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用格雷厄姆的方法只能買到金融、地產,與優質醫藥股將永遠無緣。中國的藥品、器械等龍頭的天花板在未來10年都無法到達。
2021年1月以來,醫藥在扎堆創新高后迅速分化,這令投資賽道的邏輯進一步演繹為精選公司。對于當前的醫藥投資邏輯,接受《紅周刊》記者專訪的長期跟蹤醫藥行業的云溪基金董事長陽勇表示,必須著眼長期才能對醫藥股機會有更好把握。
陽勇認為,對醫藥股進行價值排序的話,可分三大類,分別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平臺型公司,細分賽道龍頭以及天花板很高的行業賽道龍頭?!澳壳癆股中的醫藥行業的頭部公司,市值不到一千億美金,而美國市值超過千億美金的藥企則多達十幾家。未來中國一批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的龍頭有很高概率將進入萬億市值時代?!?/span>
格雷厄姆投資法不適合醫藥股
要研究醫藥股的質量即“看療效”
《紅周刊》:您長期投資醫藥股,具體的投資方法是怎樣的?
陽勇:我們首先會自上而下的選出高景氣細分賽道,然后再從這些細分賽道中選擇競爭力最強的企業。而這類企業,要么是細分賽道的第一,要么是這個賽道的惟一,即壟斷市場。
比如醫美產品這個細分賽道,目前正處在快速擴容的幼年期,景氣度很高。而且醫美的成癮性極強,像很多水光類項目,每個月都要打,不打皮膚就要恢復原樣,黏性非常強,會形成明顯的棘輪效應。而在醫美產品賽道中,像頸紋這個適應癥,全市場只有惟一一款產品—“嗨體”拿到了批文,是上市公司愛美客的產品。此外,愛美客還有很多項產品都是市場第一。所以,我們在愛美客上市前就做了重點研究。
(公司門口對聯1)
《紅周刊》:您目前對醫藥行業的配置比重大概在4成左右,倉位為什么會這么高?
陽勇:重倉配置醫藥主要在于行業具有的剛需價值與未來的巨大空間,因為醫藥的需求永遠存在,人的一生,都與醫藥行業聯系在一起。而且人類對醫藥的需求在不斷升級,是一個供給永遠無法滿足需求的行業。而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足夠支撐巨大的醫藥市場。
《紅周刊》:目前很多醫藥公司的估值都在100倍以上,您覺得貴嗎?
陽勇:對于醫藥公司,A股投資者很喜歡用靜態的PE來衡量,但是在海外成熟市場,機構投資者更加喜歡用遠期的估值。另外,由于醫藥股有多重屬性,如消費升級、先進制造與科技創新等,所以每種屬性的醫藥公司估值方式并不一樣。以創新藥企為例,并不能簡單地用PE來估值,而要看PS或r-NPV估值。
但我認為投資者并不需要過于討論醫藥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因為對于醫藥公司而言,它的質地才是首要關注要素,而它的股價、PE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資金的供給來決定的。如果大盤漲到6000點,那么,醫藥股的估值很可能還將翻倍,大盤如果跌到2000點,那么,它們的估值大概率也會下跌。
對于醫藥公司的估值,如果過于保守,總是希望用5毛錢去買入價值1塊錢的公司,用格雷厄姆的觀點去尋找好股票,那么,你在A股只能買金融、地產,跟愛爾眼科這種股票將會永遠無緣,現在的時代變了,信息越來越透明,好公司一般都不便宜。
《紅周刊》:在調研層面,您如何確認一家醫藥公司的質量優劣?
