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靴成“最難開車鞋” 最近很多城市的公安微博都在轉發這類信息,本報記者做了一個試驗證明該說法的確有道理 2012-02-21 彭城晚報 |
正確的開車姿勢:松油門踩剎車時,腳后跟完全抬起,既迅速又準確,不會發生鞋子被卡的現象。
新聞提示
昨日,一些城市公安微博紛紛轉發一條“穿雪地靴開車最不安全”的微博。與此同時,一則“史上最難開車鞋”的舊帖也被網友們翻了出來。這些話題,真的是事實嗎?
昨日下午,記者做了一個試驗。結果證明:鞋子寬度大小、剎車和油門之間的間距長短,在緊急情況時,都會影響到行車安全。
現象
公安微博發同一條信息
從2月17日開始, 在新浪微博上,“平安中山”、“平安武漢”、“警民直通車——上海”等各大城市公安微博,相繼轉發了一條標注為“警方提示”的消息,引起網友圍觀,具體內容為:穿什么鞋最難開車?高跟鞋、雪地靴和高幫運動鞋成為“史上最難開車鞋”。與此同時,這些公安微博紛紛建議“開車最好換穿平底布鞋,既便宜又安全”。
昨日下午,徐州交巡警的官方微博,也對該信息進行了轉發。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于高跟鞋不適合開車這點,凡是有經驗的司機幾乎都知道。平跟且暖和厚實的雪地靴,怎么也名列“最難開車鞋”?這一疑問,很快被“@警民直通車——上海”在微博上直接舉例并附圖回應:“在一起事故中,后車司機看到前車減速,想踩剎車,但是又偶遇鞋底被卡在剎車踏板下,怎么也抬不起來,最終眼睜睜地撞了上去。”
被瘋傳的微博,顯然并不是空穴來風。記者發現,早在2月9日,就有一名實名認證的杭州警察發帖稱,2月8日上午,杭浦高速發生一起追尾事故,事后測量后車司機的鞋,鞋頭寬9厘米,和剎車板與油門板之間的寬度差不多,鞋頭高4厘米,很容易卡在剎車板下面。
官方
交巡警:我市暫沒有類似案例
因為所穿鞋子原因,導致的交通事故,目前從我市交巡警部門掌握到的事故案例中,暫時還未發現。
鼓樓交巡警大隊一位民警介紹說:“沒有對穿鞋不當導致交通事故做過數據統計,但在實際交通事故處理中,確實遇到過許多女性駕駛員穿著高跟鞋和雪地靴開車。”
云龍交巡警大隊負責處理交通事故的張警官表示,大多數駕駛員在開車時,都喜歡用前腳掌控制剎車和油門,后腳跟固定不動。不過也有的人會用腳弓、靠近鞋后跟的部位控制,這就給這種小概率事件提供了條件。
交巡警支隊事故大隊李警官說:開車時,一般左腳控制離合器,右腳控制油門和剎車。油門和剎車之間的距離較近,右腳需要在油門和剎車之間進行左右切換,如果是穿高跟鞋開車,就會很容易卡在油門、剎車上,引發不必要的事故;穿拖鞋開車,鞋底板與腳底部有較大的空隙,在駕駛操作過程中帶來諸多不便,也容易誘發事故。
李警官進一步分析稱,正常開車時,一般油門踏板較低,剎車的踏板較高。而行駛過程中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駕駛員的第一反應一般都是要放掉油門踩剎車,類似雪地靴這樣的厚鞋相對比較笨重,容易卡在踏板下,踩不到剎車。
■最難開車鞋排名
分別是:雪地靴、高跟鞋、高幫運動鞋、大頭皮鞋、拖鞋等
“開車穿什么樣的鞋子”這類帖子也一直是各汽車論壇的“常青帖”,一直備受網友關注,網友甚至為此評選出“史上最難開車”的幾種鞋,排名分別是:雪地靴、高跟鞋、高幫籃球運動鞋、高幫登山鞋、大頭皮鞋、拖鞋、運動板鞋等等。
有網友在西祠胡同上說,“我要瘋掉了,穿雪地靴開車,那碩大的鞋竟然都能卡到離合器和剎車、剎車和油門之間,穿它開車絕對比穿人字拖開車還要危險。”
最夸張的是有網友感慨:“腳感差一米啊,油門深淺都不知道,話說我可是高跟鞋都能把手動擋駕馭很好的人啊,敗給雪地靴了。”
也有網友發帖詢問:“本人新手,穿雪地靴開車有危險嗎?”有很多網友用自己的事故教訓回帖提醒對方:“上周開車穿雪地靴,結果鞋頭卡在油門和剎車之間,嚇死!”、“鞋底太硬,抬離合器腳很不習慣,建議新手不要穿雪地靴開車。”
在我市,本地幾家影響力較大的論壇上,也有網友對此發表看法。有網友認為,最難開車的鞋是高幫籃球運動鞋。“這類鞋子鞋底厚,鞋幫硬,開車時,腳部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力量來感受油門和剎車踏板的力回饋。”
試驗
鞋子寬度和踩剎車有關聯
■第一步:記者挑選了三輛私家車,分別是別克凱越(自動擋)、日產尼桑驪威、奇瑞奇云。經過皮尺測量后,上述三輛車的剎車和油門間距具體如下:別克凱越間距為11厘米,驪威間距為10厘米,奇瑞奇云間距為9厘米。
■第二步:記者找到3位穿著不同款式鞋子的人幫助完成試驗:穿雪地靴的小耿(女)、穿登山鞋的小白、穿普通休閑鞋的小王。他們所穿鞋子最寬處分別是14厘米、15厘米、12厘米。
■第三步:試驗首先在別克凱越(自動擋)車上進行。首先明確車輛狀態良好,駕駛員坐姿正確。通過試驗發現,在緊急狀況下,穿雪地靴的小耿和穿登山鞋的小白在松開油門踩剎車時,抬腳瞬間會碰到剎車片右側底部,造成一定的障礙。而穿休閑鞋的小王,則很輕松地就能抬腳踩住剎車。
在其他兩輛車上的試驗,結論基本一致。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松開油門踩剎車設定為腳后跟固定的弧形操作。記者特意換了一種方式,腳后跟完全抬起進行體驗,結果發現這種松油門踩剎車的方式,既迅速又準確。尤為重要的是,不會發生鞋子被卡的現象。
通過本次試驗,可以初步證明,問題主要出在駕駛者的不良開車習慣和穿鞋的選擇上。“一般來說,鞋子越厚或者寬度超過剎車和油門間距,那么就很容易發生被卡現象,進而發生交通事故。”交巡警支隊相關部門負責人明確表示,穿雪地靴真不適合開車。
■鏈接
女性不宜穿高跟鞋、松糕鞋開車
專家指出,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女性朋友不宜穿高跟鞋、松糕鞋和拖鞋開車,應穿薄底、柔軟的休閑鞋,如果有必要換鞋的時候,切記換下的鞋不能放在駕駛座下或駕駛座旁(避免滾至制動踏板下)。
男性不宜穿登山鞋、高幫靴開車
登山鞋、高幫靴鞋底硬且厚,踩油門踩剎車易感受不到輕重。此外,高鞋幫在水平上局限了腳踝行動,“尤其碰著緊急情況,節制剎車時沒有出力點,呈現踩不死剎車的情況。”專家提醒說。專家建議車主在車內常備一雙平底鞋,上車后換上開車。
文/ 本報記者 黃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