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是家家戶戶都有的一種調味料,不僅炒菜的時候我們離不開它,有時候洗菜、洗水果的時候也需要用到它,可以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食鹽。
雖然鹽吃多了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但是完全不吃鹽的話,也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食鹽里面含有人體所需的鈉離子,鈉鹽攝入不足的話,可能會導致身體乏力,出現水腫等情況。
根據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和飲食現狀,提倡:
雖然我們每天都在吃鹽,但你知道該買什么鹽嗎?超市里的食鹽種類有很多,到底買哪種比較好呢?
01
食鹽的種類
不管什么食鹽,按照原料的來源,可以分為海鹽、湖鹽、井鹽、礦鹽。按照加工工藝,是否純化處理,可以分為粗鹽和細鹽(也叫做精鹽)。
1、海鹽
顧名思義是用海水制成的鹽。海鹽的加工方式比較簡單,就是把海水引入鹽田,經過天然曬制而制成的鹽,外包裝上帶有“海”字標識。
它包括粗鹽、細鹽和片狀鹽各種形態,只不過我們現在一說到海鹽,通常是指那種裝在研磨瓶里的進口的大顆粒結晶的粗鹽。
2、湖鹽
從內陸的咸水湖,制成的一些自然干燥或者經過處理的形成的鹽,外包裝上多數帶有“湖”字標識。
3、井鹽
地層中的鹽質溶解在地下水中,打井汲出這種地下水,經加工后制成的食鹽叫井鹽。
4、礦鹽
礦鹽是指從地底下開采出來的鹽礦,進行加工處理后形成的鹽。它深埋于地下100~3000米處,需經過鉆井、注水溶解、抽取加工才能制成。由于鉆探技術及干燥工藝的提升,目前礦鹽的產量直線上升。
5、粗鹽和細鹽
粗鹽和細鹽主要是加工工藝不同,粗鹽是未經加工的大粒鹽;細鹽也叫作精鹽,是大粒鹽再加工的,粒小。
細鹽的優勢在于氯化鈉的含量更高,不含雜質,一些其他雜質、礦物質在加工過程中會被剔除。
粗鹽的咸味會更重,礦物質含量更多。粗鹽中含有一些酸性鹽類化合物(硫酸鎂與氧化鎂),它們水解后會刺激味覺神經,你就會覺得粗鹽比細鹽的咸味大。所以,會有一些人說炒菜用細鹽,腌制用粗鹽。
從營養成分上來看,食鹽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盡管不同來源的鹽中所含礦物成分稍有差別,但畢竟平均每天攝入的鹽含量有限,所以我們無論是哪一種類的鹽,營養價值差別不大,我們根據自己的口味偏好和需求選購即可。
02
碘鹽適合哪些人群?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食用鹽外,還有一種使用很多的“加碘精制鹽”。
碘是我們人體所必需的一種礦物質元素,如果缺碘的話會引起一些疾病,比如說甲狀腺腫大等。
如果你生活在沿海城市,平時海產品攝入比較多,可以無需選擇加碘食鹽。但如果平時海產品攝入不足,或是碘缺乏地區,則建議使用加碘鹽。
注意:有兩類人不適合食用碘鹽
一類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等甲狀腺疾病患者,攝入加碘鹽不利于病情的恢復,甚至會加重病情,建議吃無碘鹽;
另一類是生活在高碘地區或非缺碘地區的居民,他們每天從食物和飲用水中已經得到了足夠劑量的碘,這部分人群也不宜食用碘鹽。
03
價格不同的鹽,有什么區別?
超市貨架上擺放的各種食用鹽,價格從2元、5元、10元的都有,那么選哪一種更合適呢?
實際上不同種類的鹽它的本質都是氯化鈉,都是為我們提供咸味的。在營養成分和價值上,沒什么大差別。
有“鹽中貴族”之稱的喜馬拉雅玫瑰鹽,價格比普通食鹽貴了幾十倍,宣稱說是含有鈣、鎂、鉀、鐵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那么這種鹽吃了就比普通鹽更好嗎?
這種鹽作為一種巖鹽,鎂、鐵含量必然高于普通鹽,但畢竟我們每天鹽的攝入量有限,想要通過吃鹽來補充這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就有點太杯水車薪了。
如果想單純依靠鹽的攝入來達到某種礦物質的日補充量,只能大量攝入鹽,這會導致鹽攝入過多,出現其他身體問題。
04
如何辨別食鹽優劣?
首先,看食鹽的外包裝,是否有防偽標志。
其次,看食鹽的封口處是否整齊,鋸齒狀是否均勻。
第三,還要看一下外包裝材料是否平整。
第四,看食鹽的顆粒狀和顏色是否均勻。
其實無論哪種鹽,都要注意控制吃鹽的量,生活中我們還需特別注意一些隱形鹽的攝入,比如醬油、腐乳、咸菜,甚至蜜餞等等,保持清淡的飲食習慣才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生活方式。
內容來源:高質量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