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絡 編輯制作/荷花小女子
生平簡介
李綱(1083—1140)字伯紀,邵武(今屬福建)人。政和進士。靖康元年(1126),金兵逼近京師,綱以尚書右丞為親征行營使,號召各路勤王。高宗即位,拜右相,上十議,力主抗金,為黃潛善所沮,罷至鄂州居住。紹興二年(1132),除湖廣宣撫使兼知潭州,后又多次被罷黜。九年,除知潭州、荊湖南路安撫大使,次年卒,年五十八,謚忠定。《宋史》有傳。有《梁奚谷先生文集》一百七十卷、有《梁奚谷詞》一卷。嘉熙元年(1237)劉克遜跋其詞,謂“豪宕沉雄,風流蘊藉,所謂進則秉鈞仗鉞,旋轉乾坤,不足為之泰;退則短褐幅巾,徜徉丘壑,不足為之高者”。
●六幺令
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李綱
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
歌沉玉樹,古寺空有疏鐘發。
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
兵戈凌滅。
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
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
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
高樓誰設。
倚闌凝望,獨立漁翁滿江雪。
李綱詞作鑒賞
這首詞大約作于南渡初期的被貶途中,詞中借金陵懷古之題,抒抗金報國之志,直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張和不妥協態度。
上片極寫六朝古都——金陵的歷史滄桑,寫出了歷史的無情。起二句點出金陵的地勢特點:長江千里奔來,浩浩蕩蕩,江面寬闊,有“天塹”之稱。也許是這一特有的地理條件,使金陵成為佳麗地、帝王州,然而長江猶如歷史,也是最無情的,它不舍晝夜,奔騰到海不復回,帶起了它所能帶走的一切,“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宗。以下即從不同的側面寫六朝的消聲滅跡。“歌沉玉樹,古寺空有疏鐘發”,記下了這座古城的歷史的足音,風靡一時的淫哇低唱已不復聞,只有疏緩的古寺鐘聲還,感慨深沉。“玉樹”,指《玉樹后庭花》曲,為南朝最末一個帝王陳后主為其愛妃張麗華所制,一向被當作六朝荒淫的一個標志。如今這些亡國之音再也聽不到了,自然意味著六朝的消失。“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接著從時間上慨嘆六朝興亡變化之速,至此又已過去了數百年。歲月流逝得如此之快,能不令人吃驚嗎?“兵戈凌滅。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是從金陵的形跡上看六朝的無影無蹤的。兵戈,指戰爭;改朝換代時進行的戰爭把六朝帝王的淫侈奢華一掃而光,但見天邊的月亮仍自管圓了缺,缺了圓。這與劉禹錫寫的“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用意相同,都是用日月山川的古今共存,仿佛有情,反襯出歷史與時間的無情,分外令人感慨。
下片主要表現詞人的身世之感,抒寫自己的抗戰志向。“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從眼前景物落筆。鄱陽(今名波陽)臨鄱陽湖,湖水通長江,從湖水的漲落聯想到江潮的起伏,并與首句“長江千里”相應。因波而及江,因江而及樹。這兩句體現了他對景神馳,心潮起伏的情狀。于是發出深深的感慨:“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意即誰能體諒到我是被朝中奸邪排擠打擊,貶斥到此的一個遷客呢?人已老大,而聲名節操尚未確立,能不悲傷嗎?以下五句即緣此生發,表明堅貞不屈的立場。“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直抒胸臆。“歲寒”指的是困境、逆境:“途遠”,指達到目的所費的時日。此二句說不管環境如何惡劣,道路多么遙遠,我的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抗戰到底的意志決不改變。結三句卻變換一種方式,用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表明自己獨立不移、堅韌不拔的斗爭精神。由于柳宗元《江雪》一詩所塑造的漁翁形象已深入人心,以此作結,不僅將作者的磊落之氣、堅貞之節表露無遺,而且神思曠遠,頗有余味。
此詞雖先敷設一層悲愁暗淡的色彩,卻不掩抗金報國的豪氣,上片的低沉、頓挫、悱惻與下片的高昂、慷慨、豪邁水乳交融,意脈貫通,表達了作者悲憤中奮起的志向。全詞氣氛清冷,場面闊遠,意境深遠,格調剛毅。寫景文字不多,但頗具特色,景物立體感強,有動有靜,有聲有色。詞中抒情手法多種多樣,既有直接的議論抒情,又有間接的以景抒情。作者吊古懷今,表達出憂國傷懷的思緒和感慨。
●喜遷鶯·晉師勝淝上
李綱
長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濤無際。
天險難逾,人謀克壯,索虜豈能吞噬!
