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人類的抉擇也截然不同。
對于我們的同類,有人在冷酷無情地傷害,有人在不遺余力地治愈。
在這樣一檔節目里,你能真實地感受到世界的參差:《百分之二的愛2》
2017年,北京市郊。
廢棄的菜棚里,一條德牧奄奄一息。
它已經好多天沒吃過飯了。
盡管餓得瘦骨嶙峋,它還是堅守陣地,為主人守護菜園。
可它不知道的是,在它苦等主人的時候,它的主人早就搬離了這里,只丟下它一個...
它簡單的腦袋里無法理解:主人再也不會回來了,我沒有家了...
作為一條看門犬,它的活動范圍只有一條繩索的大小,并長期對其他人類保持警覺。
盡管被救助后,再也沒有繩子綁住它,它仍然自我封閉,一旦有人靠近,就會條件反射地狂吠、抵觸、反抗。
它總是蜷縮在小角落里,唯一的伴侶就是一只臟兮兮的小恐龍布偶...
2021年,北京,某寵物醫院。
麗華,是一只6歲的無毛貓,被救下來時只有1.7kg。
在主人眼中,它只是一部沒有感情的生育機器。
從1歲起,它就被迫地、不斷地,一窩接一窩地生孩子。
而它的孩子一只接一只地賣出去,為它的主人換取金錢。
長期大量無序的繁殖,讓它的身體不堪重負。
基本所有你能想到的病毒它都有:全身炎癥、心臟病、腸胃病、胰腺炎、貓癬、滴蟲...
等它失去繁育能力,主人就會將它殘忍地拋棄掉,要么低價處理,要么直接安樂死。
像麗華這樣的繁育貓,還有很多很多...
它們幾十只貓,困在十幾平的小房子里,在病菌自由擴散的狹窄空間里,被迫繁殖交配...
可麗華還算比較幸運的,因為它被救下來了。
但還有許多其他同類,正在默默無聞地死去...
紀錄片《百分之二的愛》是B站首檔流浪動物救助情感類真人秀節目,開分8.5分,后來又一路漲到8.9分。
闊別一年,《百分之二的愛》第二季于6月17日首播,每周四更新一集。
續集不僅沒有拉胯,還延續了高口碑,目前評分穩定在8.4分。
網友評論:這個綜藝帶給人的感動和溫暖實在是太多了,感謝節目組能拍一部關于流浪動物的綜藝,我才知道原來有那么一群善良可愛的人在保護、愛護它們。
還有人說:太治愈了,鏡頭中這些小可愛奔跑跳躍的身影,每一幕都值得保留下來,它們是世界上內心最干凈的生物。
節目名為“2%的愛”,這背后是令人揪心的現實:
全球約有數億只流浪動物,但其中只有不到2%的比例能得到被領養、被照顧的機會,而這2%被領養的動物,依然面臨著再次被遺棄的風險。
比如,在第一季,小狗仟仟,是被棄養的實驗犬。
常年待在實驗室的籠子里,它沒有接觸過汽車,就連廚房里垃圾桶都能讓它感到害怕、陌生...
雖然它曾經被領養,但因為這些不適,又被無奈退養了…
而這樣的事情絕對不是少數,在第二季,仟仟的老朋友,小七,也遭到了退養...
關于被遺棄的流浪動物的慘狀,節目所展現的,只是冰山一角。
或許對于人類來說,遺棄動物只是一個隨手行為,就像丟掉一個包包、一件衣服一樣。
但對于動物造成的傷害,卻是不可磨滅的...
據估計,中國寵物數量約2.5億,但每年都有4000多萬只流浪狗、5000多萬只流浪貓...
這些流浪動物,過著慘不忍睹的生活:風餐露宿、身體殘疾、被虐待、被毒打...
2021年3月29日,廣東深圳,一只失明小狗被裝進垃圾袋里,拋棄在路邊。
被發現時,它全身沾滿膠水,毛發臟污,倒在地上抽搐不止。
圖源:大象新聞
即使被人救助后,睡覺睡到一半,仍會抽搐醒來,并且哇哇大叫。
害怕這兩個字,早已刻進了它的骨髓。
圖源:大象新聞
2019年3月19日,有寵物醫生緊急救助了一只法國斗牛犬。
經檢查,它的腸道內居然塞滿了小石子、碎骨頭這類完全無法消化的垃圾。
原來,它是跟麗華一樣的繁育犬,被迫不間斷地生了一窩又一窩的孩子,直到最后沒有生育能力,就被殘忍拋棄。
這時候的它們,渾身病痛,早已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只能饑不擇食...
拋棄毛孩子的主人們,最應該被唾棄,但更可惡的是,這群流浪貓狗還要接受來自陌生人類的惡意。
2020年4月20日,山東濟南,有一只流浪貓被惡意虐待。
經檢查,流浪貓尾巴壞死,需要截斷,后腿骨折、骨盆骨折、多處受傷,新傷舊傷布滿全身...