陽勇:最重要的是看臨床效果。上市公司的調研,很多高管都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并不公允。產品效果好不好,醫生最清楚,所以調研完上市公司之后,我們都會再去醫院確認。
比如2019年底,我們在調研了幾家支架企業之后,去深圳某三甲醫院的心血管科調研,醫生普遍反映國產支架中最好的是微創的產品,臨床效果跟雅培差不多,而其他的國產支架都要遜色很多。醫生在臨床一線,什么支架效果好,他們最清楚?;貋碇?,我們調整了我們的買入池和觀察池標的。截至目前微創漲幅近7倍,而我們剔除的那只標的股價還在原位。
(公司門口對聯2)
創新藥競爭的是團隊、管線和管理
CXO和創新藥遠景“血脈相連”
《紅周刊》:創新藥一直很熱,您怎么判斷創新藥頭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陽勇:我認為醫藥公司最核心的是技術。對于創新藥企,我們首先會觀察它的科學家團隊,它的研發管線以及它的銷售收入等指標,來判斷這家公司是否具有競爭力。如果一家生物制藥公司,沒有實力過硬的科學家團隊,沒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能力是很難在長期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
以信達生物為例,它的PD-1療效很好,科學家團隊優秀,同時它的技術很先進,這是最關鍵的因素。而且它能把國產的藥品賣到海外并授權給禮來,說明了這家公司具有全球化的能力,在中國具有這種能力的醫藥上市公司屈指可數。
《紅周刊》:有觀點認為產品管線是創新藥企的重要硬核體現,您以為呢?
陽勇:對,創新藥的產品線是否豐富十分關鍵,我認為對于創新藥企盡量能擁有1~2個重磅品種,有些重磅品種能夠為公司帶來長達10年的持續穩定增長和現金流。通過分析醫藥公司管線的布局可以判斷未來新藥上市的節奏,推斷其成長的可持續性。另外,商業化能力也很重要,如何讓醫生快速了解該產品,并迅速鋪向市場非常關鍵。因為專利期有限,銷售要爭分奪秒,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積累足夠的利潤,投入下一個產品的研發,才能保證管線的接續。
《紅周刊》:那么創新藥最大風險點有哪些呢?
陽勇:最大的風險是新藥研發失敗,因為新藥研發動輒幾十億,一旦失敗會面臨戴維斯雙殺。其次,是專利藥懸崖的風險,一旦專利保護期結束,又沒有新品接續,估值也會斷崖式縮水。所以我們要投資的是管線豐富的創新藥企,一方面單個產品研發失敗,不足以構成致命影響;另一方面,專利期結束之后,會有產品接續。
《紅周刊》:科創板出現不少虧損上市的創新藥公司,那么這類醫藥股有投資價值嗎?
陽勇:如果一家藥企甘愿冒著不賺錢的風險還一直埋頭搞研發,是值得敬佩的,說明企業家不為短期利益所動,眼光足夠長遠。十年前,當其他上市藥企眼光都停留在仿制藥上的時候,恒瑞就開始前瞻性地布局創新藥。這才有了“藥中華為”的稱號,有了10年20幾倍的漲幅和6000億的市值。
一些虧損的創新藥企,產品研發時間長,費用大,但是一旦商業化投產,就獲得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回報。如果以這些藥企的研發管線、未來產品收入等方法進行價值測算,這類公司是存在較大價值的。
《紅周刊》:CXO(創新藥產業鏈)頭部公司股價在近期創出歷史新高,如凱萊英、泰格醫藥、康龍化成等。CXO行業未來前景如何?
陽勇:CXO企業的主要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提升效率,幫助創新藥更快地上市。CXO公司的模式更多是扮演了創新藥企的“賣水人”角色,它們不僅能享受創新藥行業發展的β,還不承擔客戶研發失敗的風險。我認為,只要人類存在,創新藥的研發就會持續,對CXO的需求也就會一直存在。
擁抱平臺型公司
眼科、牙科和器械龍頭可看10年
《紅周刊》:聚焦到細分賽道,眼科上市公司如愛爾眼科與歐普康視,以及一些牙科龍頭,它們的投資邏輯是怎樣的?這些賽道可以看5~10年嗎?
陽勇:愛爾眼科和歐普康視看上去估值很高,但是這兩家公司還都是眼科大賽道里的小公司。愛爾眼科2019年收入不過百億,歐普不到7億,而我國有7億的近視人群,隨著消費升級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有更多的人去愛爾做飛秒手術,摘掉眼鏡。而角膜塑形鏡也有很好的防治近視效果,這個產品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另外,醫療服務的企業大多是偏消費的,不受醫保影響。所以我認為,5~10年后,眼科公司依舊是非常好的投資賽道。
牙科也是高景氣度賽道。這個賽道首先同樣受益于消費升級,因為愛美是人類的永恒追求,正畸等高客單價產品正迎來快速發展。其次受益老齡化,高客單價種植牙的需求也在爆發。
《紅周刊》:與眼科、牙科相比,血制品行業公司也不是很多,這個行業怎么樣?
