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紀年:戊戌年 乙卯月 丁未日
西醫所針對的是病,中醫針對的是人,道醫針對的是性命。醫學的中西之分,是文化的差別所造成的,是因為對“生命”的認知以及價值觀的不同而產生兩大醫學領域,兩者之間相比之下最大的差別及優勢的體現,就看誰對生命的解析最完整以及最具實相性。
西方的醫學科技,是人體智能前六根功能的外延性創造,對生命的認識建立在對疾病的分析研究基礎上,局限于對有形有相的肉體系統進行研究,而失落對精神系統進行實質性的研究。
中醫,則是繼承道學性識、慧識、智識“三識合一”對生命的神和形進行整體認知的文化和知識。中醫所把握的,是人的性與命兩大系統復合性的整體,將肉眼不可見的精、氣、神與肉眼可見的肉、血、識這兩個系統綜合起來進行認知研究。
概括而言,西醫是二元論認識疾病,中醫則是一元論認識人體。中醫相對于西醫的長處,就在于完整地掌握著人體的性和命兩大系統論證健康和疾病;而西醫到目前為止,才只是初步認識到人體精神系統的一些現象,以及對疾病的作用力和影響。
中醫雖然繼承的是道學對生命的一元認識論,但是在2000年以來,由于人類全面跌入了左腦智識文化的歷史時期。智識文化歷史時期中,對需要慧識與智識相結合進行運用和發展的中醫,消積影響極其明顯。中醫發展史上,只有為數不多的道學修身人士,對中醫的正確發展方向,發揮著中流柢柱般的作用,使中醫沒有被智識文化所徹底改造和吞噬。但是,近百年以來由于修身明德教育方法的拋棄,需要慧智共運才能真正掌握好中醫的人才,在社會上迅速凋零;而伴隨著西方智能文化科技成果的強勢涌入,以及官方強行的干預,中醫已經全面出現被智識文化改造與同化的現狀。
中醫教育完全奴化于智能的西醫學,全面放棄傳統中醫一元論認識人體的學術原則,將對人體精氣神認知的真知灼見完全拋棄,將中藥氣味的“溫熱寒涼”、“升降浮沉”的氣學能量認知,全面西醫化學分子化,在西醫面前是一副徹底繳械投降的狀態。
中醫的人本理論,明顯優勝于西醫的唯疾病論。西醫雖然在智識文化的社會共識背景下,能夠暫時摧殘中醫學,但是卻無法真正消滅中醫。因為中醫所承傳的是生命的真相,所把握的是人體一性一命的完整性,是將肉眼不可見的精、氣、神與肉眼可見的肉、血、識完美統一起來論證人體的學問。這也就是中醫的長處和優勢所在。
中醫的復興,與文化的復興相類似,同樣需要追根溯源,重新汲取營養,然后再前進。中醫的復興,應當首重繼承,真正將中醫對人體一性一命中對性識系統的認知全面繼承下來;西醫對“命”所研究的成果,則需要借鑒和合理應用。而對“人無我有”的對“性”識系統的認知,特別是對“氣”的認知,我們絕不能拋棄,而是應當深入研究和認識。
中醫只有牢牢把握住慧識文化下誕生的精氣神學說全面繼承和完全實證,對藥物的氣味、藥理,進行慧識型的全面論證,堅守住“人無我有”,而加以發揚,并且對“人有我無”的部分合理借鑒,才能真正地揚長避短,復興中醫,使中醫學在本世紀為人類的健康作出優勝于西醫的貢獻。
道德知音網:http://www.daode.biz
版權聲明:德慧智原創,轉載需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