初十,楊堅在病床上和文武百官握手告別,那告別場面讓人動容。
隨即,尚書左仆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和黃門侍郎元巖都進入仁壽宮侍疾,而太子楊廣也被安排在了大寶殿,楊堅這樣安排的目的顯而易見,侍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讓權力的交接能夠順暢。
當然,楊堅自己這樣安排是出于一個帝王給天下人的交代,這個時候,太子楊廣和百官去執行楊堅的安排就行了。
但楊廣覺得還應該做些什么,如果楊堅去世,必須要提前做好防備措施,所以他親手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楊素,楊素就將具體的情況和建議一條條寫下來回復太子。
這本也算是常規操作,早作準備總是好的,但壞就壞在,宮人不小心將楊素給楊廣的回信送到了楊堅的寢宮。
楊堅一看怎能不憤怒?朕還沒死呢,你們就開始安排朕死了的事情,這是盼著朕快點死呢,像話嗎?至少感情上是接受不了的,而且你一個太子是不是太著急了點?所以楊堅看完后很是憤怒,但也僅僅是憤怒,畢竟已經奄奄一息的他又能再做些什么呢?
結果第二天一早,楊廣又給了楊堅致命一擊,事情和宣華夫人有關。
宣華夫人陳氏原本是陳宣帝的女兒、南陳后主陳叔寶的妹妹,也就是說,陳氏曾經是南陳的公主,身份高貴不說,史載:“性聰慧,姿貌無雙。”
要身份有身份,要容貌有容貌,要智商有智商,這樣的一個公主,她的夫婿自然是要經過千挑萬選的,但偏偏南陳是一個短命的王朝。
陳氏12歲的時候,南陳滅亡,陳氏這個亡國公主被送入掖庭,從此命運轉了一個彎,好在彎不是只有一個,像陳氏這樣姿容絕麗又聰慧的女子即便落入泥濘也是最美的那朵花,所以后來她被楊堅選為妃子。
我們知道,楊堅和獨孤皇后是一對恩愛夫妻,多么恩愛呢?在男人三妻四妾的年代,楊堅和獨孤伽羅成婚時就承諾不會與其他女子生兒育女,他是這樣承諾的也是這樣做的。
除此之外,楊堅對獨孤伽羅非常依賴,這種依賴不僅僅體現在生活中,甚至政事上也是如此,他對獨孤皇后是不摻假的真愛,即便后來楊堅做上了皇帝,后宮也形同虛設,獨孤伽羅幾乎占據了楊堅所有的寵愛。
當然,楊堅畢竟是皇帝,縱然獨孤伽羅崇尚一夫一妻制,嫉妒心極強,但也不可能真的不設后宮,只不過同別的皇帝不同,楊堅的后宮妃子極少,品階也很低。
尤其是獨孤皇后在世的時候,后宮真的沒有幾個妃子,即便是有,楊堅也很少會去寵愛她們,不過,凡事總有例外,陳氏就是這個例外。
《隋書》記載:“后宮罕得進御,唯陳氏有寵。”
能在獨孤伽羅眼皮子底下得到楊堅的寵愛,可見陳氏的聰慧,也因此,后來楊廣奪嫡的時候沒少向陳氏示好。
當時還是晉王的楊廣奪嫡的時候除了依靠楊素、宇文述等人外,還依靠三個女人:獨孤伽羅、蕭氏和陳氏。
楊廣娶西梁孝明帝之女蕭氏為妻,在南方獲得了很大的支持,他和蕭氏恩愛,在獨孤伽羅心里塑造了一個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假象。
楊廣是懂得如何取悅母親的,為此他做了很多,讓獨孤伽羅逐漸將偏愛都移到他的身上,而獨孤伽羅對楊堅的影響力是那樣的巨大,楊堅自然也就注意到了楊廣。
再加上楊廣經常給陳氏送些稀奇的珍貴玩物,以至于陳氏在楊堅面前經常說楊廣的好話,楊堅就更中意楊廣了。
可以說,楊廣能被立為太子,陳氏出了不少力。后來獨孤皇后病逝,陳氏進位為貴人,得楊堅獨寵,全權負責六宮主事,是楊堅后宮第一人,楊堅病危的時候又封陳氏為宣華夫人,人稱陳夫人。
