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爺爺去世留給孫子一份遺贈書
20歲的小宋是一名大學生,從小就和爺爺宋老先生住在一起,爺孫倆感情格外深厚。
由于年事已高,擔心自己去世后子女因為房屋的問題產生糾紛,加上小宋又是家里唯一的嫡孫,宋老先生決定將所住的房屋留遺囑贈給孫子小宋。2010年,宋老先生自書了一份遺贈書,寫明:百年之后,將自己的住房給孫子小宋。
沒多久,小宋的爺爺因病去世。考慮到一家人都住在爺爺留下的房子里,其他家庭成員也默認了此事。持有爺爺遺贈書的小宋未曾多想,也沒到相關部門去辦理過戶手續,就一直住在爺爺的房屋里。
小宋的父親有3個兄弟姐妹。不久前,小宋的叔父和姑姑突然提出,小宋沒有獨自繼承該套房屋的權利,按照《繼承法》的規定,孫輩不是法定繼承人,而且小宋持有的遺贈書已經過期。
此時,小宋才拿著爺爺生前立下的遺贈書,到律師事務所進行咨詢。沒想到,律師告訴他,由于宋老先生去世已超過兩個月,而遺贈書的有效期只有兩個月。兩個月內,小宋并未明確表示接受遺贈,因此該遺贈書無效。
分析:遺贈過期將自動轉為法律繼承
對于小宋的情況,云南亮劍律師事務所張勝坤律師認為,根據我國《繼承法》,具有繼承資格的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與外祖父母,其中不包括孫子孫女與外孫子女等親屬。
“宋老先生的遺贈書中指定將房屋留給孫子小宋,小宋屬于法定繼承以外的人,宋老先生的遺囑,實質上屬于遺贈。”張勝坤表示,這種遺贈存在一個有效期,即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這點剛好與遺囑繼承不同。遺囑繼承是自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遺囑繼承人未表示放棄繼承的,視為接受繼承。”
針對小宋的情況,張勝坤表示,小宋的爺爺已去世5年多,在此期間,小宋既沒有通過召開家庭會議公布遺贈書的內容,或請相關的親屬簽字確認小宋已接收贈與,也未到公證機關辦理接受贈與的公證。“過期沒有表達,視為放棄,這份遺囑的遺愿無效”。
“但遺贈書的失效,并不代表該房產失去繼承人。”張勝坤分析,遺贈書的過期,僅指放棄受遺贈。根據《繼承法》,該房產的繼承,就由贈予轉為了正常的法定繼承。張勝坤說,就小宋的情況,該套房產將轉為法定繼承,由小宋的父親及其弟妹繼承。
因疼愛孫輩,不少老人會在生前立下遺囑,將名下財產留給他們。這種財產贈予,在法律上被稱為遺贈。“但對于普通市民而言,許多人不知道的是,要想順利繼承長輩財產,僅持有遺贈書還不夠,受遺贈人需要在遺贈有效期內作出接受或放棄遺贈的表示,這點需要特別注意。”張勝坤說。
立遺囑需要注意6點
“立遺囑主要是為了打破法定繼承人的順位,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處分財產。比如,某個法定繼承人多繼承遺產、或將部分法定繼承人排除在遺產繼承之外等。”張勝坤解釋,如果沒有這個需要就無需立遺囑。不立遺囑,遺產會按照《繼承法》規定的順序分配。第一順序: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遺囑人應該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即老人立遺囑時應該精神正常、意識清醒,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否則所立遺囑可能被認定為無效。
遺囑應是老人真實的想法,如果被脅迫、受欺騙,遺囑無效。
遺囑只能處分自己的財產,如處分了配偶應有的財產部分也屬無效。
如果將遺產分配給法定繼承人之外的人,則屬遺贈。
為了養老問題可考慮訂立遺贈撫養協議,由撫養人繼承遺產。
遺贈與遺囑的不同
受遺贈人與遺囑繼承人的主體范圍不同。受遺贈人可是法定繼承人外的任何自然人,也可是國家或者集體,但不能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范圍之內的人。
受遺贈權與遺囑繼承權的行使方式不同。受遺贈人接受遺贈時,須于法定期間內作出接受的明示意思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遺贈;遺囑繼承人接受繼承的,無須作出明示的意思表示。自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遺囑繼承人未表示放棄繼承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與遺囑繼承人取得遺產的方式不同。受遺贈人不能直接參與遺產的分配,而是從遺囑執行人處取得受遺贈的財產;而遺囑繼承人可直接參與遺產分配而取得遺產。
延展:四種情況孫輩可取得老人遺產
《繼承法》中,孫輩均非法定繼承人,因此一般情況下,孫輩不能直接繼承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遺產。“不過,也有4種情況,孫輩可以取得老人的遺產。”云南亮劍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勝坤及昆明市明信公證處副主任孫以前說。
繼承未發生前直接轉移
“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在老人想將他們的房產指定留給孫輩時,老人可以在生前適當的時機考慮通過“贈與”的方式將房產贈與指定個人。“對于贈與人來說,贈與人在辦理贈與合同公證時,可以約定附義務條款。” 孫以前說。
老人在世時辦理遺贈公證
根據《繼承法》規定,孫輩屬于法定繼承人之外的人,但老人在世時可以通過辦理遺贈公證將個人財產進行贈予。
由于遺贈書只有兩個月有效期,所以受遺贈人應及時表示接受遺贈。怎樣才能表示自己接受遺贈?孫以前建議:一是在規定時間內,召開家庭會議將遺贈書內容告知相關的親屬,包括各法定繼承人等,以確認遺贈書的唯一性。同時通過書面確認接受遺贈,并及時辦理相關的登記手續。二是帶著遺贈材料盡快到公證機關辦理接受贈與的公證。
子女先去世,可由孫輩“代位繼承”
根據《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也就是說,被繼承的孫子孫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均可以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不受輩數限制。”律師解釋,代位繼承只適用于法定繼承,不適用于遺囑繼承或遺贈。
子女后去世,遺產也可由孫輩“轉繼承”
根據“最高法關于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由于轉繼承是繼承繼承人的遺產,因此,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子女、配偶、父母都有繼承權。”張勝坤律師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