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詠桂花
《詠桂》 唐 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東城桂三首》 唐 白居易 子墮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 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 霜雪壓多雖不死,荊榛長疾欲相埋。 長憂落在樵人手,賣作蘇州一束柴。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月夕》 唐 李商隱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
《詠韓氏二子》 唐 賈島 千巖一尺璧,八月十五夕。 清露墮桂花,白鳥舞虛碧。
《句溪夏日送盧霈秀才歸王屋山將欲赴舉》 唐 杜牧 野店正紛泊,繭蠶初引絲。 行人碧溪渡,系馬綠楊枝。 苒苒跡始去,悠悠心所期。 秋山念君別,惆悵桂花時。
《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唐 劉禹錫 衙前有樂饌常精,宅內連池酒任傾。 自是官高無狎客,不論年長少歡情。 驪龍頷被探珠去,老蚌胚還應月生。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寄龍山道士許法棱》 唐 劉長卿 悠悠白云里,獨住青山客。 林下晝焚香,桂花同寂寂。
《出城》 唐 李賀 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 關水乘驢影,秦風帽帶垂。 入鄉試萬里,無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
《宋高三之桂林》 唐 王昌齡 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自衡陽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唐 柳宗元 謫官去南裔,清湘繞靈岳。 晨登蒹葭岸,霜景霽紛濁。 離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 火耕困煙燼,薪采久摧剝。 道旁且不愿,岑嶺況悠邈。 傾筐壅故壤,棲息期鸞鷟。 路遠清涼宮,一雨悟無學。 南人始珍重,微我誰先覺。 芳意不可傳,丹心徒自渥。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6?1鳥鳴澗》 唐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送人游淮海(一作宿友人池)》 唐 溫庭筠 背檣燈色暗,宿客夢初成。 半夜竹窗雨,滿池荷葉聲。 簟涼秋閤思,木落故山情。 明發又愁起,桂花溪水清。
《長安古意》 唐 盧照鄰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滿江紅(中秋)》 宋 辛棄疾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風月。 況素節揚輝,長是十分清徹。 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 倩飛廉、得得為吹開,憑誰說。 弦與望,從圓缺。今與昨,何區別。 羨夜來手把,桂花堪折。 安得便登天柱上,從容陪伴酬佳節。 更如今,不聽塵談清,愁如發。
《聲聲慢(詠桂花)》 宋 吳文英 藍云籠曉,玉樹懸秋,交加金釧霞枝。 人起昭陽,禁寒粉粟生肌。 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露成霏。 繡茵展,怕空階驚墜,化作螢飛。 三十六宮愁重,問誰持金鍤,和月都移。 掣鎖西廂,清尊素手重攜。 秋來鬢華多少,任烏紗、醉壓花低。 正搖落,嘆淹留、客又未歸。
《桂花香》 宋 黃裳 撥醅初熟。競看九日、西風弄寒菊。 姝子新妝,向曉淡黃千簇。 清香鬧處君須住,摻盈頭、醉鄉相逐。 馬臺歡笑,龍山縱逸,佳話重緒。 共盡日、登臨未足。更休問明年,浮世榮辱。 難得良辰,鬢發見秋尤綠。 且邀月照金尊上,近人寒、如對飛瀑。 宴歸還趁人來,茱萸佩垂紅玉。
《木蘭花慢(乙巳病中)》 宋 黃升 問潘郎兩鬢,更禁得、幾番秋。 悵病骨臞臞,幽懷渺渺,短發颼颼。 云邊一聲長笛,這風情、多屬趙家樓。 欹枕困尋藥里,薰衣慵訊香篝。 悠悠。老矣復焉求。何止賦三休。 念少日書辟,中年酒病,晚歲詩愁。 已攀桂花作證,便從今、把筆一齊勾。 只有煙霞痼疾,相陪風月交游。
《采桑子(巖桂)》 宋 趙長卿 去年巖桂花香里,著意非常。 月在東廂。 酒與繁華一色黃。 今年杯酒流連處,銀燭交光。 往事難忘。 待把真誠問阿郎。
《踏莎行(中秋)》 宋 陳著 豆雨空晴,桂花風靜。 碧虛飛上圓明鏡。 誰能喚起禿翁吟,祗應笑得嫦娥醒。 可奈良宵,不堪殘境。 強拚一醉偷光景。 夜涼漸攪雪霜心,昏眵猶認山河影。
《眼兒媚(泊松洲)》 宋 方岳 雁帶新霜幾多愁。 和月落滄洲。 桂花如計,菊花如許,怎不悲秋。 江山例合閑人管,也白幾分頭。 去年曾此,今年曾此,煙雨孤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