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前思維狀態屬于思維衍生狀態,它是所有思維狀態中的一個構成部分,和其他思維狀態是一個有機整體,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要想全面深入認識當前思維狀態,我們必須首先認識思維狀態的劃分。
思維狀態的劃分并不是像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那樣按照自己的主觀體驗跟著感覺進行劃分的,而是按照嚴格標準進行劃分的。這和測量水溫是一樣的,我們需要借助溫度計,按照溫度計定出的標準確定水溫,而不能按照我們的感覺確定水溫,因為我們的感覺是不精確的,是不客觀的。精確和客觀同樣是我們確定思維狀態劃分標準的兩個原則,不僅如此,對思維狀態的劃分我們還必須兼顧“實證”,“實證”是“實證醫學”的靈魂,一切為了實證是我們必須遵循的根本宗旨。
按照“精確、客觀、實證”這三個原則,我們以“念頭”作為分類標準,對所有思維狀態進行精確分類。按照“念頭”的有與無,我們把所有思維狀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思維根本狀態”,一類是“思維衍生狀態”。“思維根本狀態”沒有念頭,而“思維衍生狀態”是有念頭的。“思維衍生狀態”建立在“思維根本狀態”基礎上,按照“條件論”的基本原理,“思維衍生狀態”是在“思維根本狀態”基礎上疊加進去“執著心”這個條件而生成的。
“念頭”建立在“執著心”基礎上,是“執著心”的表現形式,消滅了“念頭”也就破除了“執著心”,這樣我們就能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由此可見,“念頭”作為分類標準,它既能壁壘森嚴地把“思維根本狀態”和“思維衍生狀態”劃分開,同時又是二者的聯系紐帶,把它們緊密關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統一體。這個有機統一體就是完整的自我,是我們全部的不可或缺的思維狀態。
“思維衍生狀態”建立在“執著心”基礎上,而“執著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逐步強化的,這樣必然導致“思維衍生狀態”進一步形成高低不同的很多狀態。對于這些狀態應該怎樣劃分和掌握呢?
同樣的,我們仍然是按照“念頭”進行劃分的。念頭具有“念頭的活動現象”和“念頭的內容”兩個組成要素,對“思維衍生狀態”的劃分我們是按照“念頭的活動現象”進行劃分的。
為什么不按“念頭的內容”進行劃分呢?這是根據“實證”原則,按照我們實證中的具體情況進行確定的。在實證中,在“思維衍生狀態”的高級階段,我們的注意力總是被“念頭的活動現象”所吸引,而不是“念頭的內容”,“念頭的內容”這時候絲毫不會發揮作用,就像根本不存在一樣,完全被我們所忽略。只有進入“思維衍生狀態”的低級階段,我們才會逐漸被“念頭的內容”所吸引。由此可見,在“思維衍生狀態”由高到低的演變過程中,念頭的兩個組成要素(活動現象和內容)并不是同時發揮作用的,這樣我們就只能按照首先發揮作用的那個組成要素進行劃分。
念頭具有“自生自滅”和“相續性運作”兩種活動現象,這樣思維衍生狀態就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住于思維本體”和“相續性思維”兩種狀態。
“相續性思維”建立在“住于思維本體”這種狀態基礎上,是在“住于思維本體”這個基礎上疊加進去“選擇性思維”這個條件后形成的。“選擇性思維”選擇“念頭的內容”進行運作,這樣我們的思維就展開了連綿不斷的相續性運作,這就是“相續性思維狀態”特有的意識流現象,我們當前就生活在這種“相續性思維”狀態,漂泊流浪于意識流中。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從“選擇性思維”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被“念頭的內容”所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就從“念頭的活動現象”轉向“念頭的內容”。
很顯然,整個“相續性思維狀態”都是在運作“念頭的內容”。由于“念頭的內容”多種多樣,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相續性思維”狀態又可以根據“念頭的內容”進一步劃分為很多狀態。
從以上思維狀態的劃分我們可以看出,以“念頭”作為分類標準,我們不僅能夠對所有思維狀態進行精準描述和把握,而且能夠揭示這些思維狀態之間的有機聯系,更為重要的是由于“念頭”也是我們實證中的一個重要工具,這樣就能把思維狀態的劃分與實證緊密關聯起來,而不是僅僅滿足于形式上的劃分。
對思維狀態的以上劃分方法是按照思維狀態自上而下的衍生演變過程,并根據“條件論”所進行的科學劃分。還有一種劃分方法,那就是按照經驗主義自下而上進行劃分。
在當前這種“相續性思維狀態”,我們會對“念頭的內容”進行運作,這種運作分為兩種,一種是順勢而為跟著念頭走,展開相續性運作,另一種是逆勢而為,借助一些觀念對抗“念頭的內容”,使“念頭的內容”無法展開相續性運作,從而迫使“念頭的活動現象”無法進入相續性運作狀態,使前一個念頭和后一個念頭之間拉開距離,出現“無念”空白期。
我們所借助的觀念由于是針對“念頭的內容”,所以可以稱之為“念頭的配套觀念”。表面看來“逆勢而為”破除了“念頭的相續性運作”,其實它是一種針對思維內容的特殊的相續性運作,它的特殊性就在于我們在這種狀態始終安住于某一觀念,因此這種狀態其實是單一觀念的相續性運作。
由此可見,從根本上來說,這種狀態仍然是一種相續性思維,但由于其調整了“念頭的活動現象”,同時由于其并不被“念頭的內容”所吸引,因此我們有時候也把這種狀態單獨列為一種思維狀態,稱之為“思維衍生狀態的高級狀態”。其實這是一種偽高級狀態,在這種狀態我們一點都不自由不自在,我們不得不死死地守著那個配套觀念,稍有懈怠就會從這種狀態退失下來。高級狀態應該是美好的自由的自在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講這種狀態毫無疑問是一種偽高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