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這個國家,對領土的渴求近乎瘋狂,長時間被金帳汗國所壓制,整個東斯拉夫種族,開始了獨立反抗,到彼得大帝時期,沙俄已經小有所成,蒙古人衰敗以后,整個中亞地區分裂成星羅密布的小型游牧部落,沙俄擴張的黃金時期就這樣到來了。
彼得大帝時期沙俄對歐亞大陸的窺視就一直沒有停止
在中亞的阿姆河畔有豐富的黃金,這里還是通往印度的必經之路,黃金是帝國擴張的目的,道路是帝國擴張的理由,沙俄就決心將這一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在1727年,俄國派出由冒險家伊萬伊拉洛夫率領的六千人哥薩克進軍中亞地區。愿望是美好的,現實很殘酷,惡劣的自然環境很快就給這支信心滿滿的探險隊迎頭重擊。一路上非戰斗減員就將近4分之一,雖然蒙古人雄風不在,但是居住在當地的游牧部落戰斗力還是非常彪悍的,在激烈的交戰中,伊萬伊拉洛夫本人也死于陣前,這支六千人的隊伍就像潑在沙漠中的水一樣,又去無回。這個時期的沙俄的重點在于歐陸爭霸,對于中亞的探索在這里暫時停滯。整個中亞地區沒有了外來者的侵擾,逐漸形成了三股勢力,也就是后來的,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 三大汗國。
這片寧靜在1865-1880年被徹底打破,由于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徹底被歐洲列強暴揍,暫時壓制了進軍歐洲的野心,但是領土擴張不能停,搞不定英國佬,搞定幾個會騎馬的蠻子就容易多了,經過二十年的戰爭,沙俄陸續控制了三大汗國,徹底控制了中亞。
將近20年的戰爭使得沙俄完全控制了中亞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蘇維埃政權取代了沙皇俄國,為了鞏固新生政權,蘇聯把這個中亞分為了中亞五國,分別是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塔吉克。而且收縮了軍隊勢力,給予當地人一定自治的權力,但是劃分的過程就簡單粗暴了,以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遙控邊疆,也埋下了隱患,因為這一時期中亞五個加盟共和國的民族認同感并沒有蘇聯政府想象的那么好,獨立意識已經開始發芽,隨著冷戰時期的到來,蘇聯把強有力的軍事力量部署在東歐與美軍對峙,大型的科研機構需要安置,極寒的西伯利亞與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戰爭的歐洲都不是理想之地,中亞則是最為靠譜的地方,整個蘇聯時期,中亞地區包攬了蘇聯百分之80的導彈及航天設備的制造研發,一座座衛星發射場和導彈靶場分布在中亞地區,中亞五國成了蘇聯密不可分的版圖。
蘇聯時期的中亞地區只是為了中央政府發展的輔助地區,其僵化的生產體系只能依靠中央的輸血
這也為中亞地區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大量的科研技術人員以及軍隊進駐,使得中亞人口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塔吉克五個加盟共和國也心安理得享受著蘇聯中央政府的輸血。這種黃金時期一直持續到阿富汗戰爭,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蘇聯又和中亞軍區修建了大量的機場、兵營。在蘇阿邊境地區,完善的邊防設施、補給中心也被建立起來。在20世紀80年代,蘇聯在中亞的軍事存在達到巔峰。中亞軍區擁有6個陸軍師、3個航空兵師、5個航空兵團和2個防空兵師,共計40萬的部隊在蘇聯解體以前一直駐扎在中亞五國,但是過于單一的發展,嚴重的制約了中亞地區發展,這是蘇聯模式的通病,比如蘇聯輕重工業嚴重失調,所有的物資生產全是計劃經濟,而不是由市場去決定,這就造成中亞五國完全依賴中央吃飯,一旦這個供血體不在了,對于中亞五國來說是災難性的。
阿富汗戰爭使得中亞地理位置成為重點,蘇聯大量軍事集團云集于此
果不其然,長期和美國爭霸,再加上阿富汗戰爭和一堆需要蘇聯輸血的盟友,終于在1991年干倒了北極熊,蘇聯被分成若干個獨聯體國家,剛才說的云集中亞地區的軍事力量,就地變為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塔吉克等國的軍隊,一夜之間變幻大王旗,這里要特別說一下,哈薩克斯坦,它是中亞5國中分得利益最多的國家,也是續烏克蘭之后,當時世界第5大核大國,蘇聯當時在哈薩克斯坦部署了將近1000枚核彈,但是哈薩克斯坦獨立以后并沒有國家實力去供養這樣規模的軍事力量,只能銷毀或者轉交俄羅斯換取其他的經濟利益。
從地緣政治來說,中亞等同俄羅斯最軟的肚皮
紅色帝國雖然已經遠去,但是它在中亞的影響是一直存在的,特別是蘇式工業體系已經在中亞五國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只能和俄羅斯深度捆綁。特別是礦產資源價格高的時候,俄羅斯與中亞五國可以在世界貿易體系中分得一杯羹,但是隨著2019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由于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問題與俄羅斯徹底撕破了臉,造成依靠資源出口的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對于中亞五國的援助性輸出明顯減少,這就使得中亞五國和俄羅斯的關系有點微妙。
中亞的窮親戚是俄羅斯所不能放棄的,外部的敵人好防御,堅固的堡壘往往中內部瓦解
從地緣板塊上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已經開始對原蘇聯波羅的海地區進行了顏色滲透,烏克蘭是俄羅斯的最后底線,已經無路可退,才引發了俄羅斯的激烈反彈,俄羅斯現在就好比一個正在漏水的大船,由于囊中羞澀只能選擇最為重要地區查漏補缺,近期的疫情的肆掠,使世界各國經濟都飽受摧殘,中亞五國這種依靠俄羅斯的國家,更是暗潮涌動,明顯有境外勢力在推波助瀾,作為蘇式勢力的代言人俄羅斯始終保持著警惕,因為中亞五國屬于俄羅斯傳統勢力范圍,而且錯綜復雜的宗教信仰也影響著俄羅斯境內的突厥系加盟共和國,一旦出現烏克蘭那樣的顏色革命,可能會引爆俄羅斯內部的分裂。這是克林姆林宮所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