這只貓一向甜美親人,可它不會想到,它對人類的信任,反而成為人類肆意傷害它的武器。
但你絕對想不到,即使你這樣傷害它們,它們對你的愛也未曾減少半分...
很多寵物,都以為主人還會回來。
所以,它們寧可傻傻地等在原地,也不肯離開…
浙江麗水,一條乖巧的邊牧,可憐兮兮地蹲在路邊。
一旦有車經過,它就會不顧安危地沖上前,緊張不安地查看是否它的主人回來接它了。
只可惜,它一次次滿懷期待地上前,又一次次滿懷失望地退后...
它們簡單的思維里無法理解“遺棄”這件事,還以為只是一次短暫的分開,就像以往一次次送你上班后,靜靜地在原地等待你的身影...
無論在人類世界遭受了多么大的委屈,哪怕一次次被傷害、被拋棄、被虐待,它們仍然渴望愛、渴望溫暖、渴望人類的撫摸...
比如,有流浪貓隔著玻璃,看見人類愛撫屋內的寵物,它滿眼羨慕,急忙將腦袋湊上前。
可是,迎接它的,只有冷冰冰、硬邦邦的玻璃墻...
一墻之隔,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比如,大街上,被愛撫的貓緊閉雙眼,舒服地享受著溫柔的撫摸。
流浪貓卻只能蹲在一旁,可憐巴巴地望著...
它也希望有一對溫暖的雙手,輕輕撫摸它的毛發,給予它陪伴和愛護...
比如,節目中的傻毛,曾經遭受人類惡性虐待,導致后腿被截斷。
失去爪子的它,卻依然對人類毫不設防。
看到電動車,會立刻高興地蹦跶蹦跶著跳上去。
看到扔出去的玩具,也會乖巧地跑過去撿回來。
在它身上,你完全看不出,過去慘痛經歷給它造成的負面陰影。
它一如既往用自己的真誠、善良、積極,去感染人類、去陪伴人類、去治愈人類。
還有小狗吉祥,被同伴襲擊,工作人員給它上藥,會反復觸碰它的傷口。
撕裂流血的傷口,暗示了它承受著巨大的傷痛。
但它只是輕微悲鳴,并沒有對人類亮出自己的武器。
即使被人類拋棄、被同伴攻擊,它還是全心全意地相信這個世界的善意,放心地向你袒露肚皮...
你以為它是動物,它就沒有靈魂、沒有感情、沒有渴望嗎?
事實上,它對你的愛和依賴,遠遠超于你的想象...
可人類又是如何回報這份全心全意的愛呢?
大概,想方設法找一個遺棄寵物的借口,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努力。
搬家了,寵物不方便帶過去;
畢業了,經濟有點緊張;
懷孕了,家里人不讓養寵物;
分手了,不想觸物傷情;
寵物生病了,花錢太多了;
家里沒人,沒人照顧…
在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成功說服自己遺棄寵物,仿佛他們不是在遺棄一個生命,而只是丟掉一件舊衣服…
恕烏鴉直言,再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沒辦法掩飾一個事實,這些人的共通點只有一個:又懶又壞。
你他娘的,收養的時候干啥去了?
就算不得不放棄,就不能替它找個好歸宿嗎?
再有難處,好歹它曾經陪伴過你,曾經帶給你一些快樂,為它做點事,為它找個下家,很難嗎?
節目中,田阿姨以一己之力,救助了100多只流浪貓狗。
她能清楚地記住每一只毛孩子的姓名,日復一日地清理貓舍、狗舍、鏟屎、換水、喂食...
她已經70多歲了,近年來身體越來越差,前幾年得了惡性腫瘤,做過手術,現在腿長骨刺、行動不便,還有一個90多歲的老母親要照顧...
即使背負著這么沉重的壓力,她還是沒辦法舍棄這群孤苦無依的毛孩子們。
相較之下,那些所謂冠冕堂皇的理由,顯得多么蒼白無力。
在我看來,那些隨意拋棄寵物的人,至少有以下幾個特征:
1、極度自私。
2、沒有責任感。
3、不尊重生命。
4、缺乏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電影《為你取名的那一天》里有一句臺詞,我至今深受感觸:人類和寵物的感情是真實的,但它們的生命卻用錢就能買到,想想都有點諷刺。
慶幸的是,這個世界,總有會像田阿姨這樣的人,愿意去撐起那份百分之二的愛。
這一份愛,放在全世界來看,只有微不足道的2%...
但對于每一個被救助到的毛孩子們,就是一份100%的救助。
而同樣地,它也會全心全意地向你回饋100%的愛。
只可惜,到目前為止,我們能做的,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