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書的人,經常會瀏覽豆瓣讀書或者亞馬遜買書,只要稍稍留意,就會發現這樣一本神奇的書,書名叫《人間失格》,總能在熱門的書榜上看到它的身影,亞馬遜和京東網站里,這本書的銷量也是非常的高。
這本書的作者,叫做太宰治。
太宰治其人
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1909年,出生于日本津輕地區的一個地主富豪之家。太宰治出生豪門,卻一生郁郁寡歡,曾經四次自殺未遂,終于在昭和20年,和情人在家附近的玉川自殺。
太宰治是二戰時日本舉足輕重的作家,他同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并列,同為日本戰后文學大師。不過,三島由紀夫卻對于太宰治和自己并列,十分不認同,認為太宰治過于“疲弱”,認為其代表作《人間失格》不過是太宰治“無病呻吟”,自我陶醉。
要知道,三島由紀夫本人一身的肌肉,形象非常陽剛,最后也是為殉道自殺,剖腹而亡。
然而,時至今日,《人間失格》不管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各地,仍然吸引了一大批讀者,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憂郁而亡的太宰治和他的《人間失格》到底有什么獨特的魅力
人間失格其書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最后一部作品,外界普遍認為這部作品是太宰治的自傳性作品。
主人公葉藏,出生于一個封建傳統家庭,父親是家庭的主人。葉藏長期困惑于內心罪的意識,以及長期缺乏母愛和沒有希望的外界環境,一點點失去做人的資格,最終在精神病院離開世界。
小說分為三個手記,在第一個手記中,葉藏從小就和別人不同,他害怕人類,卻又能敏銳地洞察人心,于是他通過偽裝真實的自己來博取他人的歡心;
在第二個手記中,葉藏進入了中學時代,進入東京的學校,混跡于娛樂場所,了解到酒、香煙、社會主義革命思潮以及女人。后來和女服務生相約自殺,葉藏得救,女服務生死亡。
在第三個手記中,葉藏和純真的良子結婚,過了短暫的平淡生活,可好景不長,良子被強奸,婚姻由此破裂。葉藏對社會和自己更加失望和絕望,最終走向自我毀滅。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縱觀太宰治的一生,和《人間失格》的主人公葉藏,經歷非常相似。
太宰治非常懼怕父親,母親體弱多病,不能照顧孩子。太宰治在乳母的撫養下長大成人,一生缺乏母愛,所以他多次與不同女性相約自殺,其實正是太宰治對于女性的絕對的愛的渴求。
同時,太宰治是家里的第十個孩子,因為缺少家人的關愛,他認為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他的父親是一名政治家,非常忙碌,也沒有時間陪孩子,同時沾染的是官場爾虞我詐的習氣。
太宰治害怕這樣的父親,成為他害怕人類的根源之一。由于長期缺乏關愛和內心敏感,他開始在封閉的世界里,和自己做斗爭。
他一生都在追求愛和溫暖,但是在他的成長環境中,他沒有能夠尋找到,最終他對這個世界和自己絕望,于是選擇離開了這個世界。
再見,太宰治
很多人會認為,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渲染的全部都是負面情緒,對人類的害怕,對世界的失望。但實際上,這部作品也有積極的意義。
比如書中,葉藏說:“我對互相欺騙沒有興趣,人們雖然在相互欺騙,但還是充滿自信地生活著”。正是太宰治對于真誠和純粹世界的追求,揭露人類的虛偽,其實是對世界仍抱有一絲希望。
太宰治在自殺時,曾經對妻子美智子留下了一封遺書。
寫道:“智子,我比任何人都愛你”。
足見太宰治心中對與愛和幸福的積極追求。
就是這樣的一個具有深刻兩面性的太宰治,他一生都在追求真誠和純粹的世界,太宰治和他的作品將會永遠被讀者銘記于心。
正如一位讀者所言:“真煩這種憂郁的格調,但是沒辦法放下,因為他說的和我心里想的,是一樣的。”
再見,太宰治!