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民政局統計,2019年中國大陸已經有760萬對夫妻離婚,全國平均離婚率約50%,其中天津地區高達70.56%,7成是女性提出的”。每一個數據都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我們早就不生活在男權社會了,女性已然在各個領域都展現出他們不可估量的才華與魅力,越來越多的女性正在選擇單身,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勇于從失敗的婚姻中,跳出來活出自我。
但即使女性的社會價值不斷地在被大眾所認可,但她們卻始終擺脫不掉“大齡剩女就該快點去結婚”的標簽。
我的朋友小丹今年35歲,有一天她向我的工位走來,郁悶地跟我說她的一個朋友說她35歲了,再問她男朋友要彩禮可就嫁不出去了。
她憤懣地擠出“憑什么”三個字就悶頭干了半杯手里的焦糖瑪奇朵,大步流星地邁向她的辦公桌繼續工作。
寧愿做大齡剩女,也別委屈自己
小丹和她男朋友戀愛了八個月,最近正在談結婚的事,我不知道小丹那位朋友是在怎樣的立場和思考之下說出的這句話,怎么,三十五的女人比二十五的女人缺胳膊少腿了?哪怕45的女人出嫁也得要彩禮把她娶過門!
禮不光是我們一直在延續的關于中國嫁娶的傳統文化,更是一份來自即將把你娶過門的男人和他們家對你的一個態度,這份態度要讓你看到娶你的男人他的誠心。
這份態度是讓他們自己記住娶你的時候是多么來之不易,往后好好珍惜彼此,這份態度是要這個男人從這份彩禮就樹立起對未來小家的責任。
無論一個女人多少歲,都是她們的父母含辛茹苦撫養長大的,嫁到另外一個家庭去卻面對著要彩禮就嫁不出去的話,這該讓女孩子的父母多么的心痛?
每一個女孩在他們父母的眼中都是珍貴的公主,女人的年齡什么時候竟然是用來衡量她在婚姻中金錢的價值的。
一個男人倘若愛你,哪怕你有多少個35,他都會將你視作最珍貴的寶貝,連婚前的彩禮,一個最簡單的承諾都不愿意做,我憑什么還要嫁給你。
我不由地想到了《白鹿原》里最可憐的一個女人冰秋月。冰秋月是這本書里活得最痛苦的人,悲慘婚姻命運的結局換來的是他父親的一句“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再好的愛情,也得談彩禮
最近聽說有個高中的老同學離婚了,女生凈身出戶,我和身邊幾個老同學都不免覺得心疼她。
我忍不住想多問幾句,3年夫妻感情,怎么最后落得這樣落魄,婚后財產也沒有嗎?
同學告訴我,因為男生家父母開廠的比較有錢,房子車子都有,女孩子家條件比較差,嫁過去的時候就沒好意思要彩禮,可能覺得算是高攀了吧!
誰知道后來男生怎么搞的,跟她分居了兩年,現在女孩子受不了了就離婚了。
三毛曾經在書里說過:“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
彩禮不僅是男方家對你的認可,也是將來給你的一種經濟保障。愛是世界上最不牢靠的東西,嫁給什么都好,別只因為男人對你好就盲目地嫁給他。
再說了,現在的我們早就擺脫了“士之耽兮,尤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的年代,女人們早就過了依附男人而活的時代了,嫁給你我什么都得不到還得變成一個被拋棄之婦,35歲要了彩禮就嫁不出去的話,那我可寧愿不嫁!
對于女人而言,婚姻是你們的選擇而不是人生給你們的任務,女人的年齡更不會受婚姻甚至彩禮的桎梏。
彩禮不是衡量愛情的工具也無法度量一段感情,但不愿意給你彩禮的男人是不靠譜的。彩禮也并不意味著要致富一家拖垮另一家,而是長輩對于一個新建立的小家的祝福。
好的婚姻互相扶持彼此成就,彩禮也是兩個家庭之間的博弈,倘若因為我35歲是你不給我婚姻祝福的理由,我怎么能夠相信未來你我相互能夠扶持。
婚姻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何其神圣又美好的一件事,一個男人接納你成為他的妻子,往后的生活不再是你和他,而是你們。
就因為你35歲產生彩禮的偏見,年齡縱然有偏見,何談往后余生。
白居易的詩曾經告誡過我們“人生莫做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但如今卻不敢茍同,因“如今有佳人,絕世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