楊堅病重之際,陳夫人一直隨侍在側,而身為太子的楊廣也經常侍疾,兩人難免就有了接觸。
一天天剛蒙蒙亮,隨侍在病床前的陳夫人出去更衣,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讓楊堅意外的時候,陳氏出去的時間明顯比以往要長,而且當陳夫人回來的時候,衣服有些不齊整,而且神色也很難看,很明顯就是有什么事情發生了。
楊堅就問發生了什么事情,結果陳夫人哭著說:“太子對我無禮”。
原來她更衣的時候,楊堅跟了過去,逼迫陳夫人親親抱抱舉高高,楊堅還躺在病床上,她怎能和太子有這種不合規矩的舉動呢?所以陳氏使勁掙扎,拒絕了楊廣,匆匆跑回了楊堅的寢室。
楊堅一聽,這還了得,父親快死了,兒子居然還有功夫調戲庶母,而且這個兒子還是一國太子,這簡直畜 生啊,所以他捶著床恨恨地說:“畜 生啊,怎么能將國家大事交給他呢,獨孤誤我。”
說完這句話,楊堅緩了緩,將柳述和元巖叫來說:“召見我的兒子。”柳述和元巖還以為楊堅叫的是太子,就準備去叫楊廣,結果楊堅又說了一個名字:“楊勇”,柳述和元巖走出楊堅的寢殿準備起草敕書。
而楊素知道這件事后趕緊通知了楊廣,楊廣火速行動,先是矯詔將柳述和元巖都關進了大理寺,緊接著調來東宮將士宿衛仁壽宮,禁止出入。又命右庶子張衡進入寢殿侍候楊堅,而后宮人員都被趕到了別的房間。
就這樣,楊廣在極短的時間內控制了仁壽宮,而不過一會的功夫,楊堅就死了,至于怎么死的,誰也不知道。
這個故事在《隋書》和《資治通鑒》都有記載,盡管沒有明說,但這個故事很明顯在告訴我們,楊廣或其心腹很有可能加速了楊堅的死亡。
如果不是楊廣這一出,楊堅不至于當天就駕崩,但這個故事盡管在正史中記載的明明白白,但很多人懷疑這或許并非真相,因為太有傾向性了,就差直接說楊廣或他的心腹直接導致了楊堅的死亡。
楊廣有必要這么做嗎?個人感覺是沒有的,畢竟在此之前,他的四個兄弟死的死,被廢為庶人的被廢為庶人,還剩一個全須全尾的楊諒也被楊堅懷疑其忠誠性。
在這種情況下,楊廣只要靜靜等著楊堅駕崩就能順利成為新的皇帝,畢竟楊堅也沒幾天可活了,他完全沒必要搞這一出。
至于調戲陳夫人,楊廣或許真的喜歡陳夫人,畢竟陳夫人這樣的美人兒不多見,但他隱忍多年,在成功前夕就真的忍不下去了?非得在楊堅快死的時候這樣嗎?
寫到這里,筆者突然想到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也是在李世民病重之際借著侍寢的名義構建了親密關系,但那是武則天為了改變命運刻意為之,而陳夫人呢?
楊堅駕崩的消息傳出來后,陳夫人和后宮諸人都嚇得不行,黃昏時分,楊廣派人給陳夫人送了一個小金盒,盒子邊上還貼著封紙,上面有楊廣親筆寫下的封字,很莊重的賜給陳夫人。
陳夫人看到后更加害怕了,以為里面是賜給她的毒酒,她嚇得不敢打開,使者催著陳夫人打開,原來是幾枚同心結,這意思也很明顯,宮人們都笑著說:“可以免死了。”
陳夫人卻并不高興,反而很憤怒,不肯致謝,還是宮人們逼著她才接下了小金盒,結果,當天晚上,楊廣就在陳夫人的寢室里過了夜。
等到后來楊廣繼位,陳夫人按照規制出居仙都宮,不久之后,楊廣就將陳夫人納入后宮。
陳夫人在楊廣的后宮過得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僅僅一年多,陳夫人就病逝了,年僅29歲,楊廣非常難過,特意為其作《神傷賦》。
#古籍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