陽勇:血制品行業是個壁壘很高的行業。尤其是從供給端來看,牌照不多,參與者有限,天然的競爭格局較好。但是,由于國家對于血站的審批較為嚴格,血制品在供給端往往增長速度較慢,導致這個行業難有爆發性增長,另外,血制品行業同質化競爭明顯,所以我們并沒有重點關注。
《紅周刊》:醫藥各細分行業哪些存在發展天花板?對于分化嚴重的醫療器械行業,又該如何挖掘出好公司呢?
陽勇:醫藥行業尤其是老齡化用藥行業的空間,長遠來說非常廣闊。當然,存在部分細分行業可能會逐步退出歷史舞臺,那么針對這類細分行業來說,天花板就是存在的。但是目前來說,醫藥行業很多細分賽道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處于高速成長期,我認為中國的藥品、器械等龍頭的天花板在未來10年都無法到達。
對于醫療企業最大的風險是集采,因此,鑒別是否是好公司的首要標準是產品是不是同質化的。只有非同質化的、創新類的產品,才不會被集采。一個供不應求的產品是不會參與集采的。我認為醫療器械依然是要買平臺型的公司,有定價權的公司。醫療器械行業,研發投入越多,研發效率越高的公司競爭力會越強,而受集采影響大的公司,將可能面臨著艱難的轉型。
用產業邏輯為長期持有背書
等待龍頭走向萬億市值
《紅周刊》:您是以浮盈還是什么方法來對“鐘情”的醫藥股進行長期持有的?
陽勇:我來自產業,我們投資企業并不是以現在漲不漲為標準,而是以有沒有產業邏輯,未來5~10年能不能持續高成長為標準的。如果我們通過對企業深入的研究,了解了企業的真正價值,假設研究發現未來企業到達成熟期值10000億,但目前企業只有1000億,未來這個企業5年有10倍以上的成長空間,那么我們肯定有充分的理由堅定持有。而我們覆蓋的股票多是頂級企業,那么即便股價經過長期橫盤調整,我相信終究都會以暴漲的形式來修復。
《紅周刊》:如果將未來的醫藥行業投資機會做一個整體排序,您認為是怎樣的?
陽勇:我覺得未來機會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大類。第一種是大的平臺型公司,這類公司是往往是大賽道的“第一”、市場份額和市值具有明顯優勢,像醫療器械的邁瑞以及CXO的藥明康德等。第二種是細分賽道龍頭,我們特指細分賽道多是那些大平臺公司還未涉及、進入的領域,這類公司的主要特點就是高增長,增速明顯高于行業及頭部公司。再者就是天花板很高的行業賽道,代表公司像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金域醫學,分子砌塊領域的藥石科技等。
《紅周刊》:未來哪類醫藥股有望突破萬億市值?
陽勇:目前A股中的醫藥行業的頭部公司,市值不到一千億美元,而美國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藥企則多達十幾家。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創新藥企的技術不斷的提高,中國的藥品在立足中國龐大的市場基礎上,將會銷售給更多的歐美等海外國家,未來中國一批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的龍頭有極大可能將進入萬億市值時代。
(公司部分獎項展示)
——本文完——
今年以來,云溪產品已經30%了!你的呢?曬曬圖!賺錢不夠的朋友,歡迎明天下午來云溪聽堂課,畢竟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出門拜師學藝。對于陽勇老師來說,傳授賺錢知識給大家,是他寫書的初心和夙愿。
為什么第一唯一鉆石女神股這么牛,不斷新高,漲得人都找不到北了?
云溪成立以來公司產品能夠做到年化60%的秘訣是什么?
2021年該如何精準布局,持續獲得超額收益?
云溪基金?2月18日,明天(本周四)下午一點半路演,陽勇老師將親自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