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電視劇《下一站別離》劇照
法國哲學家加繆說:一切特立獨行的人格,都意味著強大。
只有擁有獨立的人格,才能做到不過度依附他人而存在。但現如今,有多少已婚男士還是像個巨嬰一樣,沒有獨立的思想,甚至連判斷是非的能力都極其微弱。
在傳統觀念里,我們會認為“多子多福”,孩子長大后,兄弟之間能相互幫忙,日子便能越過越好。但再親近的關系,都應該建立在合理的幫助之上,人世間沒有什么是必須的。不是說你是家里的老大,你就該付出一切。
父母最不該做的事,便是在其中一個孩子身上不斷搜刮,只是為了自己的私心,幫襯另外的一個孩子。這種行為很不公平,也會讓人感到心寒。
艷茹的老公是家里最大的兒子,她的小叔子因為年紀尚小,為此得到了家人的無限寵愛。婆婆對小兒子過度溺愛,什么事都替他著想。
她和老公結婚后,婆婆常常會對艷茹說:“兒媳,咱們現在可是一家人了。你娘家的經濟條件優越,多幫襯一下小叔子,這也是你身為嫂子,應該做的。”
艷茹當時還沉浸在幸福的新婚生活里,并沒有多想,一心一意為家人付出。
艷茹和老公辛苦供小叔子上大學,任勞任怨。但她的付出并沒有得到該有的感謝,小叔子把艷茹對他的好,當成了理所應當。他每年都要換一部新的電腦,口頭上說是課業需要,但其實是為了玩游戲。
婆婆明明知道,但是不僅不阻止,還覺得是應該的。
大學畢業后,艷茹便不再給生活費了,但老公認為自己是家里的長子,只要弟弟還沒結婚,他便有義務繼續照顧,所以每個月照樣給小叔子3000的生活費。
如今哪一份工作不辛苦?可小叔子只想享受生活,畢業2年了還是沒有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后來婆婆提出,給他買一輛車,幫人送送貨,還能賺一些錢。
給小叔子買車并不是真的讓他獨立,更多的是為了面子。婆婆認為作為男人有車有房,才好找對象。而買車的錢,又讓艷茹拿了10萬。
車到手了,婆婆便開始算計艷茹的房子。結婚之前,艷茹的父母給她提前買了一套房,如今她有了自己的家庭,房子也空了出來,她便把房子租了出去,每個月還可以收不少房租。
這套房,婆婆心里一直惦記著,今年小叔子相親了一個對象,婚期很快便定了下來。艷茹婚前的房子租客到期了,沒有再續約,她平時上班比較忙,便讓婆婆幫著帶新租客看房。
可她卻對艷茹說:“兒媳,房子何必租出去呢,不如讓你小叔子結婚的時候用。媽現在年紀大了,如果買新房的話,又得需要不少錢。到時候你們夫妻倆的壓力,可就更大了,媽這也是為你著想。”
婆婆提出這樣的要求,分明就是仗著她好說話,一直用道德來綁架艷茹,只為了幫助自己的小兒子。她的偏心,讓艷茹心寒了。這次艷茹終于醒悟,不再做一個老好人,而直接直接反擊,當場便讓她啞口無言。
艷茹對婆婆說:“第一,這套房是我的婚前財產,和你們毫無關系,我沒有義務把它送給小叔子。讓他住是情分,不讓住是本分,這次誰也別指望我會讓步。
第二,想住也可以,讓他拿錢買,我過戶給他。
第三,以后別再想著道德綁架我,我有錢,我娘家有錢,都是我們自己的事。以前你提出種種要求,我能答應的都答應,不是因為怕你,而是不想讓我老公為難。但我并沒有那么好惹,你要再這樣,這段婚姻我不要了,讓你大兒子跟我離婚。”
聽完艷茹說的話后,婆婆當眾下不了臺,臉青一陣紅一陣,一句話也說不上來了。從此再也不敢提房子的事。
對于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來說,父母會比較照顧年紀小的孩子,多數人都能做到理解,但如果過度偏心,會導致整個家族的關系變得不再和諧。
在一段感情里,并不是你事事妥協,就可以獲取幸福,只有守住底線,才能不被別人用所謂的道德來綁架你的人生。
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有一段臺詞:“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孤獨并不可怕,但讓人感到窒息的愛,并非外人的傷害,而是親人的自私與偏心,和這樣的人在一起生活,比孤獨更讓人絕望。
對于艷茹來說,她不僅嫁了一個愚孝老公,又碰到了偏心的婆婆,讓她的婚姻一度陷入困境。但幸運的是,艷茹終于能看透婚姻真實的面目,敢于表達自我,不再被道德所捆綁。
我很喜歡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寫過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你萬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事。”
哪怕是你的愛人,也未必能做到感同身受,作為女人,要懂得在婚姻里捍衛自己的權利,不要奢望別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考慮,理解你,體諒你。你的善意,也許只會換來萬箭穿心的索取。
別讓自己活在痛不欲生的婚姻里,親人之間理應相互幫襯,但千萬別把“長嫂如姆”這句道德綁架的話,當成你在婚姻里該盡的義務。
恪守底線,是一個人能活好的最重要的準則之一。愛人和婚姻固然重要,因為出于愛的緣故,愿意給予退讓,但不該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支離破碎,只為了滿足親人自私的愿望。人活在世上,生活往往大過于“情分”。
而作為父母,對待子女千萬不能偏心,當你過度溺愛一個孩子,也許將會導致他的人生走向更不幸的遭遇當中。而被你不斷索取的那個孩子,他的人生則背負了太大的壓力,當家庭的愛失去平衡時,幸福也很難為你們而停留。
就像作家甘地曾說過:“每事都應站到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這是達到諒解的最有效方法。”
沒有誰的付出是理應如此,多學會現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家人之間的相處,才能本著愛和公平為原則。少一份索取,多幾份給予,婚姻才能帶來美好的享受。
為什么越懂事的女人,越容易離婚?無非就是你太懂事了,沒有底線了。如果你連自己都不顧及,誰又會顧及你?別讓善良變成軟弱,別讓懂事變成好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