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海南日報(海口)
這次最強厄爾尼諾現象雖然已呈現衰退之勢,氣象學家們卻仍然捏著一把汗。因為,歷史記錄顯示,超強厄爾尼諾結束之后,拉尼娜現象往往接踵而至,同樣會引發極端天氣,加大厄爾尼諾過后賑災難度。
厄爾尼諾的“小妹妹”
拉尼娜是與厄爾尼諾正好相反的天氣現象,在西班牙語里意為“小女孩”。
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溫異常升高引起的一種異常氣候現象,往往帶來干旱、洪水等災害。拉尼娜現象則與之相反,這部分海水溫度異常降低。
與厄爾尼諾相比,拉尼娜出現頻率較低,周期更短,破壞力也遠不及厄爾尼諾。然而,這種異常氣候同樣與全球氣候密切關聯,導致極端天氣出現的幾率增加。嚴重的拉尼娜現象也會造成洪災、干旱和颶風,威力不可小覷。
厄爾尼諾的“小妹妹”拉尼娜有多厲害?哥倫比亞總統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體會最深。受一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現象影響,哥倫比亞在2010年至2011年期間遭遇強降雨。連綿不斷的雨天像極了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魔幻主義現實作品《百年孤獨》中出現的場景:一座虛構城鎮大雨下了4年。哥倫比亞因這次拉尼娜現象遭受重大損失。僅3個月時間內,哥倫比亞就因強降雨死亡114人,2010年經濟損失高達51億美元。
拉尼娜在路上
多個國家氣象部門最近預測,本輪厄爾尼諾現象結束后,出現拉尼娜現象的幾率超過50%。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下屬“氣候預測中心”發布拉尼娜預警報告說,目前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溫已經逐漸減退,海水溫度下降趨勢愈加明顯。根據預警,今年7月至9月間出現拉尼娜的概率為60%,到今年冬季時,概率更是上升至70%。
美“氣候預測中心”稱,如果真的出現拉尼娜,也與歷史趨勢相一致,即強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后往往會伴隨出現拉尼娜現象。勒赫解釋說,強厄爾尼諾現象的一個特點是跳轉非常迅速,如果隨后要形成拉尼娜現象,會形成得非常快。
通常,拉尼娜的危害會弱于厄爾尼諾。今年一旦形成拉尼娜現象,勢必加重我國夏季汛情。在世界其他地方,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將面臨更多降水,而美國北部今年冬季將比往年更冷、南部更加干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