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很簡單,但并不容易”——如何打造自己的交易系統?
引 言
初入股市的投資者,喜歡四處打探消息,追逐熱門股票,熱衷于短期買賣操作,但往往1年忙碌下來,虧多贏少,然后譴責市況不好,股市圈錢,不回報股民;或者,孤影自憐,感嘆時運不濟。偶爾有投資成功的操作,他們又大吹特吹,仿佛自己就是股神,但如果有人問起總體收益如何,就顧左右而言他了。
更有一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文章不是過度樂觀,就是過度悲觀,讓閱讀的投資者感覺就是,不是滿倉就是空倉,才能贏大利,抄大底。
然而事實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言,“投資很簡單,但不容易”。投資者的總體收益逃不過“7虧2平1賺”魔咒。那么,誰才是“1賺”的投資者呢?通過對眾多成功投資大師的學習和分析,結合我自己的投資經驗教訓,千條萬條總結為一條,就是要有一套成熟的交易系統。交易系統
很多投資者認為,股市盈利就是“低買高賣”,從來沒有思考過交易系統。是的,無論是投資或投機,盈利的本質就是“低買高賣”,但這個簡單道理本身并沒有回答投資者,什么是低?什么是高?何時會出現低點?何時會出現高點?投機者可能會說,向上趨勢出現就是低點,向下趨勢出現就是高點。那么,問題就會變為,如何判斷向上或向下的趨勢?如何判斷趨勢的拐點?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并得出自己的答案,就會形成一套投機交易系統。
投資者也許會說,股票估值低就是低點,股票估值高就是高點。那么,問題就會變為,股票的估值是什么?市盈率(PE)、市凈率(PB)、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PEG)還是自由現金流折現?如何判斷公司的業績能穩定成長?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并得出自己的答案,就會形成一套投資交易系統。“低買高賣”是股市交易的第一層次思維,它僅能對單只證券的交易起簡單的指導作用,屬于投資中的戰術。而交易系統是第二層次思維,它對交易的完備性,交易的穩定性,交易的適應性起總體上的控制作用,屬于投資中的戰略。戰略指導戰術,戰術完善戰略,才能在股市的戰役中致勝。因此,投資大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成熟交易系統,使他們在多年的投資生涯中能長期、穩定地盈利。交易系統的組成要素
前文簡單描述了交易系統,那么成熟的交易系統由哪些要素組成呢?依我之見,成熟的交易系統至少包含以下要素:
1. 買入策略。包括買入標的的篩選,買入時機的判斷,買入的方法,如等額加倉,金字塔加倉等。2. 持有策略。很多投資者以為投資不是“買”就是“賣”,但對于真正的投資大師,持有也是很重要的操作,這個操作看似簡單,卻很難做到。即使對于投機交易者,也需要幾天、幾周或幾月的持有時間。對于投資交易者,持有的時間更長,巴菲特甚至做到了對某些股票永遠持有。3. 賣出策略。包括賣出標的選擇,賣出時機的判斷,賣出的方法,分批賣出、全部一次性賣出還是下破5日均線賣出等。
4. 投資組合策略。對于主要盈利來源的股票、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可轉債等權益類投資,如何進行組合投資,是集中為幾只,還是分散為數十、數百只,是等權重分散還是根據某些特性進行權重分散等。5. 倉位控制策略。包括對權益類投資占總體倉位的比例控制,對偏債型、平衡型可轉債,貨幣式基金,銀行理財等低風險投資的比例控制;在市場因為某種原因,極度下跌或者上漲時,對不同倉位采用什么方法進行控制,比如,減倉、加倉或者股債平衡方法。
6. 投資資金控制策略。如果在市場中盈利了,大多數投資者希望繼續投入資金擴大本金規模,賺更多的錢,此時就有新增投資資金進入,為保證現有資金和新資金使用同樣的既定策略交易,資金控制策略顯得很必要。另一方面,如果有投資資金退出,資金控制策略就需要保證退出后,留下了的資金繼續按既定策略交易。7. 合理的預期收益率。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復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可怕”,復利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在復利的作用下,即使不起眼的收益率,累計起來也是極大的收益,世界首富之一股神巴菲特,高達738億美元的巨額財富,只是60年年化收益率 20.2%的結果。另一位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年化收益率為 29%。這就是投資大師們的收益率,那么,我們如何制定合理的預期收益率呢?很顯然,如果預期收益過高,比如預期年化 50%,交易系統可能采用比較激進策略,如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 ,就會冒相當大的風險,因而會動搖交易系統穩定的根基。相反,如果預期收益過低,比如預期年化 5%,就沒有到股市中進行投資的必要,也就不需要交易系統了。
考慮到大多數優秀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在 15%以上,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經驗、投資信息的獲取和解讀能力,制定 10-20%之間的預期收益率,是比較合理的。
交易系統的樣例
巴菲特有最完善的價值投資交易系統,彼得林奇有長期牛股組合交易系統,利弗莫爾有波段交易系統,威廉江恩有趨勢交易系統。那么,普通投資者有什么樣的交易系統呢?很多投資者通過看股評節目,依據其中推薦的股票和行業進行買賣操作,這算不算是交易系統呢?其實也算,但是不同股評家水平有高低,推薦的股票和行業有可能失策,所以這個交易系統不成熟,也不穩定,難以長期盈利。
申購長持可轉債具有低風險,高收益的特點,但考慮到中簽率因素,難以擴大資金規模,影響交易的閉環,盈利規模有限。此交易系統的特點是低風險,預期收益約 10%,但遇到前端時間的可轉債爆炒風暴,高估賣出,收益率會飆升。另外,相對于申購長持可轉債,轉股價下修博弈交易系統,可以接納較大的資金,實現交易的閉環,源源不斷地帶來盈利。下圖是轉股價下修博弈模擬組合收益率曲線,圖中紅圈部分就是賣出高估可轉債實現的收益。以上可轉債交易系統僅是可轉債交易系統的一部分。投資可轉債,還可以采用價值可轉債輪動交易系統,當然更為復雜,需要大量的可轉債和正股的估值數據配合,預期收益也更高。
交易系統的完善
交易系統相對實際的交易本身,是穩定的,不會輕易改變。但并不是意味著不可以優化完善。實際上,交易系統就像工業領域的六西格瑪一樣,也是需要不斷總結完善的。交易系統改進模型見下圖。
系統評估是交易系統的改進的基礎,所以對于成熟的投資者,定期總結是必須的。然而這也是很多投資者難以做到的,尤其是在市場熊市的情況下。但直面自身交易系統的缺陷,唯有改進才能進步。就連從來不碰科技股的股神巴菲特,也在不停的進化中,從近幾年買入又賣出IBM,到重倉蘋果,無不體現了唯有變化才是不變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