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絡,傳說靈隱寺收藏有“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的對聯之文章鋪天蓋地,然而該對聯初入我眼已發覺它上聯格律不對,于是我花了不少時間考究它,接著再發覺它用了個“哪“字,于是又查閱該字后認為它不是古詩詞及文言文該有的,説白些它是白話文,于是下結論認為該對聯并非靈隱寺原裝,或是今人根據傳說在重建時撰寫。對否。有請指正。謝謝!
又;另有文說該對聯在靈隱寺掛了1700年(它說的原裝的吧),那更假! (不是說下圖之書法)
無須從總體來說,就是這個“哪”字,我已懷疑該對聯是今人撰寫,并非原靈隱寺的。
古體詩顧名思義要用古字,用白話文就不倫不類了。
古跡,時間太久了,不少已滅跡或搬遷,特別文字的東西更容易丟失,靠人傳說,而今人(非有高水平的學者)又未必懂,錯之難免。佛山祖廟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難得它直白出來。
下面照片源于靈隱寺的一幅對聯,掛了1700多年,說盡了千古人生!_馬云_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