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也是一種療愈」
●跳脫當下的環境,學會放下
在《人生的轉機》這本書里有個例子,有位得到乳癌末期的人,醫生告訴她大概只能再活六個月,她不想再接受其他治療的痛苦,于是辭去工作,搭游輪環游世界八個月后,不但沒死,回醫院檢查她的身體,反而完全康復了。
她跑去找醫生算賬,“你說我只能再活六個月,所以我把工作辭掉,把所有的錢都拿去環游世界,現在環游世界八個月回來了,錢都花光了,可是我的病卻完全好了。”雖然是找醫生算賬,其實心里是高興的。
我們經常都處在固有的家庭環境、人際及婚姻關系中,如果跳脫當下的環境,會不會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到自己,甚至跳脫原來的慣性、思維與許多的框架?
例如,我常說旅行是重新找回自己的方法。
假設孩子到國外游學或留學,媽媽就可以跟著搬去住,搬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小城鎮,那里沒有人認識你,完全重新開始。
或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投入當地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完全跳脫過去生命的慣性,以及過去所有熟悉的人、事、物。
在這跳脫的過程中,是否可以讓自己忘掉過去的痛苦?
是否可以借由全新的環境,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和生命的可能性?
很簡單,因為跳脫了原來的生活環境,在那里什么都不用管,就能夠真的學會放下。
所以,有時候可以試著放掉熟悉的工作,到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生活,學習不同的生活方式。
有勇氣跳脫原來的人際、婚姻或家庭關系,也會是很好的療愈力量。
●學習新事物,開啟不同的人生
我的老師賽斯曾經說過:“當你學習一個全新的語言,你就被迫要開始用另一種角度思考。”
疾病的形成很多來自阻礙的能量,當一個人可以完全學習一門新技術、開啟新體驗,甚至加入跟自己過去領域完全不同的團體,都有助于疏通能量。
把自己全新投入另一個必須全力以赴學習的領域,例如,交一群完全不同的朋友、學習一門全新的技能、從事一個跟過去截然不同的陌生工作、去接觸自己完全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等等。
電影《霍元甲》的主角原本是一個逞兇斗狠的人,這一點導致他的家人都被殺光了,后來流落到一個很純樸的農村,在那里學習怎樣種稻,認識一群純樸的農夫,他們完全不知道他的過去,所以他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找回內在的平安與喜樂。
我們常常活在固有的慣性中,如果借由投入一個全新的學習、全新的努力、全新認識的一群人,會讓我們看到過去沒有發現的自己。
因為它會打開細胞很多新的活力,不再是一成不變。
我常開玩笑地說:“很多人生病都是因為太無聊。”在無聊的日子總不能改變,一直在舊有框架中出不來,這個時候一定要學會改變,有助于打開身體被阻礙的能量。
▲愛的習題:
培養一種新的興趣,認識一些全新且不同領域的朋友。在不傷害自己、不影響別人的前提,做一次新的嘗試。
摘自 | 許添盛著作《自愈力健康法》
插畫 | Cosei
長按二維碼可購買
許添盛著作《自愈力健康法》
在整個身心靈的觀念中,關于情緒與疾病之間的關系,大家都不陌生,甚至許醫師也曾歸納出疾病發生的公式:壓抑—累積—扭曲—變形—生病,這里指的就是情緒。其實,負面情緒從來不會導致疾病,只有負面情緒的累積與壓抑才會導致疾病。如果疾病的成因是來自負面情緒的累積跟壓抑,那么,容許情緒的再次流動,就會變成“啟動身體自我療愈”中幾乎最關鍵的一個步驟。
有一句話,對啟動身體偉大的自我療愈力特別重要,就是:“專注在身體所有微小且明確的進步上。”因為一般人生病時經常會專注在:“怎么還沒好、怎么又惡化了。”可是我們都忽略了,身體每分每秒都在自我療愈!更何況賽斯哲學體系有句名言:“你專注在什么上面,就得到什么。”相信這本書中37個提升自愈力的好方法,能打破各位對醫療的迷思,帶領大家走上神圣、神奇、身心靈合一的,自我療愈之旅。
-更多的資訊與活動-
(可長按或掃二維碼瀏覽)
麥田心靈致力于將許添盛心靈動力學,以及源自美國的賽斯哲學體系的專業知識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使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得到專業、溫暖而有力的支持,全方位提升每個人的身心靈整體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