阿堅百萬南牧,倏忽長驅吾地。
破強敵,謝公處畫,從容頤指。
奇偉!
淝水上,八千戈甲,結陣當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動,坐卻北軍風靡。
夜聞數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
延晉祚,庇烝民,周雅何曾專美。
李綱詞作鑒賞
此為詠史之作。詞中以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借古喻今,頌揚歷史英杰的豐功偉績,期望自己能為南宋抗金大業建立功勛。詞中敘事不少,也有議論,但不乏形象之生動。長江之險壯,鏖戰之激烈,都寫得有聲有色。
上片寫淝水之戰的地理環境和東晉方面的運籌準備情況。開篇極寫長江“天險難逾”,加之“人謀克壯”(指人的謀略宏偉遠大),使北方強敵無奈我何。接著便用淝水之戰的史實為證。《晉書。謝安傳》記載,苻堅軍隊南下時,謝安領導抗擊,非常鎮定,處理規畫很得當。前方謝玄等擊敗苻堅軍隊后,“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云:小兒輩遂已破賊。”謝安面對投鞭可以斷流的百萬雄師,而能沉著鎮定,運整個戰局于股掌之間,從而取得“破強敵”的偉大勝利。
詞之下片著重寫淝水戰役中的“奇偉”場面。《晉書。謝玄傳》記載:謝玄與謝琰、謝伊等率精兵八千涉淝水,與秦軍決戰淝水南,殺秦軍大將苻融(苻堅弟),苻堅也中流矢,秦軍潰敗,死者不可勝數。余眾棄甲宵遁,聽到風聲鶴唳,認為是晉的追兵來到,驚惶萬狀。下片內容,大致就是根據這段歷史記載寫成的。“八千戈甲,結陣當蛇豕”,謝玄以八千兵勇渡淝水,沖殺數十倍于己的大敵,此“奇偉”之一也:“鞭弭周旋”三句,指晉軍與強敵周旋,“旌旗麾動”,便使北軍望風披靡,指揮何等英明,將士多么善戰,大有“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之勢,此“奇偉”之二也:“夜聞數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生動描繪了敵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喪膽情景,反襯了晉軍出奇制勝,取得歷史罕見的以少勝多的輝煌戰果,此“奇偉”之三也。最后三句贊美淝水戰役的勝利,使晉朝延長國祚,廣大民眾得到庇護,這一輝煌的功業,即使《詩經。小雅》所歌頌的周宣王中興之功,也不能專美于前。
此詞結構謹嚴,語言剛勁,風格沉雄,是詠史詞中的佳作。作者對于戰爭的描寫,層層推進,有務不紊,既明寫東晉方面的地利、人和,又暗寫前秦由長驅直入到倉皇潰敗的全過程,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技巧。
除此詞外,作者另有六首出色的詠史詞。這些詞,以其鮮明生動的形象、沉雄遒勁的風格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而為世人稱道,李綱僅存的五十余首詞中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美景美圖精品美文音樂空間職場技巧音畫圖文感悟哲理星座運清生活百科史海鉤沉健康常識書畫古玩網頁特效電腦技巧在線書架精美相冊您已閱覽
分
秒
感謝光臨
背景歌曲/音樂:李清照 琵琶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