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說起來就有點沉重了,但是,在現實生活里,這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許多家庭往往因為這個問題鬧得家人失和,親人反目。
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確一點,從法律上來說,父母只有撫養自己孩子的義務,并沒有撫養和照看孫子輩的義務,這是前提。
不過,我們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對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夫妻來說,生活壓力確實不小,如果不把相當的精力放在事業和工作上的話,恐怕難以支撐龐大的生活開銷。如果有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尤其離不開大人的照顧,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里的老人又力所能及,也確實可以考慮幫兒女照看一下孩子。
中國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對于老年人來說,帶帶孫子,也未嘗不是老年生活的一種樂趣。
只是在這件事情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些老人看上去身體健康,但畢竟上了年紀,體力難支;還有些老人,辛苦忙碌了大半生,也希望在晚年能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果帶了孫子,往往就只能擱置心愿,成了人生一大遺憾;
還有些老人,有不止一個子女,幫這個帶,不幫那個帶,不把一碗水端平,也會招致埋怨;而有些老人即使幫子女帶孩子,也會因為帶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同,而與子女產生矛盾糾紛。
帶也難不帶也難,真是左右為難,說起這件事兒,很多老人深感無奈,紛紛搖頭嘆息,滿腹的委屈和苦楚無處訴說。說好的幸福晚年呢?
所以說,老年人幫子女帶孩子是情,不幫著帶是理,做子女的,切勿因為這件事兒對老人心生怨懟。有些子女因為這件事常常口出埋怨,動輒給老人臉色,甚至說出“你不幫我帶孩子,就別指望我給你養老。”這樣有違人倫的惡語。父母操勞一生,養大子女已是不易,做子女的本當常懷感恩之心,照料好父母的晚年生活,切勿因為這樣的事情讓父母寒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體諒父母的不易,才是做子女的應盡之心。而從法律上來說,贍養老人是子女應盡的義務,與老人是否幫著帶了孩子無關。
“百善孝為先”,行善先行孝,行孝既是對老人養育之恩的回報,也是為子女樹立榜樣,你如何對待老人,你的孩子都會看在眼里,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善待自己,就先從孝順自己的父母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